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项目管理知识宝库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项目管理知识宝库

项目管理涉及很多学科知识,通过本圈子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把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

圈主:wenyu2010    管理员:暂无管理员   
成员数:5133
主题数:294094
排名1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项目验收和结项的实施和建议
楼主

wcabt
PMB:21982
省份:天津市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06/12/14
  
  
项目验收

  成果审查。验收人员审查开发方应当交付的成果,如代码、文档等等。确保这些成果是完整的并且是正确有效的。

  验收测试。验收人员对交付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产品功能、质量符合需求。

  及时解决客户方发现的问题。

  输出:

  客户验收计划、验收测试用例、客户验收报告、验收操作手册

  实施建议:

  在客户验收之前,开发方对验收人员进行必要的产品培训。

  开发方可以将系统测试用例给验收人员参考,以减少设计测试用例的时间。

  开发方人员应当热情地协助验收人员。对验收人员发现的软件缺陷马上予以纠正;对于复杂的问题应当立即请示有关领导,不可拖延。在验收期间不可与客户争吵,给客户留下很好的印象。

  对验收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有价值的文档进行配置管理。

  结项

  计划与实际情况对比:产品功能、工作成果、产品质量、投入人员、工作量、成本等

  申请结项理由和项目自我评价

  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有价值的结项管理至少包括三项内容:

  一、对项目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清算,既要防止资产流失,又要及时地利用这些资产。

  二、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例如评估项目完成情况、项目质量、投入产出分析、项目的市场价值、项目对企业的贡献等等。该评估报告可以作为考核项目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

  三、总结经验教训,使整个机构受益。

  实施建议:

  对结项管理过程域产生的所有有价值的文档进行配置管理。

  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

  结项评审工作不能简化。

  对结项评审委员会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严格把关

  输出:

  结项申请书、结项评审报告

  下面是这些核心工具的运用经验:

  1.必须建立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就是cvs,基本的代码提交原则:

  1)程序员尽量每天只在下班前提交一次;

  2)提交的代码必须是在自己的机器上是正常运行的;

  3)每次提交都必须用简短的话说明自己提交代码的功能描述。

  2.建立错误追踪系统,用Bugzilla就很好,配置好邮件系统,使Bugzilla成为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沟通的桥梁。

  3.用BAT和Perl脚本,以cvs中的源代码为核心实现简单的每日编译工具,将这个自己写的自动化工具放到一台专门的编译机器上,在每天的半夜开始自动下载代码,自动编译代码,自动打包安装程序,自动记录各种编译日志,自动将安装程序放置到一个固定的以日期为目录名的公共区。(用cvs2cl.pl得到程序员上传的代码更新日志,以便测试人员参考)

  4.测试人员的第二天,应该到公共区取得头天的最新版本,并根据ChangeLog进行新版本的测试。并将测试中发现的Bug,通过Bugzilla反馈给程序员。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公司的规定来决定修改这些Bug的时间。并将这些Bug的修改情况,在代码提交时,写入代码日志。

  5.开发人员的第二天,应该到公共区查看编译日志,看看自己的模块是否正常编译,及时更正,看看自己的邮箱有没有Bug报告,及时修改。

  6.管理人员的第二天,在综合项目需求与头天版本进度的上,可以判断产品的发展方向,如果有偏航或理解错误或有新需求时,可以根据当前情况及时调整。

  这样,通过 cvs => bugzilla => daily-build,就能将程序员与测试员,进行互动,各施其责。减少沟通与人为的麻烦。对于管理层,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每天都有新版本,随时掌握产品的走向。。。等等。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8/12 9:17:22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