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 ![]() |
会员中心 | ![]() |
资料库 | ![]() |
论坛 | ![]() |
博客 |
![]() |
|
![]() |
|
|
标题: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楼主
|
|
![]() zuo_g PMB:10131 省份:石家庄市 行业: 注册:2003/12/26 |
随着工作不断的积累,从最初的项目实施人员慢慢到小组负责人,后面再逐步做项目经理,把控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也不断的检查自身的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一个人负责了三个产品的开发,项目组人员也从5个人增加到了20人,日常工作变的更加复杂起来。5个人的单一项目实施方法已经不太适用这样的环境,于是考虑到了使用项目集管理,我的思路如下: 1、将人员分组 小组人员增加到了20人,给人员分组已经可行,结合到这3个产品的共性(都是同一类型的产品),将小组分成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组,实施小组,测试小组,系统维护小组。 2、细化各小组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标准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小组负责和业务方沟通需求,进行需求分析、总体方案和架构设计。期间包括数据模型设计和维护,设计组人员一同参与测试功能点的设计。 实施小组主要负责代码编写和单元测试。要求设计小组提供的总体设计文档可读性强、容易理解,即包括系统功能模块的逻辑设计图(数据流程图),以便实施人员容易理解设计方案,减少重复的设计思考,把控整体的代码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小组负责各模块的集成功能测试,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参与需求的理解和测试功能点设计,提前准备测试方案、测试数据,申请测试资源。 维护小组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因为我们系统是分阶段实施,在投入生产运行后还在不断的开发新需求。 在这个管理模式下,同事之间的沟通和配合显的更加的重要,不少同事开始不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随着我不断的讲解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各小组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提升了大家团队合作意识。 |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1/11/4 16:33:36 |
![]() 执行力强 PMB:29 省份:江苏省 行业:汽车与零部件 注册:2011/12/2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1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2 16:46:15 |
![]() bjwanghai PMB:219 省份:北京市 行业:IT软件 注册:2011/7/4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2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3 11:24:40 |
![]() zypmlgh PMB:14 省份:广东省 行业:IT软件 注册:2011/12/4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3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4 0:48:28 |
![]() ouyangrenheng PMB:16 省份:云南省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11/12/4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4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4 11:14:04 |
![]() mjk19871208ioy PMB:64 省份:湖北省 行业:通信与网络 注册:2011/12/4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5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4 13:15:30 |
![]() qikuan PMB:3 省份:重庆市 行业:金融业 注册:2011/12/1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6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4 21:34:46 |
![]() gecao PMB:30 省份:上海市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08/12/19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7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4 23:36:00 |
![]() abcabc7878 PMB:8 省份:天津市 行业:IT软件 注册:2011/12/5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8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5 9:23:41 |
![]() szmahb PMB:21 省份:广东省 行业:通信与网络 注册:2011/12/5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29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5 15:42:05 |
![]() DeepFeel PMB:12 省份:上海市 行业:金融业 注册:2011/12/5 |
标题:Re:IT项目集管理的一点体会
30 楼
|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1/12/5 18:36:58 |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