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项目管理知识宝库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项目管理知识宝库

项目管理涉及很多学科知识,通过本圈子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把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

圈主:wenyu2010    管理员:暂无管理员   
成员数:5133
主题数:294094
排名1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决战项目成败变更管理
楼主

子墨
PMB:29041
省份:贵州省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13/6/2
  
  
项目的变更控制 变更控制的目的并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对变更进行管理,确保变更有序进行。对于软件开发项目来说,发生变更的环节比较多,因此变更控制显得格外重要。

  IT项目中引起变更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来自外部的变更要求,如客户要求修改工作范围和需求等;二是开发过程内部的变更要求,如为解决测试中发现的一些错误而修改源码甚至设计。比较而言,最难处理的是来自外部的需求变更,因为IT项目需求变更的概率大,引发的工作量也大(特别是到项目的后期)。

  变更控制不能仅在过程中靠流程控制,有效的方法是在事前明确定义。事前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在项目开始前明确定义,否则“变化”也无从谈起。工作范围(以前章节谈过);另一种方法是评审,特别是对需求进行评审,这往往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需求评审的目的不仅是“确认”,更重要的是找出不正确的地方并进行修改,使其尽量接近“真实”需求。另外,需求通过正式评审后应作为重要基线,从此之后即开始对需求变更进行控制。 虽然可以事前定义好变更控制流程,但在各种压力下真正“控制”起来其实非常困难。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个变更失控的项目案例:王先生刚出任项目经理,并承接了一个中型软件项目。上任时公司高层再三叮咛他一定要尊重客户,充分满足客户需求。项目开始比较顺利,但进入到后期,客户频繁的需求变更带来很多额外工作。王先生动员大家加班,保持了项目的正常进度,客户相当满意。

  但需求变更却越来越多。为了节省时间,客户的业务人员不再向王先生申请变更,而是直接找程序员商量。程序员疲于应付,往往直接改程序而不做任何记录,很多相关文档也忘记修改。很快王先生就发现:需求、设计和代码无法保持一致,甚至没有人能说清楚现在系统“到底改成什么样了”。版本管理也出现了混乱,很多人违反配置管理规定,直接在测试环境中修改和编译程序。但在进度压力下,他也只能佯装不知此事。但因频繁出现“改好的错误又重新出现”的问题,客户已经明确表示“失去了耐心”。

  而这还只是噩梦的开始。一个程序员未经许可擅自修改了核心模块,造成系统运行异常缓慢,大量应用程序超时退出。虽然最终花费了整整3天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客户却投诉了,表示“无法容忍这种低下的项目管理水平”。更糟糕的是,因为担心系统中还隐含着其他类似的错误,客户高层对项目的质量也疑虑重重。 随后发生的事情让王先生更加为难:客户的两个负责人对界面风格的看法不一致,并为此发生了激烈争执。王先生知道如果发表意见可能会得罪其中一方,于是保持了沉默。最终客户决定调整所有界面, 王先生只好立刻动员大家抓紧时间修改。可后来当听说因修改界面而造成了项目一周的延误后,客户方原来发生争执的两人这次却非常一致,同时气愤地质问王先生:“为什么你不早点告诉我们要延期!早知这样才不会让你改呢!”王先生委屈极了,疑惑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各种变更失控的现象和造成的后果,王先生主要犯了几个错误:

  (1) 没有明确的授权。事先应该明确客户方有权提出变更申请的人员和实施方有权受理变更的人员,并要控制双方人数。这样做才可以对变更有整体的控制。绝不能进行“私下交易”,而没有人能完整地知道到底改了些什么。另外,授权双方接口人的好处是可以屏蔽客户内部的矛盾,如果只有一个接口人,内部尚未达成一致时变更是无法提出来的。从实际经验看,授权可以显著减少变更,特别是那些因内部看法不同而导致的反复变更。

  (2) 对变更没有进行必要的审核。并不是所有的变更都要修改,也不是所有变更都要立刻修改,审核的目的就是为了决定是否需要修改和什么时候修改。比如案例中提到的界面风格问题,就可以先不修改,或者规划一下修改的时间待到以后进行优化。另外,对于核心模块的修改要严格审核把关,否则会引起全局问题,案例中提到的“擅自修改核心模块”造成的事故就是因为没有审核而造成的。

  (3) 对变更的影响没有评估。变更都是有代价的,应该评估一下变更的代价和对项目的影响,要让客户了解变更的后果,并与客户一起做判断。案例中客户最后的质问正是因为没有事前告诉客户变更的影响造成的。如果客户不知道你为变更付出的代价,对你的辛苦便难以体会。案例中客户刚开始对王先生加班处理变更相当满意,但只是对工作态度满意,后期当变更引发一系列问题时客户并没有感谢王先生的苦劳。

