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探讨项目经理的职业发展之路,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未来职业之路又在哪里

本版版主

zqjcep
登录:2019/1/2
次数:1846
注册:2003/5/13
发帖:6068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如何轻松拿下PgMP?免费学习机会--.
国际项目组合经理PfMP访谈:张富贵
由PMO评论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PMO大.
如果不参加这次直播你会痛失一次学.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深圳IT项目管理
圈主:lshcom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管理知识宝.
圈主:wenyu2010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项目经理职业生.
圈主:zhenjm
行业:综合应用

生态系统体系下.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忙碌! [发表于 2018/3/29]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2972   
该帖子同步发自圈子:生活百味 (访问该圈子)

  “不期待成功,但愿通过努力不留遗憾。”是劣质勤奋者普遍的心态。而这背后,本质是,为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而最终,因为缺乏合理、系统的思考,缺乏对整个人生的全局审判,越忙越穷。

  01

  为何你那么忙,还那么穷?

  我曾经读过很多同类的文章,但因为此问题过于庞杂,暂时没看到系统的解决方式。而今天的文,恰恰是希望有条理地解码这个问题。

  说到穷与忙的关系,或许更本质的是:勤奋与能力的关系。

  毕竟:

  穷的本质是技能提升速度过慢,而技能不足,直接制约能力变现;

  至于忙,在于你看起来的忙碌与勤奋,是真勤奋?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忙的假勤奋。

  对穷忙族而言,往往有一个普遍认识: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但生活还是如此费力?

  为什么我这么勤奋,却依然和社会上绝大多数同类相差不大?

  最终,导致穷忙族越忙越累,越累越焦虑,越焦虑越忙。

  由此,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而在这认知背后,其实是高维人群所不曾告诉低维人士的真相:

  一个勤奋学习各种碎片式知识理论的人,未必能成功。

  勤奋就能成功一向以来都是我们的认知误区,于是,太多人把短暂而珍贵的一生,演绎成碌碌无为的一生。这一点,和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说的,同样悲伤。在诺基亚陷入困境时,CEO约玛·奥利拉曾感慨地说: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而此文,正是要将勤奋与能力之间的问题,清晰化。


  02

  为什么很多人会越忙越平庸?

  这点,恰恰来自物种的同频性。简单说,我们很难不成为绝大多数。

  人天生就离平庸很近,离出色很远。

  从生物天性而言,迁徙的鸟、群体性生物,包括人,一切动物行为都有同频性的。这里的同频性是指:

  群体中的个体,往往会与群体中大多数保持相同的行动轨迹,而个体却从来不思考,这样的行动轨迹,是对是错,是否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这话很拗口,从精神分析和社会传播角度来说,又称为“集体无意识”,简单说就是,人们更擅长于做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动作和生活选择,以此确保自己是足够“安全的”。

  关于这点,我们不去从生物性的群体保护、个体融入群体以获得庇佑、为了通过群体行动力而武装个体去展开了。

  在过去,这样的天性(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的思路),让不同物种得以存活,而在今天,一个鼓励多元化、碎片化、移动互联化的时代里,则适得其反。

  人越随大流,越平庸。

  这也就是人越忙越穷的开始,同频化的步调,让人们的勤奋毫无价值。因为,社会上成功的是绝少数,你模仿大众,你注定黯然无光。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击穿勤奋者的玻璃心,那就是:

  你看起来很努力,努力到抛进人群中没人认出你。


  03

  劣质勤奋者

  什么叫劣质勤奋者?

  说的就是,你的努力毫无个性可言,也毫无价值可言。

  你只是和社会上那些看起来很努力很忙的人一样,每天坚持着工作,但你碌碌无为的一生,压根没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出任何价值,你只是为了更快地度过时间,只是为了对抗个体懦弱无能的现实压力,然后,用尽一生力量,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

  你试图说服自己:“人生也曾努力过,也曾付出过,也曾刻苦过”。但你只是沉溺于假象的自我催眠者。

  低质量的勤奋其实是伪装起来的懒惰。

  劣质勤奋者以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言的瞎忙,来自我暗示,弥补看到别人成功后产生的心里不平衡。对劣质勤奋者而言,他们的内心活动,幼稚、可怜、并可笑。

  “不期待成功,但愿通过努力不留遗憾。”是劣质勤奋者普遍的心态。而这背后,本质是,为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最终,因为缺乏合理、系统的思考,缺乏对整个人生的全局审判,越忙越穷。

  对劣质勤奋者而言,不仅收入少,还是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因为,最宝贵的时间,在这看上去很努力的自我催眠中,悄然逝去,一分一秒最终都变得一文不值。


  04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劣质勤奋者?

