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玛与六西格玛管理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音sigma,大写为Σ),在统计学中用来表达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标准偏差值。
1σ=690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2σ=3080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3σ=6680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4σ=621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5σ=230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6σ=3.4次失误/百万次操作

6σ 意味着每一百万个机会中 只有3.4个错误或故障。
六西格玛(6σ)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于1986年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六西格玛质量水平表示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有百万次出现缺陷的机会仅出现3.4个缺陷,即达到99.99966%合格率。
六西格玛管理真正流行并发展起来,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实践,即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六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
六西格玛管理通过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和DFSS(六西格玛流程设计)方法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流程改善的工作,通过有效循环改进的方式,逐一将业务流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改善,从而不断地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而使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卓越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