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北京项目经理俱乐部PMU-BJClub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北京项目经理俱乐部PMU-BJClub

项目管理者联盟北京俱乐部,成立于2004年。目前会员超过500人,举办活动达20多次。欢迎大家加入。

圈主:浅色    管理员:暂无管理员   
成员数:473
主题数:1549
排名9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项目管理人们好象遇到了点麻烦
楼主

fayjie
PMB:40960
省份:四川省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09/12/18
  
  
什么是错误?我这里所指的错误:就是让我们不爽的事情,包括:

  1、 我遇到的问题和困扰。

  2、 我们犯的错误。

  遇到这些“错误”,常常会让人沮丧,甚至是失去信心。

  在我看来,这些“错误”却是实实在在的宝贝。能帮助自己最快最容易成长的途径就是在错误中成长。遇到问题或者犯了错误,如果最先想的是思考我们为什么会犯如此错误,如何避免下次再犯,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成长起来。

  下面的话听上去挺虚的,但我们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①错误实际上是我们创新的来源,是创新的驱动力。

  ②错误是提高自己的最好契机。一帆风顺的时候人们不会想到改变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好。

  ③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的区别在于:

  愚蠢的人遇到问题,犯了错误,只会捶胸顿足,怪这怪那,一心只想着自己运气太背,想着如何脱离干系。

  聪明的人却在暗自高兴,觉得自己又有了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他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次错误会让他印象深刻。聪明的人不会犯重复的错误。

  ④我们犯的错误往往是我们自己不好的习惯造成的,所以改起来会比较困难,需要我们有敢于改正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我总结以下如何处理“错误”步骤:

  首先,从态度上要认识到错误是提高自己的最好契机。

  态度有了,然后就是行动;找出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分门别类(便于记忆和理解),找出原因,给出解决方案,以避免以后再犯。

  比如:在现我们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做了如此的归纳总结。

  1、客户需求,就是项目管理中最难管的事情

  客户需求包含暗示需求和明确需求。暗示需求就是客户对难点、困难、不满的陈述,明确需求就是客户对难点、困难、不满的具体陈述。就是说,你还要从客户的讲述中猜客户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客户明确告诉你他要哪些东西。你猜的还未见得对,他说的也是自己的感觉,也未见的对,而且,以后还可能反反复复地猜,即便是项目计划已经确定,甚至已经执行了大半。有些时候,项目都做完了,拿到客户那里一看,客户傻了:这不是我们要的东西啊?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完全是照着客户点头的需求来做的工作。事情就是这么可笑,不是吗?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的经验是,务虚和务实并进,两手都要硬。

  务虚的办法共3种:

  ① 知道客户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什么客户希望自己的系统是用来观赏的,而不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② 知道使用者是谁?我们要知道,这个系统是给谁(这个谁,可能是公司、可能是部门等等)使用的?具体某个功能是给哪个职位使用的?最后评价你做的好不好,还是由这些实际使用者说了算的。

  ③ 知道客户的参照系是什么?也就是,我们需要知道客户的底线是什么。不能客户说需要一套记账系统,最后你给人家提交一张算盘和两个账本。

  务实的办法也有3种:

  ① 要做模拟系统。用PPT、PowerPoint、Visio做的也成。要把整个系统或者部分系统很直观地展示给客户。有了这一手,你基本不会跑偏,方向正确就有了保障。

  ② 要留下证据。就是说每一步的需求沟通都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会议记录,或者电子邮件等来把全过程记录下来。包括谁说了什么,谁同意了,具体说法是什么。这在一方面可以保障项目组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客户的责任心。其实,有些时候客户是很不负责的,因为他太强势了。

  ③ 要有需求管理规则。有了规则,就有了权力。需求怎么提?怎么改?谁来点头?决策途径等等,有了这些共识,我们和客户之间便少了很多沟通障碍,多了许多默契。少了这个,很可能我们在客户门口跪了三天,客户却装作没看见,最后还说我们沟通不利。

  2、 学习技术如何借用他人智慧

  ①不懂就问。

  这一点做到的人并不多,不仅在这方面要做到了,还更进一步,把别人告诉你的技术要领写出来“怎么办”和“为什么”,然后自己去检验,确实没有问题我们再认真存档。

  ②主动。

  在询问他人之前,自己要主动去网上搜索答案;搞不清楚再主动询问明白人;在提出思路之后,要主动去寻找相关内容,或是看参考书,或是在网上搜索;在看到他人书面的回答后,自己要主动去验证对错并落实相关知识点。

  ③严格。

  我们知道,如果你是随便问问,别人也会随便对付着回答。自己要对别人回复的“怎么办”和“为什么”持十分认真的态度,并且在逻辑性、易用性、可再利用性等方面严格要求,完全当做工作的一部分来对待。

