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无痕]的博客:
http://xujingjin.mypm.net
监理大纲

一、质量控制措施

一、               质量控制的总体措施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措施

1.组织措施

1)建立监理项目机构班子,建全并完善项目监理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做好监控准备工作,使之能适应工程项目质量监控的需要,健全监理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监理人员分工和职责,将各项质量措施落实到具体每个人。根据工作考评制度,制订详细的质量控制工作和工作流程,配备监理阶段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对进场材料报验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严格把关。

2)针对本工程的重点和技术特点,公司组织顾问专家组,对工程重要技术环节和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

3)督促承包单位技术和管理人员到位,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符合有关规定。

4)参加建设单位主持的由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的第一次工地会议。

2.技术措施

1)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审核设计图纸及设计资料,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提交业主。

2)协助业主组织设计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将设计要求、施工技术难题和重点的处理意见做好记录、形成会议纪要,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3)编制适合本工程特点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各个分部、分项工序的质量控制点、控制措施和工作流程。在工程开工之前向承包单位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监理交底。

4)严格进场材料和设备报验制度。严格施工设备报验制度。按有关部门的规定见证取样。不合格的材料和不具备安全使用认证或标定的施工设备不允许进场,已进场的必须全部退场。

5)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主要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对不符合工程特点和要求的应督促承包单位给以改正和修正,保证符合规范、安全、环保的要求。

6)承包单位应在专项工程开工前的规定时间内将原材料试验结果和标准报送监理部。在试验结果未经确认之前不得开工。

7)对主要的构配件和设备采购进行质量预控。监理工程师应在要求承包单位订购前提供相应厂家的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检验报告。

3.经济措施

1)协助业主协调解决承包单位所需的“三通一平”条件,以保证及时开工,避免业主承担费用损失责任。

2)严格控制工程变更,防止工程变更所产生的工程费用增加和索赔事件。

3)对工程设计图纸和招投标文件中未明确的工程材料、工艺控制要求会同业主、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协调确定,并形成工程质量控制文件。

4.合同措施

1)审查承包单位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不符合工程合同质量要求的不得承包施工。

2)依据合同审查施工过程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和设备,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3)严格分包商的审查,主要审查施工承包合同是否允许分包,分包的范围和工程单位是否可进行分包,分包单位是否具有按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完成分包工程任务的能力;同时应调查核实分包单位情况是否属实;不具备分包条件则不予以批准;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措施

1.组织措施

1)严格执行监理程序中各项工作制度。将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落实到相应的监理人员。严格各个工序环节的监控和检验。对重点工序和控制点坚持全过程旁站监理。

2)定期召开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工程质量专题会,检查分析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向承包单位提出整改的要求,并明确应完成整改的时间期限。

3)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不能胜任的施工管理人员,应通知承包单位予以调换。

4)严格质量监控工作程序,规定必须遵守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按规定的程序,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例如,未提交开工申请单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批准不得开工;未经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验收单并予以质量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工程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在工程上使用等。

5)严格执行工序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每周召开例会,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承包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各专业部门质量负责人参加,重点解决本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协调业主、设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配合问题,并提出下周质量要求。

7)监理公司总工组织公司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监理项目部和本工程进行质量工作检查,完善监理工作,提高工程监理水平。

8)行使质量监督权,下达停工指令。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将在施工过程中旁站、巡视发现质量问题,通知要求承包单位整改,整改完成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查。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总监理工程师在征得业主同意后指示承包单位立即停工整改:

a.未经检验即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b.工程质量下降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或采取了一定措施而效果不好,继续作业;

c.擅自采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

d.擅自变更设计图纸的要求;

e.擅自将工程转包;

f.擅自让未经同意的分包商进场作业;

g.没有可靠的质保措施冒然施工,已出现质量下降征兆。

9)严格单项工程开工报告和复工报告审批制度。

2.技术措施

1)贯彻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质量标准,以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为重点,将质量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同时还要做好事后控制的工作;

2)贯彻执行监理实施细则,对施工现场有目的地进行巡视检查和监督,及时地发现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实行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见证点和停止点,进行严格预控;督促承包单位做好作业技术交底,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施工前,承包单位的技术交底书要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4)严格遵守质量监控工作程序;严格技术复核程序:对工程施工测量中的轴线和标高控制点,按图纸和规范规程要求进行复查、校核。