  意识定义行为,一切从观点开始。以下,是避免成为“劣质勤奋者”的高维心智法则。

  一、无需全天学习和勤奋,只需要抓住两个时

  1990年,三位心理学家为了对小提琴名家进行研究专门前往西柏林中心的艺术大学。他们试图通过大量数据,解答一个基础问题:是什么因素让精英演奏家比中等演奏者更加优秀?

  他们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有可能成为大师的精英演奏者,一种是普通的演奏爱好者。通过研究,他们发现:

  普通演奏者通常将工作分散到一天完成。一份将平均工作时间和每日活动小时对比的图表显示,普通演奏者图表上的曲线是平滑的,工作时间与活动时间相近。

  而精英演奏者则不同,他们将工作集中在两个明显时段完成。如果将他们工作时间与每日活动时间相对比的表格描绘出来,会发现两个显著峰值:一个早上,一个下午。

  越是顶尖演奏者,峰值越明显。而同样,越顶尖的,在时间峰值之外,他们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也要比所有人都多。

  由此,最后结论是:

  一整天持续的勤奋,并不能决定成功,有节奏的努力,才能成功。

  二、费力工作不等于刻苦工作

  上面的演奏家对比研究,反映了一个事实:懂得把控时间的人,技能更好,也更轻松。这理论也被称为:轻松的罗德奖学者悖论。

  此理论倡导的核心是:刻苦工作和费力工作是不同的。

  刻苦工作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训练,在你刻苦训练时,会感到痛苦,但你每天并不需花太多时间去进行这项训练,刻苦训练给你的技能带来可衡量的增长,它能为你带来强烈的满足感和动力。

  因此,尽管艰苦训练是艰难的,它并不会耗尽你所有的能量,而且它能和放松的日子相完美搭配。

  而费力工作则恰恰相反,它令人耗尽所有能量的。你所度过的每一天都处于不正确的忙碌状态,就像柏林学院的普通演奏者,感到疲劳且富有压力。

  而这种忙碌并不能为你带来真正的成长,并且,你反倒会越来越焦虑。

  而疲惫与焦虑,是成功路上的敌人。所以,你既要避免无意义的忙碌,又要避免耗费精力的疲惫感,因此,轻松的罗德奖学者悖论直指一个本质:

  少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报以绝对专注。

  既要确保效果,又要保存体能,避免疲惫。


  三、不是每一种变化都叫“量子跃迁”

  想要在有效时间和精力中,抓住成功的钥匙,就要持续不断保持标准动作,直到引发裂变。

  说到标准动作,一如健身房里的胖子与瘦子,胖子经常边运动边聊天,而身材好的训练者,从不闲聊,除了锻炼,就是安静休息,每个动作都不晃悠,做到最标准。

  一切没把动作做到足够标准的努力,都是不及格的努力,因为,只有标准动作可以量化,只有通过重复大量的标准动作,才能让你所从属的系统,发生改变。

  而说到关于改变,又有两个维度。

  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只改变了系统里的元素;以梦为例,你梦见任何,任何梦中情节改变,都属于第一序改变。

  而第二序改变是指:发生在系统之外的改变,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也即改变之改变,简直就像量子跃迁。例如,从梦中醒来。

  只有完成第二序改变,才是质的改变,从而带来根本上的跃迁。而只有一次次跃迁的,才能让你靠近成功。

  四、在输入端努力不如在输出端努力

  不带着问题去努力,就是瞎忙。

  人们看起来劳劳碌碌,但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说到这,有一个词,叫:“用以致学”。

  “用以致学”是欧美企业领导力倡导的高维心智管理学,在Joseph.A.Raelin的《WORK:BASED LEARNING》和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的《管理成就生活》均有说明。

  “用以致学”是指明确任务后的学习,是“行动学习”、“实践社区”和“实践与反思”等具体学习的基础。

  在“用以致学”思维中,用“任务模型”取代“能力模型”是避免成为劣质勤奋者的主要思考准则。

  “用以致学”揭示了一个真相:

  绝大多数人的勤奋是没有方向和目的的;

  绝大多数人都只在输入端用力,而没在输出端使劲;

  很多人的能力差,并不差在输入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而在于输出能力太弱。解决方案就是:强化输出端,形成 “输入 ——输出 —— 结果” 的良性闭环,其关键在于:用以致学,而非学以致用。

  成功需要基于项目、任务、问题的学习,而非,基于能力提升、知识储备的学习。

  《穷忙》一书的作者,美国作家戴维·希普勒就曾明确地指出:

