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 ![]() |
会员中心 | ![]() |
资料库 | ![]() |
论坛 | ![]() |
博客 |
![]() |
|
![]() |
|
|
标题: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帕金森定律”
楼主
|
|
john7634 PMB:4304 省份: 行业: 注册:2006/5/31 |
英国学者帕金森提出过一条著名的“帕金森定律”:如果官员不能驾驭复杂局面和把握重大决策,就只能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斤斤计较来掩饰不足。这使得组织议决事项越重大,讨论时间越短;反之,事项越小,时间越长,程序越繁,最终导致难有作为。 “帕金森定律”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中也有所体现。翻阅安全检查活动记录,常常会有这种现象:性质较轻、容易整改的隐患查出得多,如未执行“三戴一穿”、记录台账有缺项等(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可无视),但最关键之处,尤其是在技术工艺和设备运行方面,既重大又比较难以发现和纠正的缺陷比较少。 安全管理有其全员性,理论上人人都是安全员,都可进行安全管理,尽管每人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例如,笔者只是一位普通的政工人员,对于安全管理非常外行,即使这样,我每次去项目随便看看,凭借常识,也能够发现一条两条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帕金森定律”:我可以通过指出和解决小问题来掩饰我的能力不足。倘若都是像我这样外行的人去检查,虽然也能完成上级布置的安全检查任务,但对于系统的安全防范和监督,造成的危险大于实质效果。 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并不仅仅依靠具有大学科班出身的理论知识和注册安全工程师之类的资质证书就可高枕无忧,而更需要丰富的生产、技术、设备方面的实践经验。只有把整个工程管理的各个流程各个细节都了若指掌,才能一针见血地发现那些深藏不露的重大缺陷,抓住根本,把握住关键。有些事故,恰恰是在技术设计的源头上就已经发生了偏差,而这又是只具备安全管理知识却欠缺专业技术知识的安全员所无法发现和纠偏的。因此,称职的安全员首先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施工员、技术员。 避免陷入安全管理中的“帕金森定律”,需要从提升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入手,提高安全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查出几条安全隐患并不难,难的是把安全隐患全部清查出来,因为“漏网之鱼”往往正是造成重大事故的罪魁祸首。 |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12/5 16:10:45 |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