5)加强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审查其产品合格证明、复检或见证取样试验报告、材料构配件存放条件,质量合格方可使用,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6)严格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复核性检验,主要包括有: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工序间交接检查验收和工程施工预检;严格执行对成品质量的保护制度;

7)严格工序检验。对承包单位申报的预检工程进行核查,对不合格的分项工程书面通知承包单位进行整改。每一工序完成后承包单位必须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8)在商品混凝土选用,运输及浇筑的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特别对现场混凝土浇筑顺序、分层厚度和振捣情况进行监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表面观感和内在质量。

9)对重要部位,重要工序施工(如砼浇筑)监理人员必须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对旁站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的方法,处理结果做好记录。总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检查旁站实施情况。

10)监理工程师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在日常巡视、重点旁站、分项、分部工程检验过程中解决,质量问题应视其严重程度加以处理,要求承包单位报批处理意见,经设计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11)采用分层法、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以及相关图法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采用直方图分析方法,及时判断施工过程是否正常;

采用管理图法,动态掌握质量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以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12)审批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的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确保新技术应用的质量;

13)审批有关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质量;

14)分项工程验收:承包单位在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部报验,现场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共同检验,对合格分项工程进行签认并判定质量等级,对不合格工程下发《整改通知》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完工后重新报验,监理工程师复查合格后予以签认并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15)根据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结果进行分部工程质量等级汇总评定,对基础和主体分部工程需检查承包单位的施工技术材料,并进行现场质量验收,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作出监理评估报告。

16)督促承包单位进行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监理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防止已完分项工程受到损坏,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3.经济措施

1)不合格分项工程,在未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整改合格并签认通过之前,该部分工程款不予支付。

2)严格控制工程的工序质量,避免由于工序质量造成的造价增加。

3)运用支付控制手段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分项工程不予计量和支付;

4.合同措施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执行材料质量的监理见证取样检验,并建立检验制度。

2)依据合同文件、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的质量要求,对施工单位进场的材料和施工工序工艺质量进行控制,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质量情况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3)严格按照施工承包合同中对工程质量要求的规定,对承包单位的施工工序质量进行监控。对不符合合同质量要求的工序、分项工程责令施工单位进行返工和整改。整改不到位不予验收签认。

(三)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的措施

1.组织措施

1)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申报的已完工程及时进行认真预验。

2)监理公司组织公司技术部、监理部及技术顾问组对已完工程进行检查。

3)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部分的专业监理工程师组成的小组,负责对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进行监督及布置保修期的工作。

2.技术措施

1)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包括各种质量控制资料、试验报告以及各种有关的技术性文件等。若所提交的验收文件、资料不全或有相互矛盾之处,指令承包单位补充、核实及改正。

2)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图,并与已完工程、有关的技术文件(如设计图纸、工程变更文件、施工记录及其他文件)对照进行核实;

3)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拟验收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检查,如发现质量问题指令承包单位进行处理;

4)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成品保护;

5)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工程竣工报告,向建设单位报送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

6)单位工程完成经承包单位自检后,报监理公司进行竣工初步验收,核查承包单位提交的质保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具备工程竣工验收条件后,监理部协助业主组织有关单位对单位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和质量评估;

7)对竣工验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督促承包单位进行整改,审查整改方案,跟踪整改结果;

8)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工程质量保修计划,落实具体负责人员和响应措施;

9)对在保修期出现的工程缺陷认真区分责任主体,审查整改方案,并跟踪整改效果,做出质量评估。

3.经济措施

1)严格依据合同及有关协议条款,对可造成的质量问题明确责任及经济赔偿。

2)正确处理工程质量,对工程的延误及延期进行性质确认,并要求责任方给予经济赔偿。

3)督促施工承包单位认真履行保修责任,在保修期结束后对保修款进行结算。

二、     施工阶段旁站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一)旁站监理范围

对首件及样榜工程、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及施工完后难于检查的预检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旁站监理。

(二)旁站监理主要内容

1.土建专业

1)基础工程
1
)土方回填;
2
)桩基施工;
3
)后浇带及其它结构砼;
4
)防水砼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

2)主体结构
1
)梁柱节点钢筋绑扎和隐蔽过程;
2
)砼浇筑;
3
)悬挑梁、阳台板、雨蓬钢筋绑扎及砼浇筑;
4
)钢结构安装;

