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dystecet的博客(访问该博客) PM会在不同的场合采取强势(姑且称为黑脸PM)或者保护性的弱势(对应称为红脸PM)。是黑脸的曹操,还是红脸的关羽,什么时候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是我在论坛上看到的一个有意思的话题。PM是应该凶悍一些还是温和一些反映了个人的管理风格,而管理风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是有个原则就是一定要适应环境,即不论采取什么态度,结果要好,不论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耗子的猫是好猫。文本先谈谈PM在管理内部团队时采取的态度。
项目管理中有个专业术语叫做“项目干系人分析”,这非常重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摸清每个人的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人吃软,有人吃硬,有人软硬不吃,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采取什么态度还与所在的环境和文化密切相关,就是你的做法在实际中能不能行得通。同样的做法在某个环境中效果很好,在另一环境中就不行。
比如说对项目团队的管理,PM做好工作分解,明确任务进度、责任人,责权利明确,任务分配合理,责任人也确认对所分配的任务负责。但是如果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完成任务怎么办?在一个管理严格、员工又比较成熟自律的企业,没有完成任务就会受到惩罚,PM可以此来约束责任人要求其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企业和员工都接受“没有完成任务就应该受到惩罚”的法则,这个法则不只存在于公司的文件中,而是被员工在内心承认,一旦形成了这种文化,管理就相对简单,这种情况在外企比较多见但也不绝对,这时PM是最省事的,不用过多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
然而在国内的一些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一种法制文化,还留有一些国企的氛围,人情还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人的惰性就体现得比较充分。这时PM就比较累,企业和员工的成熟度都相对较低,这就不得不讲情和理了。中国的文化中也一直有这种“情理法”的说法。相对严格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我认为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PM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
PM首先要适应这种环境,然后可以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尝试改变环境。李光耀曾说过新加坡的治理是“开明专制” ,就是态度开明,管理专制。我认为PM可以在项目管理中借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事还是要讲究法制、规范,适当地根据不同的人加入一些情和理。那些比较自律的人会自觉遵守法,PM的脸就可以红一些,那些工作拖沓、不负责任的人PM的脸要黑一些,对于一般的人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掌握情理法三者的分寸;总之要观察下属的行为、语言和神态,从而了解他们的内心、秉性、优点和缺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地管理和驾驭。
我本人更倾向于PM要强势一些,毕竟PM肩负企业的目标,不能只当老好人,通融了不该通融的人和事就是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举个实际的例子,员工离职前一般要做工作交接,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员工应提交的程序代码和文档质量有问题,又急着要离开,平时和PM的关系都不错,有些PM就做老好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把字给签了,等这个程序和文档需要用时,程序跑不起来,文档和程序也不对应,别人无法接手。PM在很多时候就是要扮演黑脸的角色,这是与PM工作的性质紧密相关的,但是PM的强势并不是要采用进攻性的语言和行为,而是表现为对工作的一丝不苟,铁面无私和严格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