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市场有效性的不同判断,股票投资组合管理又演化出积极型与消极型两类投资策略。
积极型投资策略旨在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构造投资组合,并通过买卖时机的选择和投资组合结构的调整,获得超过市场组合收益的回报。
消极型投资策略则以拟合市场投资组合为主要目的,通过跟踪误差,尽量缩小投资组合与市场组合的差异,并以获得市场组合平均收益为主要目标。
构建股票投资组合的原因有二:一是为降低证券投资风险;二是为实现证券投资收益最大化。
1。资产组合理论表明,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组合所包含的证券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资产间关联性低的多元化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个别风险。
通过组合投资,能够减少直至消除各股票自身特征所产生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而只承担影响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所产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
2。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通过多样化的股票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从而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最大收益。
股票投资组合策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战胜市场为目的的积极型股票投资组合策略;
另一类是以获得市场组合收益为目的的消极型股票投资组合策略。
基本策略主要是建立在基金管理人对股票市场有效性的认识上。
市场有效性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反映影响股票价格信息的充分程度。
如果股票价格中已经反映了影响价格的全部信息,我们就称该股票市场是强势有效市场;
如果股票价格中仅包含了影响价格的部分信息,我们通常根据信息反映的程度将股票市场分为半强势有效市场和弱势有效市场。
基金管理人按照自身对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判断采取不同的股票投资策略:消极型管理和积极型管理。
有效市场的最佳选择是消极型管理。如果股票市场是一个有效的市场,股票的价格反映了影响它的所有信息,那么股票市场上不存在“价值低估”或“价值高估”的股票,投资者也不可能通过寻找错误定价的股票获取超出市场平均的收益水平。
无效市场的选择是积极型管理。在无效的市场条件下,基金管理人有可能通过对股票的分析和其良好的判断力以及信息方面的优势,识别出错误定价的股票,通过买入“价值低估”的股票、卖出“价值高估”的股票,获取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或者在获得同等收益的情况下承担较低的风险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