3)建筑装饰装修
1
)玻璃幕安装;
2
)外墙干挂石材或装板施工作业;
3
)厕浴间防水。

4)建筑屋面
1
)屋面防水;
2
)屋面保温层、找平层作业。

2.水、暖、卫工程(可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1)管道安装
   1
)隐蔽工程的检验情况;
   2
)管道合格后回填土过程。
2)调试及试验
   1
)阀门、设备试验;
   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设备调试运行;
   3
)管道试压、试水、通水(通球)、冲洗(吹洗)等各种试验。

3.电气安装工程

1)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中的接地电阻测试;
2)配管及管内穿线
   1
)电气配管楼层施工;
   2
)管内穿线楼层施工;
   3
)绝缘电阻测试。

3)电气照明器具及配电箱盘安装
    1
)配电箱盘楼层安装;
    2
)消防联动试验;
    3
)对含有电视保安监控的工程,系统开通试验;
    4
)变配电室高低配电柜、变压器的试验。

(三)旁站监理措施

1.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旁站监理方案,书面通知报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同时抄送工程所在地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2.要求施工单位在需要实施旁站监理部位、工序进行施工前6小时,书面通知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安排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

3.旁站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对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在施工现场跟班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实准确的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凡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上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程、规范行为的,有权责令其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者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它应急措施。

5.对于需要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凡没有实施旁站监理或者没有旁站监理记录的,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

6.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监理单位应将旁站监理记录存档备查。

7.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1)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构、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技术规程、规范情况。

3)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砼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检验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第三方进行复检。

4)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

三、               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模板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1.审核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根据主体工程的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等,综合考虑承包单位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是否合理,提出审核意见,审核中要重点审定。

2.加强对超高 、超重 、大跨度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模板支撑体系(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是指高度超过8,或跨度超过18,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千牛/平方米,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千牛/米的模板支撑系统)的监控。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和省建设厅《关于加强模板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监理单位要加强对这类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的监理和审查把关。对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突出工程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内容应包括: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对构造大样以及水平、垂直剪刀撑的设置等,施工方案应绘制施工详图,有特殊要求的应作详细说明。施工企业应当由主任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组织设计,提供计算说明书,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核,并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论证 、审查,合格后交予组织施工。在浇筑砼之前,应由施工单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方案设计、审核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单位总监等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3.对进场模板、模板隔离剂(脱模剂)规格、质量进行检查。

4.木模板工程设计应当认真执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木支撑立柱高度不允许超过3.5,禁止使用弯曲的小径杂木支撑,禁止采用以调整支撑立柱斜度的方法来调整楼板标高支设工艺,门式钢管脚手架应当认真执行《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支撑高度不允许超过8,底座与上托伸出长度应确保承载力,扣件式钢管支撑必须认真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5.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校正钢筋位置。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规定。梁、板底模当跨度4m时应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起拱高度宜为110003/1000

6.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及加固情况,应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应复核;预埋件固定方法应可靠,防止位移。

7.模板在下列情况下要开洞:一次支模过高,浇捣困难;有大的预留洞口,洞口下难以浇筑,有暗梁或梁穿过;钢筋密集,下部不易浇筑。

8.合模前钢筋隐检已合格,模内已清理干净,合模后核验模板位置尺寸段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筑混凝土。

9.模板涂刷隔离剂时,应清除模板表面的尘土和混凝土残留物,再涂刷,涂刷应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10.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拆模控制:

1)整体式结构承重模板,应控制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2)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其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除,经处理后继续。

3)大模板墙体施工,在墙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才可拆模。

(二)、钢筋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原材的质量控制:

1)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如为复印件,应加盖原件存放单位的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2)钢筋进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勒令承包单位将其清退出场。

3)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进场复验报告,对于复验不合格的钢筋应责令承包单位清理出现场。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要求承包单位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4)监理工程师对单位工程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和连接接头试件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次数不得少于试验总次数的30%。

2.监理工程师要求焊工(机械手)持证上岗,并进行试焊抽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钢筋焊()接。

3.监理工程师必须充分熟悉设计图纸,明确各结构部位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或焊()接要求,特别应注意结构关键部位配筋的特殊处理,对有关配筋变化涉及到的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工程洽商记录,应及时标注在相应的结构施工图上。

4.对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的要求返工。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连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单(应按规范要求批量进行),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责令承包单位进行返工处理。

5.水无痕 发表于 2011/3/4 14:27: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