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要先学会如何“听话”,从别人的话中听出真正有价值的意思。这似乎跟小学时课文要归纳中心思想一样。
今天和项目上的同仁谈话,主题是事先确定的,但是谈了很久似乎没有谈到重点,因为是涉及到项目总部与项目部利益分配的问题,他们似乎都谈得谨慎而久久不触及核心问题。我不得不拿起笔在纸上对疑似的重点做记录,然后一个一个的划掉或补充,到最后才基本确定真实意思。可能这也是中国人比较含蓄的一个表现,转了很大一圈才转到圆点。我不是聪慧的人,并不能从别人的“旁敲侧击”中一下子判断出他的真实意思,所以只有一层一层的像剥笋子一样找到答案。
我从中得到的启发是,与别人谈话,包括谈判,是不是应该集中精力听别人的表达(我有谈话时分心的坏毛病),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意思(用笔记下来是个办法,如果可以的话),但不能急于形成观点——因为往往对方还没有谈到核心。只有从“千言万语”中梳理出最真实的意思后——其实也就那么几点吧——才能给出准确的判断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回应。这个习惯应该在听取汇报、与别人谈判、开会等工作中都有用处。
将这个问题扩大化,在当前世界,信息无限膨胀,如何从这纷繁杂乱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对于我这样没有“慧眼”的人,真是莫大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