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原文去粗取精了一下,保留了一些核心思想,去掉了小日本的广告.
1 任务板 任务是分解到手头的实际的工作 把要做的任务,正在做的任务和已经完成的任务,用简单的贴士贴在白板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重要程度. 可以画一些横的泳道来表明任务应该是谁来完成.
2 需求特性板 需求特性是软件大的功能需求,通常按照月份来进行归类.
3 敏捷开发需要把软件设计分成三个部分: 特性->用例->任务 特性: 对最终用户有意义的一个功能 用例:由特性分解而来的一个可以用来做功能测试的小情节 任务:用例分解而来,有开发人员需要完成的一个最小的工作单元
4 敏捷过程中,时间分为: 发布->迭代->每日 发布:通常一到六个月 迭代:通常一到四周 每天:
5 我们把工作和时间对应起来,就是这样 在每一个发布过程中,我们完成需求. 在每一个迭代周期中,我们实现案例 每一天,我们都要完成多个任务
6 更形象一点,我们把他们都结合起来: 你要准备三块黑板: 需求特性黑板:每一列标识一个发布需要完成的特性 案例黑板:每一列标识每一个迭代周期需要完成测试的案例 任务黑板:每一天要做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