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小故事精髓 [发表于 2006/9/12]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6318 |
Re:经管小故事精髓
[回复于 2006/9/12]
|
35、不辩而明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誊。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是何等的一种智慧呀!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份量,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这其实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份量。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沽名钓誉了,因为这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癖好,无伤大雅。 以退为进,这是一种大智慧。特别是领导人,在这方面如果运用得好,更能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受大众至少是团队内部成员的关注程度肯定会高于一般人。而有些人可能对情况不怎么了解又喜欢乱下结论,甚至有时候会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加到头上,这时候你去辩解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心中有鬼,即便最后得到澄清也极可能给旁人一种不好的印象,更何况有时候你无意之中真的会犯一些错误。 对没有的事情不置可否,事情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那时候你不是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吗?有什么小错就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人家反而会觉得你人格高尚,勇于承认错误更易得到大家的谅解,而且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即使错又能错到哪里去呢? 不辩自明,一种极好的公关技巧。 作战如治水一样,须避开强敌的锋头,就如疏导水流;对弱敌进攻其弱点,就如筑堤堵流。(孙子兵法)
|
|
|
33楼
ziele133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131篇
注册 2008/8/15
PM币 434
经验
|
|
Re:经管小故事精髓
[回复于 2006/9/12]
|
36、道见桑妇 晋文公领兵出发准备攻打卫国,公子锄这时仰天大笑,晋文公便问他为何仰天大笑,他 说:“我是笑我的邻居啊!当他送妻子回娘家时,在路上碰到一个采桑的妇女,便按捺 不住就去和采桑的妇女搭讪,可是当他回头看自己的妻子时,发现竟然也有人正勾引着 她。我正是为这件事而发笑呀!” 晋文公听了之后,领悟他所说的话,就打消了进攻卫国的念头而班师回朝,还没 回到晋国,就听说有敌人入侵晋国北方。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在你看中了别人手里的面包的时候,你碗里米饭极有可能已 经成为另外的人的目标。所以企业的领导人在拓展自己的市场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从事, 如果冒然发动攻势,很可能自己的目标没达到,反而失去了已有的优势。 国内某彩电厂家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为了垄断市场压低彩电价格,结果不但 没有把其他的彩电厂家击垮,反而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利润率,达不到配股要求,只能靠 举债来增加自己的现金流动,无端增加了自己的财务压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聪明的决策者总是会考虑周全,慎重地做攻守决定。 经理人同时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由责任、承诺、道德理想编织的网,在这面 网中求生存的最佳方式便是寻求美德的平衡与实践。另一个世界是激烈,甚至残酷的竞 技场,要成功就要有胆识。
|
|
|
34楼
ziele133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131篇
注册 2008/8/15
PM币 434
经验
|
|
Re:经管小故事精髓
[回复于 2006/9/12]
|
37、知雄守雌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 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 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你算老 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张良甚至想拔出拳头揍对方,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 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子。 谁知这位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 心底大怒:嘿,这糟老头子,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你居然还得寸进尺,要让我帮 你把鞋穿上,真是过分! 张良正想脱口大骂,但又转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 是默不作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 肯。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张 良。 张良得到这本奇书,日夜诵读研究,使之后来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 国名臣。张良克制自己的不快,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窝囊,但这并不是软 弱的表现。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处处礼让,这既表现为对老人的尊重,也表现为 对自身品格的完善。张良正是在不断礼让的过程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智慧,最终成 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真正的强者总是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成熟的管理者应该掌握一种外圆内方,绵 里藏针的管理、处事技巧。让别人的攻击因为没有着力点而不能发挥作用,反之自己只 需轻轻一击就可以令竞争对手受到重创,这才是真正的经营、管理高手应该做的事情。 假装不知,实际上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因不能行动,或将待机而动。
|
|
|
35楼
ziele133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131篇