  ④总结。

  在项目后期,他会根据这些文档来制作各种维护文档和用户文档,把整个系统和内容融会贯通。就这样,我们不仅在技术方面到得提升并在项目管理方面都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也会得到了各方的承认。

  3、走动式管理脑袋——屁股决定脑袋

  “屁股决定脑袋”是说:立场决定观点。那就是:屁股坐在什么地方决定了脑袋能想什么,我们的思想不可能永远都一尘不变,所以我们需要走动式管理我们的脑袋,思想才会生产新陈代谢。

  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①做技术的要到市场部那边多走动,听听业务人员的呼声,时代在变化新的需求也会随之而来,看看我们技术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将技术局限在某种时代或领域,不考虑对客户、公司是否真的有价值。

  ②只有走起来,让屁股离我们的客户最近,了解客户真实需求,我们才能产生好的脑袋。

  4、全力以赴做项目

  我们很多人可以扪心自问:这件事我花了多少精力、用了多少心去做?

  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达到50%,更不用说80%、100%。

  我觉得"全力以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①做事不求回报,你已经不在乎是否有回报,或者做事前还在想我能从中获得什么。你的眼中只有目标,紧紧地盯住它。

  ②每天都在思考要做的事情,怎么做、如何做。日日想、夜夜想,身心已经完全沉浸在其中。

  5、不要事情找你,而要你找事情

  做事有两种方式:

  ①事情找你。每天上班等着别人安排事情给自己做。你会发现事情很多,应接不暇,忙都忙不过来,一天下来人很疲劳,事情还有很多未完成。

  ②你找事情。每天早上安排好自己要做的事情,根据重要性和实际情况一个一个完成,一天下来,看到已经完成的工作,会有种成就感,心情也会很好,越做越享受。

  日本的经营之圣“松下幸之助”在总结他一生的成就时,特别推崇这三句话:早晨计划、昼间实行、晚上总结反思,并把这一基本态度看得很要紧。

  6、坚定不移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重点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

  没有坚持下来的原因很多,借口也很容易找,或由于“我忘了”、或是“ 太忙”、或是“激情不在”、或是“一直没看到结果”、或是“怕被别人取笑”(有时候很多事情是违背自己所谓“人性”)等等,很多借口使我们中途放弃了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阿里巴巴的成功很大程度归于坚持和执着。我想个人也如此。

  坚持不懈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做到最后你自己都会被感动,为自己骄傲。

  所有的一切都归于本原,一切事物都遵循基本的原理、原则。一个人的最终格局取决于那些很简单、很普通的词语:执着、乐观、信守承诺、善良。

  7、计划内的事情管理好,才能管理好计划外的事情

  只有把计划内的事情管理好,才能管理好计划外的事情。

  我们常常出现事情很多,处理不完,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点把计划内的事情做完做好。

  只有把计划内的事情控制在计划中,才有多余的时间处理意外的事情。“严格”很关键,因为我们常常觉得时间还比较多,结果计划内的事情总是一推再推。这时候如果计划外的事情找上来,计划中的事情还没完成,计划外的事情不断出现,结果两边都没时间处理。 所以,如果出现事情处理不完,一定是我们计划内的事情并没有按计划完成。

  一句话,意外是可以管理好的,前提是我们要管理好非意外的事情。

  8、例行的工作是扣分项,非例行的工作是加分项

  例行的工作是扣分项,非例行的工作是加分项。

  体操比赛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完成不好直接就扣分。

  工作就像体操比赛一样,例行的工作是扣分项,是必要的。完成不了,结果就是这块绩效没达到的,扣分。所以对于例行的工作一定要按照计划完成,失分太可惜。

  非例行的工作分两种:一种是领导临时安排的,一种是自己主动想出来,做出来的。这些都不是计划中的工作,这块做好了,你就能加分。

  当然例行工作也是可以加分的,就是要求我做到1,结果我不仅做到了1,还做到了2。

  我们的开发人员喜欢做项目,因为觉得在项目中能学到东西,同时做项目不像做小需求会遇到很多事情,在项目中做开发比较简单,很多事情有都是由设计师在或其它相关专人处理。但是在项目中获得加分是比较难的,因为做好项目的开发编码是例行工作,属于扣分项,做好是必须的。这也是我们常常会看到我们开发人员如果一个季度在做项目,他是比较难得高分的原因。开发人员要想在这块获得加分,唯有刚才所说的,我不仅做到了1,我还做到了2。我不仅完成了开发编码,我还提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运用到项目中,我对现有流程提出了更好的建议优化等等。

  9、时间管理实践

  “时间黑洞,顾名思义,它会永无止境地吞噬你宝贵的时间。这绝非耸人听闻,它是确实存在的,你仔细想想看——

  ①比如说,下午和女友去超市,想买点儿水果,估计最多10分钟搞定。走进超市的时候就在想,买什么水果呢?看了看苹guo,不错——哇,那里香蕉在打折耶!怎么办呢?先拿个购物篮吧,装进了香蕉和一些苹guo之后,发现苹guo旁边还在卖特价牛奶,看起来蛮不错的,早晨不能总是吃油炸食品嘛,不如从明天早晨开始面包、喝牛奶。不过在此之前把购物篮换成购物车吧……这是‘超市时间黑洞’。”

