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 ![]() |
会员中心 | ![]() |
资料库 | ![]() |
论坛 | ![]() |
博客 |
![]() |
|
![]() |
|
|
标题:如何让项目成功?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
楼主
|
|
![]() 子墨 PMB:29041 省份:贵州省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13/6/2 |
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我的理解是在规定的期限内,规定的成本内,实现客户的品质要求,即"QCD",达到此要求,就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项目。当然,如何谋求这三者之间的平衡,需要项目经理人的项目经验及项目特征来判断。 保证项目如期,既定成本及实现品质要求的完成,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 1)日程的管理,制定项目启动至项目完成阶段的大计划,并且实时的进行进展确认和定期的报告。至于跟进的周期,是周次的,月次的还是日次的,则要根据项目规模来定,也要根据报告的对象来定。报告的对象是总经理,董事长,月次的就可以了吧。案例中提到的产品不能按期交货,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进行日程管理及跟进。 2)资源的管理,确定各方的职责,包含项目管理者,项目实施者,用户,等各方需要做的事情,并且需要取得各方的统一意见。 案例中提到的核心开发人员"救活"的现象就是没有进行体制管理的表现,并且,作为项目管理者及时了解开发人员的工作负荷也十分必要。 3)沟通管理,无论多大规模的项目,都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完成的。因此,各方的沟通势必进行。沟通什么呢?包括项目的进展,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沟通的载体是什么呢?会议体,会议体要分级别进行管理。你不能所有问题,都拿到老总那里进行报告吧?明明项目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却偏要在项目组进行讨论,也是资源的浪费吧,所以,什么问题在什么样的群体中进行讨论,也要明确下来,并且把会议的实施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会议实施后,要留下什么呢?会议记录,谁问了什么样的问题,谁做了什么样的回答,会议上确定了什么事情,有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都要记录下来,并且要重要发言人签字,以免有人赖账!案例中提到的,开发人员不知道要做什么产品,会议决议的事情,回头没有人实施等都是沟通不力的表象。对于会议跑题的问题,作为会议的组织者,需要明确会议的主旨和目的,需要的话可以在正式会议召开前,召开小范围的会议,就会议的议题和商讨内容达成一致意见,这样可以即节省时间,也可以避免问题突突导致的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4)成本管理,在项目启动之初,项目的预算是多少,包括开发人员的工数,及购买的硬件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按照既定的计划在花钱,避免项目预算超标就要进行成本管理,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分阶段的,分类别的进行管理,案例中没有提到此问题,带过吧。 5)调达管理,发生一切购买行为是否按照合同规定的时期等执行的管理。案例中尚未提到,带过。 6)范围管理,防止用户需求不断的变更,就要进行此管理,如何确认用户的需求?如何处理用户需求变更?事先要定义下来,并且要和用户沟通,明确由于用户要求变更导致的项目延期,成本增加而担负的责任。案例中,用户提到的变更,是不是就没有明确变更的流程导致的,需要进行分析。 7)品质管理,项目开发要经历好多阶段,比如说构想,要件定义,详细式样,设计,系统测试,用户测试,试行,导入等,每个阶段要进行怎样的品质确认,需要明确名切实实施。比如说,测试阶段,测试CASE如何定义?测试的密度怎样设置?都需要明确。各阶段的故障,解决方案都要进行管理,进行文档管理,必要的话要进行定期的分析。提高整体的品质,就要这样。案例中提到的,评审部门和开发实施部门就品质问题的争议,试问,两个部门不进行协作,如何保证作为产品提供公司的品质呢?明确两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很重要。 8)风险管理,什么事风险?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都是风险,人员体制变更的风险,用户需求变更的风险,法制法规变更的风险,成本追加的风险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到,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切实的预防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使之成为课题。当然,风险与预测和项目管理者的经验密不可分,那就各方通力合作吧。 9)上述各要素间的调整管理,以上各要素互相关联,相互制约,怎么样进行协调才能使之发挥等大的作用呢。要平衡各方的利弊,权衡各方的需求。 |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5/1/31 22:12:50 |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