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 ![]() |
会员中心 | ![]() |
资料库 | ![]() |
论坛 | ![]() |
博客 |
![]() |
|
![]() |
|
|
标题:管理者的用人观
楼主
|
|
![]() 牛草草 PMB:20534 省份:湖北省 行业:生物化工 注册:2005/5/30 |
自古帝王的用人都成为国家江山社稷的重要转折,老子曰:“善用人者,为之下。”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管理者的用人观,决定企业的兴衰与生死存亡。企业的管理者的用人要点: 1、用师者王、用友着霸、用徒者亡。 在《曾子》这本书中,曾经提出一个用人原则:“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历史的经验,“用师者王”像周武王用姜太公,称之为尚父,这称呼在古代是很尊重的,当然不是现代所说干爹的意思,但周武王对姜太公非常尊重,是对尊长一辈的人的才能称呼的。历史上商汤用伊尹,周文王用姜太公,都是用师,就是领导人非常谦虚,找一个“师”来“用”,便“王”天下成大功。到于齐桓公用管仲,汉高祖用陈平、张良之流,刘备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者霸”的好例子。至于“用徒者亡”,是专指用服从的、听命的、乖乖的人,那是必然会失败的。 应怎样理解“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三句话我们可以分开两部分来解读,第一部分是前两句,第二部分是后一句。 对前两句,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领导者只要“用师”就能“称王”,只要“用友”就是“称霸”,其实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两句话只是用夸张的语言表明领导者对有真才实学的人待以师友之礼,其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者以礼待人,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贤士前来效力,人才越多,成功的几率当然就越大。这是古今明君招揽天下人才屡试不爽的办法。 其实,对以礼待人的用人之道,早在曾子以前,老子、孔子等圣贤已明确提出过,只不过没有曾子说得那么夸张而已。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孔子也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老子用“下”字来形容领导者的用人之道,十分精辟,一个领导者如果参透了这个“下”字,一定会有大收获。对“用徒者亡”,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呢?毫无疑问,这个判断是对的,一个不肯放下架子,不愿受到师友的劝诫和约束的管理人,只能用那些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所有心思只放在投领导所好的庸才,这些庸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试问:依靠这些人来帮你开拓事业,怎么会成功呢?当然,那些只会作出礼贤下士的样子,而不懂得用人之要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如东汉末年袁绍表面上礼贤下士,吸引了不少名士前来投靠,但他不懂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被曹操打败。 启示:虽然“用师”或“用友”不一定能称王称霸,但“用徒者亡”是必然的规律,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不懂得礼贤下士,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2、六分人才、八分使用、十分待遇。 既然使用了有才能的人,就应该最大限度的运用,同时给足待遇,与之相反的是“十分人才,八分使用,六分待遇”。这12个字非常准确的指出了管理者的用人的技巧,也疏通了人才、使用、待遇三者的关系。 3、一流的人才是天生的,二流的人才是发现和培养的。 一流的人才求之不易,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一流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各种企业比较经常引进人才的方式是职业经理人,但真正成功引入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少之又少。而更多的企业更认可的方式是自身内部培养和发现,要得到一匹好马,有二种方法:一是让所有的马都跑起来,选择跑在最前面的;二是先从这些马中指定一匹,然后着力培养,使之成为好马。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当今国家与国家之间是企业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都想找到最好最优秀的人才,而努力建立好的培训体制,做针对性的有利于公司进步的培训内容,使员工进步,最后员工和企业双丰收。 人才是发现和培训的,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培训符合自己公司的人才,重视学习和培训。 4、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有德培养使用,无德无才禁止录用。 企业中德才兼备的毕竟不是大多数,那么就必须在相对的德和才中做选择,任何的企业都要经历这样阶段,有的时候注重用人的品德,有的时候会注重用人的才能。品德包含:孝德、礼德、仁德、义德,您的成员具备什么样的德? 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用人观:“忠诚”比“才能”更要紧。与许多民营企业的老板一样,尹明善是家族企业的维护者:任人唯亲是为了稳定,任人唯贤是为了发展。为了企业的发展,力帆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管理企业。家族企业用人是任人唯亲,还是唯贤是举?在人们对家族企业的诟病声中,尹明善挺身而出,为家族企业竭力辩护。为什么只相信自己的家人而对非家族成员不信任呢?尹明善坦白地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法制还不健全,企业的商业机密和产权保护还需要改善。”“让一个外人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机密,很危险。他完全可以随时拿走,造成企业不稳定。”尹解释说,“企业只有靠家族才能稳定,因为家人背叛的可能性很小。”尹明善说这话是有切肤之痛的。那是因为与他一起创业的一位伙伴有一天走了,“他走时提了一箱子机密文件,说他就和老板谈,不然就披露我们的机密。”“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动,引起我的反思。”那件事不仅让力帆的技术机密受到损失,而且大大改变了尹明善对创业伙伴的看法。尹明善很清楚人们对家族企业的质疑。“为了稳定,你就会走向极端,认为‘忠诚’比‘才能’更要紧,如果再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无才’比‘人才’更可贵了。这导致了许多家族企业人才匮乏、用人不公、企业内部没有好环境,最终丧失企业竞争力和人心。” |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5/25 21:27:22 |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