注册 2008/8/15
PM币 434
经验
|
|
Re:经管小故事精髓
[回复于 2006/9/12]
|
38、纪昌学箭 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没有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却要求他必须学会盯住目标而眼睛 不能眨动,纪昌花了两年,练到即使椎子向眼角刺来也不眨一下眼睛的工夫。飞卫又进 一步要求纪昌练眼力,标准要达到将体积较小的东西能够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处看到 一样。纪昌苦练三年,终于能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纪昌张开弓,轻而易举地 一箭便将虱子射穿。飞卫得知结果后,对这个徒弟极为满意。 学习射箭必须先练眼力,基础的动作扎实了,应用就可以千变万化;企业的经营 也是一样,基本的人事、财务、技术、业务一定要好好掌握,那么后续就可以鸿图大展 了。 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
|
|
|
36楼
ziele133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131篇
注册 2008/8/15
PM币 434
经验
|
|
Re:经管小故事精髓
[回复于 2006/9/12]
|
39、拾鸡者 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 之道。”那人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 完全不偷了。” 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论?是不是很荒谬?但是我们有时候自己就做着这样的 事情。吸烟有害身体,怎么办呢?戒掉吧,每天少抽点;企业的管理机制有问题,一步 一步来解决。可是事情到了最后怎么样?烟依然还在抽,企业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 决,一步一步来嘛! 明智的管理者在制定一项政策的时候,总是会记得这样一件事--制定一个日程安 排表,不实现目标决不罢休。 计划使我们的思想具体化而体现出我们期望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好,谁去做什么 事,以及如何做。
|
|
|
37楼
ziele133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131篇
注册 2008/8/15
PM币 434
经验
|
|
Re:经管小故事精髓
[回复于 2006/9/12]
|
40、决堤一定修堤吗?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这条水渠又宽又长,足 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侯,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 庄稼,有的甚至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渠水上进,这些农民为了保 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条辛苦挖 成的水渠,被弄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因决口而经常发生水灾,变水利为水害了。 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苟陂县的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 动军队去修筑堤坝,堵塞滑洞。后来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也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 疼的问题,他便贴出告示说,“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调沿渠的 百姓,让他们自己把决口的堤坝修好。”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 水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但是故事背后的寓意却值得我们做管理者的深思。如果在 执行一项政策之前就把这当中的利害关系对执行者讲清楚,他们也许就不会了为自己的 私利而做出损害团队利益的事情了,当然这只是对素质高的团队来说。 有的企业可能因为行业的原因,员工的素质都不太高,遇到这种情况即使你说明 了利害他还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偷偷地去做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怎么办?严格有效地 监督控制机制的建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以人管理,总是有漏洞可循的,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动物之间哪怕是 猫和老鼠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也会相安无事。而制度呢?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 用。 当制度都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只有利用李若谷的办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当他发现这样做得到的好处还不如他损失的多的话,他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做这样的事情 了。 所以说,不管具体用什么方法来执行,制定一套安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 必要的。 一个没有制度的企业只是一个货堆。
|
|
|
38楼
ziele133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湖北
发帖 131篇
注册 2008/8/15
PM币 434
经验
|
|
Re:经管小故事精髓
[回复于 2006/9/22]
|
收藏。
|
-------------------------------------------------------------------------------------------------------- Qiao Dong PMP 推荐:《写给管理者的项目管理书--建立高效的企业级项目管理体系》
|
|
39楼
qiaodong

职务 无
军衔 中校
来自 不告诉你 :)
发帖 1363篇
注册 2003/2/18
PM币 4342
经验
|
|
Re:经管小故事精髓
[回复于 2006/9/23]
|
不错!只是楼主能否考虑把内容copy到word里传上
|
-------------------------------------------------------------------------------------------------------- 飞得更高
|
|
40楼
eolia_yu

职务 无
军衔 上士
来自 浙江
发帖 402篇
注册 2006/5/19
PM币 615
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