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智商决定了它的下限,但是一个人的情商决定了它的上限。” 
  所谓情商高,不仅仅体现在内涵和修养上,更体现在语言和技巧上。 
  有人说,所谓情商高,就是好好说话。 
  真正情商高的人,并不一定多会说话,但一定是内心柔软、不想伤害别人的人。 
  1、不抬杠 
  有一些人,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他们总能华丽丽地给你当头一棒。 
  你说,努力工作是一个人最靠谱的选择。 
  他会很愤慨地反驳你,别再一天到晚熬毒鸡汤了,家里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再努力也没用。 
  简而言之,就是凡事都和你唱反调、抬扛,让你不舒服。 
  这些人真的是满身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怼天怼地怼众生。 
  有人说,难道我看到不认可的事,就不能发表观点了吗? 
  当然能。不过“辩论”和“抬扛”完全是两个概念,“辩论”辩的是正理,“抬扛”抬的是歪理。 
  一个人情商的修炼,往往是从好好说话开始,而好好说话,往往又是从“不抬扛”开始。 
  别人说这件衣服不错,你不知道怎么附和不要紧,但别张口就说“这好看什么呀”、“你眼光真差”之类的话。 
  你这不是在辩论,而是在攻击人,不尊重别人。 
  所谓“嘴下留情”,就是即使不赞同你的观点,也不会对你进行人身攻击,更理智、更君子。 
  一个真正高情商的人,即使是在自己有理的情况下,往往也会给别人留点余地和退路,给人台阶下。 
  2、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 
  有句话叫:“看破不说破,面子上好过”。 
  有时候,多说不如不说,闭嘴比张嘴更重要。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群人去饭店吃饭,彼此之间都不认识,场子有点冷,于是有人自告奋勇活跃气氛,讲了几个段子。 
  大家都配合地哈哈大笑,却有一个人嘟囔了一句:“都八百年前的笑话了,有那么好笑吗?” 
  刚热乎起来的场子,一下子又冷冻了,在场的人无不尴尬。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有的选择说,有的选择不说。 
  看破不说破,是给别人的善意,也是在维护自己的人际。 
  我们不需要事事“揭穿”,有些谎言,看在眼里就好,如果无关痛痒,那就不必说出来。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体贴,更是一种修养。 
  梁元帝曾说: 
  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高情商的人,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说话做事给人留余地,不戳穿别人的“面子”,这样的人,才会赢得尊重。 
  3、不拆台、不揭短 
  季羡林先生说过:“做人就应该,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但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喜欢口无遮拦,还自诩性格耿直。 
  《弟子规》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一个人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度。 
  如果把握不了说话的分寸,不但容易得罪别人,还会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 
  朱元璋是明代的一个传奇皇帝,在他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件轶事。 
  相传,朱元璋早年出身贫苦,经常挨饿。 
  有一天,他正饥肠辘辘,好不容易得到一碗土豆,他立马狼吞虎咽,结果却被噎着了。 
  幸亏边上有两个小伙伴,立马递了一杯水给他,这才救了他一命。 
  如今,两个小伙伴得知朱元璋已经贵为皇帝,就前来投奔求赏。 
  一个见了朱元璋,也不下跪,先大大咧咧叫一声:“朱重八!” 
  这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绰号。朱元璋心里先“咯噔”一下,面露几分不快。 
  紧接着,小伙伴又说:“还记得那一年你穷的差点噎死吧?没我的话,你早没命了……” 
  他话没说完,朱元璋龙颜大怒,怕他说出更难听的话,立马叫手下人把他拖出去斩了。 
  另一个小伙伴,深知今天的朱元璋,早已不是当年的穷小子,他先是“噗通”下跪磕头,又说了下面这番话: 
  “想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一番话说得朱元璋龙颜大悦,立马给发小加官进爵。 
  真正情商高的人,不会随意在公开场合揭人之短,而是懂得把握说话的时机和分寸。 
  4、心里要装着别人 
  很多人所谓的情商低,其实根本就不是不会说话,而是心里从来没有装着别人。 
  有一句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情商高的人,懂得说话的技巧,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他们内心柔软,懂得悲悯,懂得体谅,更懂得宽容和忍让,愿意用真心和善良,去温暖别人脆弱的心灵。 
  这样的人,才能让人久处不厌,心生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