  失去自我时间控制的人会陷入真正贫穷,因为,这会引发更恐慌的心理暗示,自暴自弃。而在当今美国,越是忙碌的人反而越穷,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倾向。

  最后,想说的是,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的忙碌”。

  两个天赋差不多、努力程度差不多的人,都能够持续的坚持学习和思考,都有适合的实践机会。但他们经过十年二十年后,仍然可能也会有巨大的差异,一个人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专家和高手,而另一个人虽然活干的不少,却没有成为专家,甚至在高手眼里还是新手或者入门级?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对于职场工作的成年人而言,其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核心不在于多看或者少看了几本书、多听或者少听了几节课,而在于他是否有实践的机会,并是否能够在干完活、解决问题后能够实现长进和提升。

  这个长进和提升来自于对于所学、所做和所思考内容的总结,在实践后会发现所学是否适合新的环境、所思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所做的结果是否与自己的预期吻合。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对自己亲身经历(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检验、对照和发现,是需要提炼、概括、判断的抽象、深入反思的过程。

  你可以发现那些真正的专家和高手做的事情可能并不是最多的,但他一定是长进最快的:因为它不仅仅是干完活、完成任务,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反思总结,能够比大部分人往前走了一步:抽取、抽象任务和项目的规律性,不仅会做还知道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如何做、这些做事的方法可以提炼成模板、模型、框架,甚至可以做成相应的工具和产品。

  前面也提到过,随着人工智能能力的增强,未来许多做重复性工作的岗位会被替代,这就对个体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总揽全局、抽象思考、更深入的理解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能力成为有竞争优势的人的核心能力。但不幸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们,大部分不擅长处理抽象的事物,不擅长形而上的推理与思辨。

  总结提炼的能力是每个知识工作者必须训练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也没什么捷径:

  首先是意识,要有完成任务才是学习和个人长进开始的认识,不要认为事情做完了就结束了;

  其次是不断的去尝试,刚开始试图去总结提炼时甚至不知道做什么或者不会去做,即便提炼出来的东西也是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不要着急这都没关系,可以跟其他人的总结提炼去比对,分析自己差在哪里:是问题界定、是概念能力还是思维的全面性?找到问题再去改正问题即可。

  随着总结能力的提升,总结的结果就会成为你下次做类似事情的指导,也会成为你带团队、教会别人的原料,你的个人能力也随着提升!不干活不成,但仅会干活的人会沦落为“机器”,没有人会认为一个机器需要升职和涨工资。所以,要干活,更要通过总结提炼超越干活!

  问题时,我们要总结提炼时该总结什么、提炼什么,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才算真正有效的反思并能够真正提升呢?

  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实践看,每个人在实践后需要总结的无外乎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人的方面;

  在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相传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古老文明中,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认为了解、认识自己是个人修行的核心。

  认识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种,甚至许多宗教里面都提供了很多方法。但本质上对于现代人而言,对自我的认识、了解不能仅仅来自于个人的反思和冥想,一定是来自于实践的验证:你认为的自己跟在实践中验证过的自己是否是一致的,你对世界的认知、见解和判断是否正确一定需要实践来检验,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德鲁克在自己的著作里面曾经介绍过欧洲的两个宗教组织受天主教统治的南欧的耶稣会和受耶稣教统治的北欧的加尔文会都会采用一个很好的方法:“每当耶稣会的神甫或加尔文会的牧师要做任何重要的事时,譬如说进行一项关键的决策,他们被要求把预期的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9个月以后,他们必须按照预期结果对实际结果进行反馈分析。这样,他们很快就能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并且也能知道自己必须在哪些方面抓紧学习以及必须改变哪些习惯。最后,他们还能知道哪些方面自己缺乏天赋并无法胜任。我自己采用这种方法至今已有50年了。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一个人的长处(一个人能够了解自我, 这可是最重要的事),并且指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需要哪种性质的改进,以及没有能力做的事和甚至不应尝试的事。一个人能了解自己的长处,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和自己无法胜任的事,这可谓是继续学习的关键。”

  除了对于自我进行反思分析外,现代人的大部分任务都需要跟人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对于人的方面的总结还涉及到对于他人(同事、外部的协作者等)进行分析。对于管理者,对于管理对象的深刻理解也是提升个人领导力的基础手段,只有深刻的理解同事的优劣势、性格甚至包括思维方式,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工、授权和合作,便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劣势,最终实现目标。

  第二个方面:事的方面;

  完成任务、负责或参与项目都是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这种实践中除了人的因素外,是否掌握了完成事情的方法、是否注意了客观环境的差异性、是否能够随着要求、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都是影响事情完成的核心因素。

