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项目管理实践
项目管理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伟大工程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等。
2、近代项目管理的萌芽
20世纪40年代,美国把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任务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命名“曼哈顿计划”。美国退伍将军L.R.Groves后来写了一本回忆录《现在可以说了:曼哈顿计划纪实》(Now it can be told: The 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详细记载了这个项目的经过。当时项目管理着重在项目的计划和协调。
3、近代项目管理的成熟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60年代这类方法在由42万人参加,耗资400亿美元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中应用,取得巨大成功。此时,项目管理有了科学的系统方法。现在,CPM和PERT常被称作项目管理的常规“武器”和经典手段。当时主要运用在军事工业和建筑业,项目管理的任务主要是项目的执行。
4、项目管理的传播和发展
70~80年代项目管理迅速传遍世界其他各国,当时我国称CPM为统筹法(这是华罗庚教授首先将其介绍到国内时,根据其核心思想为它取的名称)。项目管理从美国最初的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很快扩展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其特点是面向市场、迎接竞争;项目管理除了计划和协调外,对采购、合同、进度、费用、质量、风险等给予了更多重视,初步形成了现代项目管理的框架。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跨越了世纪之交,项目管理有了新的进展。为了在迅猛变化、急剧竞争的市场中迎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挑战,项目管理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注重柔性管理,力求在变革中生存和发展。在这个阶段,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尤其在新兴产业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如电讯、软件、信息、金融、医药等.现代项目管理的任务已不仅仅是执行任务,而且还要开发项目、经营项目,以及为经营项目完成后形成的设施、产品和其他成果准备必要的条件。
5、项目管理的完全定义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所谓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是指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不断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所谓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是指项目管理应综合协调好时间、费用及功能等约束性目标,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成功地达到一个特定的成果性目标。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它是一种运用既有规律又经济的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运作和进行质量考核,并注重将当前的执行情况与前期进行比较。在典型的项目环境中,尽管一般的管理办法也适用,但管理结构须以任务(活动)定义为基础来建立,以便进行时间、费用和人力的预算控制,并对技术、风险进行管理。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的目标管理。一般来讲,项目管理是按任务(垂直结构)而不是按职能(平行结构)组织起来的。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一般包括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等五项。日常的项目管理活动通常是围绕这五项基本任务展开的。在PMBOK中,将项目管理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