  (4) 应该让客户确认是否接受变更的代价。在评估代价并且与客户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请客户一起做判断:“我可以修改,但您能接受后果吗?”。案例中如果王先生评估了修改界面的工作量并请客户确认,则有三种可能:客户预先接受延期这一后果,也就不会再质问王先生了;如果客户认为代价太大,则王先生就不必修改了;如果认为可以缩短延期时间,则王先生至少争取到了与客户协商的机会,让客户知道为此项目组需要付出加班的代价,吃个“明亏”。

  上述步骤完成后,要等客户确认变更再组织实施变更的相关工作。变更要按配置管理(读者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的规定执行,确保所有交付物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同时,对所有的变更要跟踪和验证,确保都按要求完成了。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要在项目开始就对项目组和客户进行宣传和培训,让所有成员都理解变更控制的重要意义;在项目过程中要对变更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违反规定的事件要严肃处理,否则过程很快就会失效。 综上所述,变更控制的目的是管理变化。变更控制对项目成败有重要影响,事前要明确定义,事中要严格执行。实施变更之前有四个重要控制点:授权、审核、评估和确认;在实施过程要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变更被正确执行。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7/11 14:15:07

xm1191123bj
PMB:24
省份:北京市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14/7/11
  
  
标题:Re:决战项目成败变更管理
1 楼
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
一、资讯重于一切
如今,信息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施工项目来讲,在签订项目合同前,对该项目进行的了解程度、所进行的可行性分析等前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资讯工作就体现在这种前期的信息了解和掌握上,前期资讯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中好标,是否能签订有利的合同。这就要求我们施工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一要力争中标,二要确保签订有利的合同。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工程项目得到应有的经营成果。
二、项目经理的素质和能力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直接责任人,不仅要懂得一定的技术,而且更要善于管理和经营,项目经理的责任意识、管理水平和开拓能力等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及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项目是建成丰碑还是墓碑,在一定意义上,关键取决于项目经理。要坚决贯彻执行关于加强项目经理管理的规定,抓好对项目经理的培养、使用、奖惩,规范项目经理的行为,加强对项目经理的有效监控,切实保证项目经理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聪明才智,为他们在给企业建造一座座丰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正当利益追求,创造并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项目经理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要求项目经理要有把项目干好的决心,要有“家长”为子女成长而不辞辛劳的品格,要有占领一方、开拓一方、影响一方的能力,要有先大家之忧而忧后大家之乐而乐的情怀。
三、高水平的合同管理是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
合同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合同签订的合理性、科学性与否,将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合同的签订工作首先要考虑全面,严密规范,符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和长远需求。同时,合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因客观原因等因素使合同在生效期发生变化的情况,要视变化大小做好相应的变更索赔工作。如今,因客观情况而使合同在生效期发生变动的条款十分常见,做好相应的索赔工作是实际所致,十分重要。
四、成本控制的精细化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强化成本控制,一靠意识;二靠技术;三靠管理。最终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
成本控制存在于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在一项工作的前期、进行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做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因此,要有成本的思想意识,这是关键。对一个工程项目,不要认为成本控制是在项目进行中的工作,等到项目进行中再来搞成本控制,搞一些修修补补就可以了,这就大错特错了。有效的成本控制,一是要完善合同条款,为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二是把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向工程技术经济要效益;三是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为成本控制提供保障;四是优化配置资源,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五是科学制定目标成本,定期进行成本目标考核;六是建立全员成本控制体系,使每一个项目实施者都成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和责任人;七是树立成本控制的工作是最苦最细最要用心的思想,把成本管理作为项目管理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强、加强、再加强、
五、完善的项目管理体制及科学的组织结构是项目成功的制度保障。
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因此,要有序合理科学。管理体制的完善工作应重点放在协调和创新工作上来,协调各方,突出主力,相互配合,创新提高。组织结构的设置不能因人而设,而应因事而设,要注重精兵简政、效益至上的原则。总之,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要覆盖整个项目工作的方方面面,确保主心轴的上下贯通。
六、项目的有效监控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
加强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控,怎样监控?一是制定好规则;二是实行必要的民主。规则的制定要切实可行,将监控的程序、考核办法、奖惩办法等制定清楚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4/7/11 14:32:25

xm1191123bj
PMB:24
省份:北京市
行业:综合应用
注册:2014/7/11
  
  
标题:Re:决战项目成败变更管理
2 楼
七、项目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如今,在项目的文化建设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项目的文化建设可以表现为多个方面,主要的一点就是能正确理解工程与生活的关系,工程可以是永久的,历史的,但对于每一名工作人员来说,青春是短暂的,一个工程只是他们生命、生活中的一个部分,生活的意义在于实现个人价值并有一个愉悦的过程,在这当中是不能以金钱来替代的。怎样做到以人为本?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到工程建设中来,不可忽视员工的内在需求,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做到严格管理加情感育人,为项目的文化建设培植感情土壤、人文土壤,这样,经营丰碑工程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4/7/11 14:33:13
分页:1/1 共2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查看页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