  对于个体而言,总结和提炼首先要去分析事情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大致分几种情况:符合目标、比目标做的还好、比目标做的差、任务或者项目发生了变化没有执行完毕。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可以总结和提炼的地方,也有可以提升的地方:

  符合目标:如果完成了目标可以考虑是否能够提升、是否可以把完成任务过程里面的认知、方法和工具标准化、结构化,做成模板、框架、模型,便于下次重用和复用。如果不去做这些总结提炼,下次再做类似事情的时候仍然是凭运气,很难保证每次都达到目标。

  比目标做的好:需要去分析是否目标定的合理(有许多故意将目标定的很低,这样每次都能超额完成)、超额完成目标的经验(认识上的、决策上的、方法上的还是因为外部因素),然后优势的、创新的地方(流程、方法等)争取能够做到套路化,便于下次重用复用。认识和决策上的经验能够记录、内化,下次可以重复。

  比目标做的差:分析是否目标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定这样目标后面的原因是什么(个人认识问题、外部问题等);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认识、决策、方法、外部因素等),需要汲取的教训是什么,未来如何规避。即便是没有完成目标的任务和项目,也可能获得经验,这些经验亦需要总结提炼出来。

  任务或者项目发生变化:这其实也是经常存在的问题,随着形式的变化当时的任务或者项目已经没有必要了被取消、属于其他的任务或者项目被合并、资源短缺被终止等等,都有可能。对于这样的任务或项目,通常不是操作者能够决定的,但参与的过程仍然有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尝试和资源也应该被总结提炼,便于未来可用。

  你的能力提升和展现都需要在完成任务和项目中进行,所以总结提炼最核心的部分在于能够有机会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并能够在做的过程中和结束后每次都能够让自己跃升一步。

  第三个方面:机制的方面。

  每个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在既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所以对你身边的环境的认识和适应是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镣铐跳舞”,对于我们有能力去改变的地方我们可以勇敢的去做,但对于时机不成熟或者不可能改变的我们只能去认识、理解和利用它。

  在实践后的反思和提炼环节,除了人的方面、事的方面,还需要包括你所在环境下机制的方面:对这个机制进行分析,找到可以利用的地方,规避它们的缺点和问题。譬如在一种环境里面可能会支撑你做一个伟大的研究,允许你三年什么成果也没有,期待你最后能够一鸣惊人。但在大部分环境下,如果你想要做一个伟大的产品和服务时,除了心里要有这个伟大的目标外,你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去产出让你的领导们能看到并认可的成果,否则你可能连半年也没有走到项目就被终止了。在实践中你要去总结提炼你所在环境的优劣势,为你自己争取发挥才能的更大空间。

  人的长进需要读书和思考,更需要的是干活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在干活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除了验证你所学所思的正确度和客观度,也会促进你学习到更多情景知识、了解实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真正提升你的能力。但这个过程并不是自发完成的,总结和提炼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真正的总结和提炼要求你能够客观的评价个人、他人、项目和任务,能够真正对自己进行剖析、深挖自己的认识、发现自我的优劣势,这其实对于个人来说并不舒服。但正是这样的不舒服,才能够让你去实现提升。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Tina001


职务 无
军衔 少校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294篇
注册 2009/9/16
PM币 5473
经验 1669点

Re: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忙碌! [回复于 2018/3/30]
每向前一步都很艰难。要能透过重重迷雾,知道那个方向是对的,努力能有更大的收获,还能躲避陷阱,避免一步踏错,从头再来。
1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DCITS


职务 无
军衔 无军衔
来自 北京市
发帖 3篇
注册 2018/3/30
PM币 24
经验 10点

Re: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忙碌! [回复于 2018/3/31]
说得对!
2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硬核妹子


职务 无
军衔 无军衔
来自 上海市
发帖 2篇
注册 2018/3/31
PM币 19
经验 7点

Re: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忙碌! [回复于 2018/4/19]
考虑自身原因考虑自身原因考虑自身原因
3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1300581500


职务 无
军衔 无军衔
来自 湖南省
发帖 1篇
注册 2018/4/19
PM币 22
经验 8点

Re: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忙碌! [回复于 2018/4/20]
学习了,谢谢
4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zjw0558


职务 无
军衔 三等兵
来自 广东省
发帖 2篇
注册 2018/4/20
PM币 38
经验 14点

Re:成功来自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忙碌! [回复于 2018/6/21]
您已经跻身成功人士这行列!
5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1060485636


职务 无
军衔 一等兵
来自 广东省
发帖 48篇
注册 2018/6/20
PM币 34
经验 159点

共1页  97 [ 第1页 ] 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