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帖子同步发自:(kennywu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前两天和一位任职某超大型制造公司高管的朋友小坐,多大呢,年销售额至少高于百亿的制造型企业,席间谈到了产品物料编码的问题。他们公司在做物料编码系统的改造,大老板(胡润排行榜上的显赫人物)牵头,试想下,区区几个物料的编号,惊动了权倾一方的大佬,足见此事的严重程度。 我写此文的目的是,现实中,仍然有诸多大抱负的中小企业老板们,正紧盯着做大的目标方向,却忽视了眼前脚下的这个小漏洞,殊不知,即使做大,物料编码的问题仍然难以避免,与其将来坐蜡,不如现在准备。 MRP / ERP很多事不成功的,原因何在?一般出问题在两点:一是软件的流程不能很好的适应和改造现实流程;二是上线过程中,物料数据积累的效果不佳,千疮百孔的错误数据进入系统后不能指导现实工作,反而添乱。这两条里,物料编码的问题都是首当其冲。 没有统一的合适编码,系统不能可靠清晰记录、识别和查询物料的信息;没有较好的物料编码定义和管理方法,一料多号、一号多料、微小变动是否给新号、器件的微小变动导致的部件变动,是否部件编号也随之而变,而变动的物料直接影响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物料编码的重要性不予赘述,下面只研究编码的方法和问题。 编码的目的是啥:就象给人取名,首先是能够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不重名),然后好读、好听、好记(简单且含义准确)、好写,好用。于是就有了编码的基本原则: 统一性原则:一个组织内只能使用一套物料编码,方便组织内数据交换; 唯一性原则:一料一码,一码一料; 严谨性原则:物料编码专人负责审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不可不察; 终身制原则:即使物料不再使用,其编码也不能重新分配给其他物料使用; 简单性原则:编码简单,利于推广; 清晰性原则:编码中使用的字符清晰辩识,避免混淆,如O和0,Z和2,Q和0等,容易混淆的字符数字干脆全都不采用; 扩展性原则:预留扩展空间,便于新增物料; 不可变属性原则:可变属性不参与编码,避免属性发生变化后,为了编码的唯一性,编码不能改变,但其属性和编码属性含义背离导致问题。如外购件定义为1***,某一天外购件改成自产了,还用1***的编码的话,编码代表的含义是外购,采购部下单采购就会按照外购对待,产生错误。   基于此,一般推荐下两种编码方法,可以根据情况实际选用。   第一种:大排行编码 就是编码的每一位都没有具体含义,编码整体仅仅是一个数字代号,比如0001代表8051CPU,0002可能就是一个螺钉,0003是个旋钮。 优点是短、可快速录入和书写,有充足的扩展空间; 缺陷是不好记,且必须依赖计算机系统应用,因为编码的含义缺乏,器件本身的属性就要通过查阅系统物料信息了解。 对于超复杂物料系统,在改造编码时不妨采用此办法,最笨的也是最简单的。   第二种:简要含义编码 如果一点点小事都要麻烦计算机的话,对于一个超大库房,岂不是要配很多台计算机,万一哪天停了电,库房主管可就完全抓了瞎。如果编码多少有点含义,库房还可以根据编码信息在某一类物料中翻翻找找,虽然费点事,但还是能临时应付一下。于是简要含义编码有几点建议: a编码中有含义的项一到两项为宜;含义需注意为不可变属性。示例: 
| 第一位 | 第二位 | 后四位 |  
| 1:电气件 | 1:零件 |   |  
|   | 2:部件 |   |  
| 2:机械件 |   |   |  b优选数字编码,人对字母的读说写听输入没有数字那么准确敏感; c较多信息不在编码中体现,但可以在软件中注释和分类出来。比如同一物料多供应商提供,供应商信息可以在注视中体现,如果把供应商信息加入编码,这是可变属性,则编码的维护将会变得困难得多,而采购主管为了自己方便经常提出此类要求,需坚决抵制之。 
| 编码 | 名称 | 供应商 | 封装形式 | 环境等级 |  
| 110001 | 8051CPU | Intel | BGA | 工业级 |    诸君如果在推行这方面工作,上网查阅资料会发现编码的定义方式有很多,这里提示注意,千万不可盲信参照某个厂家的所谓编码经验,他的产品物料类型特征和你的不一样,照搬很危险,而且编码体系其实很复杂,简单化为最佳。 还原论认为,现实生活中,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派生出来的方法论就是对研究对象不断进行分析,恢复其最原始的状态,化复杂为简单。这是针对编码体系这个简单巨系统的最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