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生活百味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生活百味

生活、工作中的大事、小事;快乐、悲伤!健康生活的小窍门,有效工作的小秘诀都来分享一下吧!

圈主:lanny    管理员秀秀       
成员数:74
主题数:350
排名18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解读生命新状态:浅谈时间管理
楼主

嗨呦
PMB:4928
省份:北京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8/2/22
  
  
伟大的所罗门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先圣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让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忘乎所以,忧伤的时候能够自拔,始终保持勤勉,兢兢业业。但是,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句话来,于是,他召来最有智慧的几位大臣,向他们说了那个梦,要他们把那句话想出来。并拿出一颗钻戒,说:

“如果想出那句话来,就把他镌刻在戒面上。我要把这颗钻石天天戴在手上。”

一个星期后,几位大臣来送还钻戒。戒面上已刻上了一句简单的话:

“这也会过去。”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时间是一去不返的,不管你是高兴还是忧伤。

莎士比亚说:“时间是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

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匆匆》里也曾写到: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便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过。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又算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心你的时间是怎么花掉的,因为你的整个未来都要生活在时间里面。人的一生是有点点滴滴的时间组建而成的,当然,“时间待人是公平的,但是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这里所要谈的就是时间管理。

时间不可以缺少,

时间不可以替代,

时间不可以存储,

时间不可以增减,

但时间可以管理。

达尔文的捍卫者,英国博物学家赫婿黎说得很形象:

“时间是最不偏私的,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同时时间是最偏私的,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时间是生命,时间大于金钱。在此有一点须作个说明,长此以往,许多人都认为,时间等于金钱,用此来说明时间的重要性。但是我却认为,时间大于金钱,金钱只是一种符号,没有了可以再通过努力赚回来,当时间流失后却不会再回来。这也许对于心里只能装下钱的人来说,这是不可以理解的,这点我们不用去奢望。我们应该都明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同时也是真实的,可没有人在临死前满口说的是钱,大多说的是照顾好女儿、老人等与爱有关的亲情。

对于我们而言,现在已经知道时间可以管理,我们该如何来操作呢?如何让时间产生价值呢?如何让时间来为我们工作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体会时间的价值,珍惜时间的价值:

有人这么分享着:

想要体会「一年」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失败重修的学生;

想要体会「一月」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不幸早产的母亲;

想要体会「一周」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定期周刊的编辑;

想要体会「一小时」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对等待相距的恋人;

想要体会「一分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错过火车的旅人;

想要体会「一秒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死里逃生的幸运人;

想要体会「一毫秒」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错失金牌的运动员。

二、浪费时间的主要原因与表现:

1、主观原因:

①缺乏明确的目标。

②拖延。

③缺乏优先顺序。

④想做的事情太多,而且做事有头无尾。

⑤缺乏条理与整洁。

⑥不懂授权。

⑦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⑧仓促决策。

⑨懒惰与心理消极。

⑩行动缓慢。

2、客观原因。

①上级领导浪费时间(开会、电话、不懂授权)。

②工作系统浪费时间(访客、官样文件、审批程序等)。

③生活条件浪费时间(通讯、环境、交通、朋友闲聊、家住郊区等)。

3、浪费时间的表现。

浪费时间有两种表现,一是因为对生命没有紧迫感,对时间不够重视,没有养成遇事马上做,日清日新的好习惯,总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去做,以至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间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殊不知,昨天是期票,明天是支票,今天才是现金,万事等明天就形成懒惰、拖沓,虚度年华,闲白了少年头;第二种表现是没有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与技巧,低效率重复劳动,最终成效浅薄,甚至就“累死磨旁”。

时间的流逝是一分钟一分钟进行的,而不是整个钟头浪费的,若是这样,能看到的人会多一些。我们把时间用水桶来盛,如果水桶底下有一个小洞,水是很快就会流光,结果与有意将水倒掉一样,但是他是不宜察觉的。

有人曾统计过,一个活到72岁的美国人一生的时间分配:

睡觉 21年

工作 14年

个人卫生 7年

吃饭 6年

旅游 6年

排队 5年

学习 4年

开会 3年

打电话2年

找东西1年

其他 3年

我们无法使时间停留、倒流,但我们可以控制时间的“流向”,这就是通过有效地时间管理,这样让时光流向有意义的地方。

三、有效地时间管理理论

1. 2/8法则法:

这是经济学的理论,意思是说,在工作或生活上可能有一现象,就是少数的几桩事却成就了大部分的价值,如果我们能管理这少数的事,就掌握了大部分的效益。反之,如果不善管理,忙着处理百分之八十的事情,到头来可能发现这些效益不过只百分之二十而已。

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之所以成为大智大巧者,在于能够扬其长而避其短,所谓的重强避弱。德国很多企业做的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产品质量一流,这是无可非议的。二是在一个领域里成为世界冠军,这里说明操作自己擅长的方面,不需要面面俱到。企业用人也一样,作为领导不要奢求员工是全能,重点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地方,这些都说明做事需要重点。

【所以,做事做重点,成为重要的时间管理要诀。】

怎样才是重点?你整理一下工作或学业资料,可能发现公司百分之八十的业务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客户,百分之八十可以用的资料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档案中,百分之八十出去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去那百分之二十的餐厅,百分之八十的电话来自认识的百分之二十的人。因此,掌握这些百分之二十就是掌握关键。

例如你的工作可能十几项或二十项,但关键的工作可能只有三、四项。

时间的管理就是掌握关键工作,掌握关键人物,与关键活动,会让你「花少时间得大功效」。

2。集中处理法:

