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日志


最近的评论


连接




《管理的实践》读书[3]:管理层的角色
starquake 发表于 2006/3/18 7:43:00

企业从“劳资关系”转向“管理层/员工”模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是从野蛮的资本话语权,向比较文明的管理话语权的一种进化。虽然,管理层还是需要面对资方。但是对于员工和企业的运作来说,具有能够合理的调配资源以获得最大利益技巧的人,而不是出资人,直接控制了企业的运营,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从另一个方面说,这是一种社会的精英通道,给有本事的人一个做事的机会,让不善于做事的有钱人在数钱中而不是指手画脚中获得快感,给普通人一个养家糊口的位置。忽然觉得好像“东家/掌柜/伙计”的翻版,才恍然大悟其实我们的创新不比美国开始的晚,可惜生不逢时。

逻辑是这样的:
物质能够改变生活。所以,能够创造性的“让只能长一根草的地长两根”的人就很伟大。应该把社会组织或企业交给这样的人。然后富人可以数钱,能人有所施展,穷人可能会被惠及。社会达到完美的均衡。所有人都向往社会的大同,因此管理层的出现和发展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管理层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德(操守)才(能力)兼备,并且高效。有趣的是提到的是“管理层”,而不是管理者!?看来Drucker认识到人性的缺陷,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三种特点的同时具备绝对是小概率事件。而对于一个“层”,可以通过层内制衡和监督达到实际意义的“德”,通过自然选择逼迫个体提升竞争力达到整体的“才”,通过评价和激励实现高效。个人想进入管理层,就需要遵守这样的游戏规则。从而达到了良性的循环。这样的理论可能经不起个例的推敲,但是从统计上绝对是有道理的。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告


专题


留言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