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雕]的博客:
http://hj5203344.mypm.net
我所感受的民营企业的硬伤

从我到这个团队开始,已一月有余。因为所处位置是投资团队和中层管理人之间,对这个肌体中的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也认真思考了其中的原因。与大家探讨一二。

一是产权结构不明晰,投资合作人之间的股权及相应责权利不明确(未区分好项目合作或者总部合作)。此问题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影响,但是股权不清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当于大脑内的神经错乱,必会发作于某时。

二是搭草台班子,管理体系薄弱(当然这个有其客观原因,就是突然暴增的业务量)。整个管理体系既无组织结构,也无基本的流程和制度。基本上靠投资人力撑,靠人管人。相当于人的骨干骨质疏松,走不了远路。这映证了“大财局”中一个总裁的话“宁愿高质量匀速发展,也不追求爆炸式的增长(大意)”。

三是人才缺失,现有体系内的人才大多是亲朋好友。我们也承认,亲朋友好友对于组织的稳定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小型民营企业,难留住人才的情况下,选择亲朋好友无可厚非。但是,当下的进入各个环节管理团队的“亲朋好友”,确有认真工作的人,但不乏偷奸耍滑之辈(利润流失甚至搞小团队打小算盘,在“大集体”里刨“自留地”),不乏关键工作上极度不称职的人(关键工作推进不力,同时他的上层管理人员指挥不灵)。反过来讲,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心声和需求不够重视,对组织内的管理者的待遇、人文关怀不够重视。这相当于肌体的血液带有病毒,并且流通不畅,新鲜血液不能输送到关键部位。

四是财务管控体系迟顿、薄弱、没有力度(这是前面三个原因的必然结果)。从上至下弥漫一股风气,花钱大手大脚。施工现场很多管理人员都可以承诺款项,可以对内、对外谈劳务上的包干价,到时候直接到总部报帐。各种材料的采购计划没有控制,项目经理签批后直接采购,大宗材料总部采购也是项目提什么,采购部门就买什么,既不清库存,也不搞项目统筹。报帐程序极不健全,企业管理者缺乏成本管控的意识和基本手段。我的切身感受就是——花钱如流水,企业外部的人(很多时候是客户单位)说一句,企业立马付钱,无论是该给的不该给的。企业内部没有人关心财务状况,没有人关心这些积少成多的费用。管不住手、管不住脚。

读吴晓波的“大败局”,或者王子雄的“中国民营企业失败原因分析”,对照当下所在企业的种种现象,真的可以一一对号入座。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这些常见的、与生俱来的硬伤,恐怕只是硬伤的多与少的问题。

每一处硬伤都是一个先天的藏在肌体里的病患,随时可以将企业置于死地。也许企业在高速发展下可以掩盖一切隐患,但是稍有风吹草动,必定不堪一击。

接下来要思考的,对于我而言,是职业经理人如何最大可能是治愈——哪怕是“保护性地治疗”这些硬伤的问题,毕竟我是希望企业走得更远的(从自私的角度讲,没人愿意浪费生命做成一个失败的企业)。这考验我们职业经理人的智慧。

我演雕 发表于 2014/7/15 7:40:59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