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告
登 陆
日 历
搜 索
信 息
收 藏
项目管理和调度杂谈
ZMKJ 发表于 2011/9/21 14:08:00

  某天在微博上与以前的同事讨论项目管理的事情。总的说法是:老外过于注重项目管理,流程过于复杂。而中国又不太重视这个项目管理,随性而来。两者孰优孰劣。手机行业有利的支持了乱拳打死老师傅一说,也就是中胜洋。就连诺基亚老同志的一个工程师都承认,当他们写完一个PPT的时候,中国已经一台手机下了产线。在这样门槛比较低的行业,中国人的快速,突击远胜于老外的一码归一码。再加上老外每年超过一个月的休假以及严格加的班制度,国内的节奏相对于他们就像赛车与民用车的速度之差。在这些行业中老外往往是灰头土脸,依靠着残存的政治壁垒维系羸弱的生存体征。

  是不是老外的项目管理已经过时了。个人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好的项目管理在运行大型项目,以及长远规划项目上,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好的流程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保证项目在正确的轨迹上运行,也可以减轻项目中的人为因素。国内还是缺乏好的项目管理人才,据传说北京奥运会的第一级WBS找了外国人整得。第一级WBS数量最少,但是含金量却是最丰富,那标志着基础,如果第一级没做好,后面就等着乱吧。

  项目管理的匮乏在民营企业尤为严重。不是读一个PMP就算项目管理了,谁都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一群老外来骗中国人钱而已,连唐骏的那个可以复印的文凭都不如。这些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类型应该划归职能型的。听上去还不错毕竟找到组织了。实际情况却是企业内部往往是一个人 - 老板说了算。逻辑简单一点,国内业务首要靠关系,连老外都知道在中国没有relationship是不行的。而这些关系往往就掌握在老板手里,所有的需求,所有的变更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老板既是公司的老板也是每个职能部门的老板。再遇到了权利熏心的老板那更是事必躬亲了,我就遇到这样一个,连员工发邮件所带的附件,都要他同意,你说累不累。正如有篇国外文章所说 - 中国的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皇帝。他就是这个公司的灵魂与精神领袖。我也曾经碰到过想要学老外项目管理的老板,可惜的是大都半途而废。原因无非就是:自己不愿意放权,或者下属不愿意放弃自己那部分利益。最后的结果就是:只要能挣钱,管他怎么挣。今朝有酒今朝醉!

  罄竹难书,还是打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家都会说。可是没几个做的好的。有人会说华为,会说任正非。好不好只有等到任正非真正意义上下台后才能见真章。

  关于调度,调度严格意义上也属于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单独说,就是因为憋了很久关于这个东西。温州动车的事情余波还未平,当我听到这个事情后,第一感觉调度出了问题。动车不是高铁,所以跟速度没关系。动车已经跑了很久了,为什么在高铁刚刚上马不久出事了。咱们铁路系统的优先级应该是高铁》动车》直达》特快》块》普通列车,小小的一个火车分了6个优先级。而且每个高优先级相对于低的是中断方式。全国有多少城市,有多少趟列车同时跑着,没有一定的功力很难把这些车之间的调度关系理清楚。大部分都是什么方式,头疼吃头疼药,脚疼吃脚疼药。慢车让快车,快车让更快的车,遇到就让,没遇到算你走运。大量的慢车晚点。NBA除了那些球员吃香意外,每个赛季排赛程的那几个老狐狸也是非常的吃香。他们抖一抖,斯特恩是要害怕的。因为NBA不仅有东西部,还有西南,太平洋之类的小分区。要保证每个分区和另一个分区的队伍交手的次数,以及每个球队主客场的安排。简单一句话这需要一点智商!

  以前上海就三条地铁线的时候,地铁还是比较准时的。看看现在,单说一个2号线,我已经很少能够顺顺利利的坐到目的地了。要么给你来个临时停车,要么让你在站台上等它个10分钟。更夸张的是有一次,列车员包括前几站的广播员不停的提醒乘客此次列车终点站是淞虹路。结果一到北新泾,列车的广播员就是本次列车终点站徐泾东。这不是坑爹嘛?你说那些赶飞机,赶火车的人不骂你娘才怪。

  一个任务你行,两个任务你就不行了,还是那句话这需要一点智商!

  百米需要爆发力,而马拉松则需要耐力。跑之前最好知道自己所要完成的里程数。不论项目管理也好,调度也好都不是什么难事情,重要的是要有颗安静的心。宁静以致远!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