  ②“还有‘电视时间黑洞’。比如说啊——看了整整1 个小时的报表,先休息一会儿吧,劳逸结合嘛,于是打开电视。哇塞,运气不错,正在演《大话西游》,虽然看过了无数遍,但是每一遍都不能错过。看完之后随便换个台,居然是广州亚运会的羽毛球男子团体半决赛,绝对不能错过,虽然韩国实力也不差,做为中国人还是一定要支持的,等看完的时候已经是23 点多,结果工作了1 个小时,休息了5 个小时。

  ③我们现在遇到最多的就是‘网络时间黑洞’:早晨刚刚坐到办公室,水倒好、电脑打开,可以开始一天的工作了,不过别着急,先打开网上聊天工具 看看谁在,喔,一个在上海的老朋友刚上线,不聊聊怎么行?对方发过来一篇文章的链接,是关于最新电影的评论,看完之后网页下面的“相关新闻”里有女主角最新的绯闻,看完之后立即在网上寻找这部电影的下载地址,结果等再次想到工作的时候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提供很多相关的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消耗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膨胀。我们一开始是出于非常单纯并且单一的目的逛超市、看电视、找资料,而最终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就像开始拉着一根绳子,最终却拉出一头大象。

  我个人就经常走入“网络时间黑洞”之中,比如为了A到网络查找资料,在查找的过程中遇到B,产生兴趣便对B进行相关查找学习,于是再有了C,D,E…。往好了说,这是关联学习的方法,但这个度没把握好的话,时间黑洞就很严重。

  解决办法

  综合上述时间黑洞,我们也在想一些解决的办法,但在解决之前,建议你对你一天的工作时间作个详细的了解。记录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①确定以Outlook做为时间管理、人脉管理、邮件管理的主要工具

  ②具体方法结合GTD的六个流程“ 收集、加工与组织、排程、行动、检视、更新”

  10、细节决定项目成败

  上上周日突然感觉头发有点长,于是到袁屋边工业区的一家理发店理发。说实话,对已往的理发历史一直不是很满意。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的头型比较长额头还有点凸,每次理完发都被女友说三倒四,发型及不协调。

  这次给我理发的是一位年轻的理发师,跟他说了一下我的情况,他给我设计了一套他的实施方案,还加了一句:“我的头型跟你的是一样的,我深知该如何才能剪好”。听方案我倒没太听出有什么区别,但这句话我倒是有了兴趣,毕竟他有成功经验。于是同意了他的方案。

  实施的结果总体还行,目前未发现发型不协调现象。但对理发师在细节处理方面不是太满意,在某些边角的修饰上做的不是很好。之前有些理发师在这方面会处理的非常好。所以总的来说,不算一个很成功的项目。战略方案有了,细节没把握好。

  ①理发师给我说的方案就是战略,而我的情况和需求是制定战略的影响因素。

  ②细节是在战略制定后,实施的过程。

  战略和细节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味的崇尚战略而忽视细节或一味的提倡细节而漠视战略都是不对的。

  项目管理铭记于心的话

  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解析:一个好项目的失败,往往是由于前期的准备不足、计划不周密。所以在项目初期要舍得花时间做前期的需求收集、讨论、技术准备等工作。尽管前期的工作看起来并没有直接产生效益,但这块工作做好了,后面的工作往往会事半功倍。否则前期准备不足,很可能导致项目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大量的需求变更等)。

  ②什么样的项目最可能成功?答案是:项目越小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解析:项目经理和相关人员要仔细评估项目中详细的成本/价值比,尽可能缩小项目的规模。

  有时候项目经理可能改变不了整个项目规模,但是项目经理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来“缩小”项目,比如分期进行、迭dai开发等。

  ③任何对项目的改善无关的工作都是浪费时间。

  解析:在项目过程中不要做表面工作,或者对项目本身无意义的工作。比如无休止的会议;要求编写详细而最终没有用处的文档。

  ④使用者的参与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解析:使用者可以是:产品经理、需求方代表、或者客户。

  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要积极要求使用者参与到项目过程中。通过这种与使用者不断的沟通、反馈,使得最终做出来的产品是客户真正想要的。

  ⑤项目开始前,一定要找出项目的决策者是谁,谁对项目的验收有最终的发言权。

  ⑥我们交付的不是网站,而是产品和服务。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5/3/18 10:48:10

shury
PMB:14
省份:浙江省
行业:生物化工
注册:2014/12/24
  
  
标题:Re:项目管理人们好象遇到了点麻烦
1 楼
不错的文章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5/3/18 12:32:28
分页:1/1 共1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查看页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