把类似的事情或顺道可以完成的事情集中处理。把同类别的档案资料集中放在一起方便集中阅读或存取。可以省掉许多来来回回的过度时间或找资料找东西的时间。

3.角色平衡法:

我们自己身上可能会有好几个角色,让这些角色和时间保持动态的平衡。有一种迷思认为角色越多,时间越不够分配,一益则一损,这是因为你把角色之间看成是冲突的、竞赛的、分割的,其实各种角色是一个整体的不同面,就好象一个活的生态系统,生活的均衡不是靠穿梭在各角色之间,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动态的花不同比例的时间在不同的角色上,各角色之间的关系是双赢的,彼此共同组合成紧密的整体,一个角色的成功无补于另一角色的失败,事业成功不能弥补家庭的失败。

4.一周观点法:

把时间从每天观点改为一周观点,这样时间变多,调配的弹性加大,可以同时兼顾急迫性和长期性。有些事无法每天做但可以一星期做一次或两次,长期下来会累积出相当好的成果,不会有好几天没做就有借口不做的理由,尤其是重要的事情。

5.象限法:

这是我们要重点时间管理办法,也称第四代时间管理,在此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代到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这一理论的最大缺点,是没有“优先”概念。虽然每作完备忘录上的一件事,会带给人成就感,可是这种成就不一定符合人生的大目标。所以,所完成的事必要而非重要的事。它是积极的,但却是被动的;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未必是科学的方法。

第二代理论强调的是计划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这一代理论使人的自制力和效率有所提高,能够未雨绸缪,不只是随波逐流,但是对事情仍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第三代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讲究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部标目标,再逐日订立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这一代理论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讲究价值观与目标,但也有人提出疑义,认为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崩的死死的,反而会产生副作用,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及享受意外的机会;拘泥于逐日规划行事,视野不够广阔,纠缠于急务之中,难免因小失大,像是拾到芝麻丢了西瓜。

第四代理论是前三代理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推出陈新,以原则为重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将事情分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四类,当事情进来,先归类判断是属于哪一类,就知道要不要花时间或花多少时间是合宜的。

重要紧急的事马上做,例如考试、赶三点半和急病求医等,做完之后检讨是不是能预防以后不要发生的这么突然,因为太常发生,压力太大,对健康很伤。

其次是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这一类的事情影响深远,例如做身体健康检查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等,这类事情的效益是中长期的,如果一再拖延,会变成重要又紧急的事,所以应该拟定具体目标和化整为零的计划,按时完成。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08/12/18 10:17:40

嗨呦
PMB:4928
省份:北京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08/2/22
  
  
标题:Re:解读生命新状态:浅谈时间管理
1 楼
“一分钟经理“大不以为然。他解释说,不可或缺的经理人会对组织构成伤害,而不是组织内的重要人物,尤其是当他们阻碍到别人的工作时,自认为自己是不可取代的人,通常都会因为他们对组织所造成的伤害,而丢掉官位。此外,高级经理人不能够冒风险提升在其目前工作岗位上不可或缺的人,因为他们并未培育接班人……你的问题就是猴子。

谁托着“猴子“?

一分钟经理以一个极其生动、充分反映生活的例子,来解说这个定义——

经过走道时,我碰到底下的一个人,他说:

“老板,早安!我能不能和你谈一下?我碰到一个问题。”

我必须去了解属下的问题,于是我站在走道上听他详细叙述问题的来龙去脉。替人解决问题一向是我的最爱,我专心地听他述说。当最后我举起手来看手表时,原以为短短的五分钟时间,竟然是三十分钟。走道上的讨论,耽误了我到达目的的时间。我对这个问题所了解,只能让我决定,我必须介入这件事,但我所获得的资讯并不足以作成任何决策。

于是我说: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我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你讨论,让我先考虑一下,回头再找你谈。”

然后,我们俩各自离开公司。

作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故事中所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身在其中,要看清楚真相就比较困难了。在我们俩在走道见面之前,猴子是在我属下的背上。就在我们谈话的时候,由于彼此的互相考虑,此时,猴子的两只脚分别搭在我们俩个人的背上。但是当我表示“让我考虑一下,回头再找你“时,猴子的脚便由我属下的背上,转移到我的背上,而我的部属则减轻了三十磅的负担,轻松地走开了。因为,这时候,猴子的两只脚都搭在我的背上。

现在,让我们假使,当时所考虑的事情归我属下工作的一部分,让我们再进一步假使,他有能力对他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当我允许那只猴子跳到我背上的时候,我等于自告奋勇去做属下应该做的两件事:(1)我把问题的责任由对方手上移过来(2)我答应对方要向他提出进度报告。

每一只猴子都需要有人照料、监督。

在我刚才所描述的状况下,你可以看到,我接下了员工的角色,而我的部属则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而且为了让我弄清楚谁是新的老板,第二天,他到我的办公室好几次,提醒我:

“老板,事情办的怎样了?”

如果我的解决方法不能让他满意,他会强迫我去做这件原本该他做的事。

为此,管好猴子要注意一下几点:

(1)猴子生病了,要找出治病的办法。

(2)这是谁家的猴子,猴子由执行者喂养。

(3)替猴子保险,给予建议,立即行动。

定期检查猴子的身体。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08/12/18 10:18:32

sophy924
PMB:80
省份:浙江
行业:IT软件
注册:2009/3/30
  
  
标题:Re:解读生命新状态:浅谈时间管理
2 楼
hehe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09/4/8 14:36:45
分页:1/1 共2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查看页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