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簿

公告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搜索

登陆

友情连接

统计

2011/9/5 20:35:00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空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句诗是宋朝一个和尚的偈语。
====
长乐先生:

小时候我读俄罗斯的《船长与大尉》,里面有两句话一直记忆犹新:一句是“探求奋斗,不达目的誓不甘休”,另一句是“永远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出类拔萃不见得就是出人头地,但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有追求的人就是出类拔萃的人。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因梦想而实干。动物只为生命所必需的食物所激动,而人,却懂得为遥远的星辰——那毫无功利主义的光线所激动。
“凤凰”十年,还只是蚕蛹破茧,未来远在凤凰涅槃。

星云大师:

人生不能没有梦想,人总希望自己能“美梦成真”。莱特兄弟飞机升天,富兰克林发现电力,乃至近代的品种改良、山河改道、登陆月球等,
都是人类的梦想,现在不都一一梦想成真了吗?我本人连小学都没有进过,但现在凭发心创办了数所大学;我本来是一个到处挂单的行脚僧,
现在也能在全世界创建几所丛林寺院。因此,一个人只要有发心、有悲愿,还怕不能成功吗?

传说鸟窠禅师在一棵枝叶茂盛、盘屈如盖的松树上栖止修行,好像小鸟在树上筑巢一样。时常有人来请教佛法。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来到树下拜访禅师,抬头一望,道:“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答曰:“太守,你的处境才危险。”

白居易不以为然:“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

白居易领悟到他是指官场浮沉、勾心斗角,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了很失望,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

禅师道:“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顿时悟道。后来,白居易又以偈语请教禅师: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禅师也以偈回答:“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如幻如化,短暂如朝露。然而,如果你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体悟到“无生”的道理,认识到“动静一如”、“生死一体”、“有无一般”、“来去一致”的人生真谛,
放宽胸怀,空出心智,合于自然,从而超越智勇奇巧,超越悲喜荣辱,超越沉浮生灭,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那么,你的人生将会于无尽的空间中绵延
而去,直至进入生命本真永恒的圆满之境。

长乐先生:

毛姆说过,假如你非最好的不要,十之八九能如愿以偿。这可能是我们做事的因,也是成事的果。我很喜欢大师题过的两句古诗,它也像一副对联,
可包容下“包容”的禅意,那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两句是境界极高的佛家偈语。
    前一句,月如佛性,千江则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一位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会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他就会有明月。
    后一句,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做是佛心,云则是物欲、是烦恼。烦恼、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解一: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摘自宋代《嘉泰普灯灵》,)是两句表现佛家至高境界的偈语,江不分大小,有水便有月;人不分贵贱,有人便有真灵性。
    解二:
    一般佛教徒讲到悟道和般若的部分时,很喜欢引用到这句诗。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的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的话,整个的天空,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所以万里无云万里天。这两句都说明悟道讲究自然之心,一切不必苛求。据说很多禅师们因 这些境界而悟道
这句诗出自佛教禅宗灯录之一的《嘉泰普灯录》卷十八,南宋,雷庵正受编
    嘉泰普灯录卷十八 宋 雷庵正受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我对这两句诗是这样理解的,千江有水,自然就会映出天上的月亮,万里无云,自然就会显露出万里的天空,这就是讲禅心、佛法及本性,不用刻意追求高的境界, 自我、内心做到心无挂碍、无烦恼、无贪嗔痴,尽了六根,自然会达到开悟的大智慧境界,而不必刻意去追求“开悟”。若想江中有月,重要的不是去追寻月亮,而 是自己要江中有水,自然会江中有月;若要万里无云,不要去执着于天,而是清除心中的“云”,清除了心中的云,天自然会显现出来。这就和心经中的“照见五蕴 皆空”中的“照”字的含义如出一辙。
印度阿育王治斋延请天下僧道,众人皆已来过,惟独平炉尊者延至日落黄昏之时。王乃问道:缘何你来得这样迟?平炉回答: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阿育王奇道:一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尊者言:这你就不知了!遂作偈: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江就有月,人不分贵贱,有人就有佛性,佛性自在人心,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在,佛性无所不在,道亦无所不在。
    这几日,俗物烦劳多了起来,空间更新少了,看了几位朋友的空间,几乎全与爱情相关,也许爱情是最大的佛禅,千百年却无一得道。
    佛教典籍分经、律、论三藏,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其中却唯独没有谈爱情的。
    唯一能找到的不是在中土佛教而是在藏传佛教中的诗句:
    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
    红颜又惹相思苦,此心独忆是卿卿。
    愿与卿结百年好,不惜金屋备藏娇。
    一似碧渊水晶宫,储得珍稀与奇宝。
    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
    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
    这是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作,他于康熙二十二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十年后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循去,不知所终。
    传闻仓央嘉措日间为活佛,夜则四出猎艳,且诉之诗篇,两百年来广为高原各族传唱。
    从诗句的意境来看,已与普通人无异,风格上则揉合了《古诗十九首》与宋婉约派的风格。
    佛徒们不懂爱情,但他们失去或背弃他们的信仰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和失恋有同样的感觉呢?
    看那,忽明忽暗的烛光在深夜中摇曳着他的风姿,虽然短命,但也要在这瞬间展示着自己的绝世风采。蜡泪一丝一丝地滴下来,就像是春天中的雪人,“蜡烛有心还 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佛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又有舍身喂虎之壮举。所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眼睛流汗了。不拭去我的泪水,任它在风中吹干,仿佛 烦恼也被吹走一样。
    想起清朝女诗人冯小青,她是个才女,人也长得很漂亮,年纪轻轻就遇人不淑,结了婚才知所嫁非人,先生早已有了太太,因此痛苦一辈子,抑郁而死。人生遭遇很 痛苦,因此天天拜佛,拜观音菩萨白衣大士。她在白衣大士前发了愿,写下∶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
    人间并蒂,欢喜冤家,苦痛甚多,哪能尽洒?还是平炉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境界旷达。
posted @ 2011/9/5 20:35:00 myfreemail.lee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