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管理者论坛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管理者论坛

在投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之讨论。

圈主:maurice9    管理员:暂无管理员   
成员数:255
主题数:4086
排名6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管理路漫漫:团队习惯的养成
楼主

riverstone
PMB:63913
省份:上海市
行业:IT软件
注册:2006/5/31
  
  
记得几年前在一家公司工作,突然有一天,公司宣布下周一律正装上班,否则不准进入公司大楼,员工怨声载道。不过周一那天,都是西装革履的。后来过了两三周,员工着装渐渐恢复了原样。那一次,真是劳民伤财,因为一套像样的套装加皮鞋,至少2k,对于那些月薪2、3k的新员工,要省多久啊。

  听说,几位朋友的公司是这么做的:每年有2/3k的服装补助。

  后来去了另外一家公司,他们是这么做的:在一楼大厅显著位置竖着一个公告牌,介绍商务着装穿戴,以及怎样让自己看起来更职业化、更像成功人士,并且建议大家正装上班。

  上面是我经历的一个典型失败制度。其实,任何制度,如果希望它顺利实施,都有一定的方法可循。但是,为什么在一个知名大型IT企业,也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算个帐,400人*2000=80万的服装采购费,两天搞定,有多大的难度(400仅公司一半人)?

  让员工改变着装,就如同让我们换饮食口味一样,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而我们往往会以为,这种过程,就如同买个手机或是开发一个功能模块,一步到位。

  关于决策(制度)的下达,和下达后的自觉执行,打个通俗的比方吧。

  前者如同恋爱,有个较强的目标性(特别对于男性,呵呵);后者如结婚,结婚后每天周而复始的生活,实在乏味。难怪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我想说的是:爱情是项目管理(如做个酒店预ding网站);婚姻是项目运营(如怎么日复一日地营销、处理订dan)。它们需要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COO(首席运营官)这个职位吧?在服务型行业,比如快递和连锁店经营,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职位,MBA有门课程专门探讨这个:《运营管理》。

  也就是说,我们制定一项制度时,一定要考虑到制度下达后,如何保证它能够顺利地自动执行?而后者的场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或没有思考过,所以往往很多制度都是半途而废。

  我想很多公司喜欢弄过内部BBS,是不是很多都是火了几周,然后就无声无息了?

  曾经我给部门买了几十本书,精挑细选的,一年后我发现,没有人认真看过一本。后来我才意识到,公司没有人像我这样有读书习惯。不过后来有两位设计师喜欢读书,让我找回点信心。

  我有一个习惯,电脑硬盘和桌面都非常整洁,资料都分门别类。当我看到团队其他人硬盘一团糟时,我也没有试着去改变什么,我没有这个能力。虽然我知道整洁带来的高效。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切入到文章的核心:如何保证一项规范(静态)或流程(动态)顺利实施呢? 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规范的建立

  规范(制度)在建立过程中,一定要得到团队的认可。没有被认可的决策,执行过程中一定会阻力重重,如果是强推,松懈时必定反弹。

  认可,本质上是一种态度的转变。比如,要在团队推行编码规范,有些所谓的技术大牛,就是不太当回事,认为自己写的代码最简洁、漂亮,让这类人服从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的重点不是讲解代码规范标准,而是告诉大家遵守代码规范的好处,如维护期的成本10倍于开发期,技术债务等。

  设定规范后,一定要站在执行者的角度考虑如何实施。

  第二阶段:规范的预实施(2-4周)

  预实施前的那份notice或meeting上,一定告诉团队,该项规范先试执行一个月左右,期间可能会微调取消。当然,这些执行在颁布前,是被团队认可的。

  建立一个人的信任有三次机会,反过来,如果我们三次没有达成别人的期望值,再让别人相信就非常困难。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下达的指令,废掉三次后,再建立第四项规范时,就很难被人响应了。

  在这个阶段,重点是辅导,开始培养员工的新习惯。

  据研究,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与其说是21天,我感觉是21次。以前我刷牙后,都习惯将刷头朝下,前两年我才意识到这样不卫生。后来慢慢改了,开始那两周还真得有意识将刷头朝上。

  比如,去年团队进来一位做开发的MM,当时用Flex开发,开始我辅导她如何遵循Flex编码规范,开发规范,两三天Review一次,持续了两周后,一周Review一次。一个月后,她养成习惯了,我也就不用再检查。

  不要指望一种新的做事习惯,只要告诉一遍,别人就会自觉执行,除非他有极强的成功欲。

  在团队协作开发时,SVN一般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经常是最后commit时,发现提交不上,原来是开始时没有update;刚开始update时,发现本地生成一堆的conflict文件,原来是上次没有commit。为什么反复发生这种问题:就是没有经历那养成习惯前的21次。

  关于制度引进,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部门的水果会。因为部门开发气氛太严肃,我希望下午三点钟左右大家小聚一下,吃吃水果,活跃气氛。我没有想到的是,实际执行时,有人不愿意动身,因为他处于一种“流思维”。后来,买的水果小吃,主要是大家休息时,独个儿吃,有时当早餐或充饥。当初买的很多水果刀,也几乎没怎么用。

  不过现在觉得这样才是常态,呵呵。

  在组织里,我发现,最难养成的习惯,就是主动反馈,比如任务完成时,主动向上司汇报。它和人的性格有极大关系。

  第三阶段:规范的正式实施

  经过第二阶段的习惯培养,以及规范的持续改进,第三阶段就自动起效了。只有到这时,作为一线的经理,才可以松懈一下了。

  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但习惯的养成,任重而道远啊,特别是培养别人的习惯。

  一个优秀的组织,一定有一批具有优秀习惯的人。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6/4 20:20:4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