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PMP 接触PMP是在2009年,当时公司搞了套eLearning课程,那套课程也是受PMI认可的,修完所有课程并每门测验85分以上就可以报名了。由于没怎么当回事,加上自我约束力不够,看完了一大半,用了很久,而且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是全英文的讲解。 报名培训 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速战速决——培训!找培训机构,显然往年的通过率是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看到欣旋的通过率,每次都把真实的学员名单挂在网上供人评论,这个应该不会有假了吧。于是在2011年最后一次考试的最后一期培训班报名截止前的最后一天,拿起了电话。我报的是周六班。报名极其简单,一个电话,填个表发个邮件,网银一转账,总共没超过30分钟。 上课 过完国庆,离考试不到两个月了,上了第一次课。上课前几分钟我进了培训教室,震惊了!偌大的一个教室,竟然找不到位子,怎么这么多人?!后来才了解到,仅周六班就有120多人,此外欣旋还有周日班,周末班,无锡班等,共300多人。 自大学毕业后,除了考驾照,就没参加过一次像样的考试,快十年了,进教室上课,这还是第一次。 上课了,老徐铿锵有力的声音将课上得激情四射——略带南方口音且富有磁性的音质,极其幽默的表达,将穿插在PPT中的针砭时弊的图片解释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上这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老徐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PMBOK的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能用简单易懂的比喻将晦涩的理论解释得让你永远都忘不了。而这,恰恰是一个没有太多时间复习,又要去考试的人最需要的。 PMP是讨论项目管理的,显然,欣旋是把PMP考前培训当作一个项目来做的,因为它符合项目的三个主要特点:临时的,独特的和渐进明细的。而老徐,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项目经理。项目是可分阶段的,欣旋的PMP培训也是分阶段的,共有五次课,两次模拟考试。每次课后还有单元测试。加上发的让自己做的习题集,总共有1635道题目。欣旋对每个阶段(每次课)都有精心的安排: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和单元测试。由于每次课后都会对前一次课的下半部分和当天的上半部分进行单元测试(这个很重要,也很科学,请重读一遍),这样就逼你必须复习和预习。 学习情况 PMP考试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也即有风险的。识别了风险后,根据蒙特卡洛多点估算(模拟考试),再根据PERT三点估算下,经过这一系列的模拟考试,你对最终考试的结果已经有了基本的把握了。简单汇报一下我自己的情况(见下表),我是把习题集、单元测试和模拟考试都是按照正式考试对待的,都是闭卷做的且在控制的时间内,所以结果应该真实有效,误差很小。 模拟考试名称 习题数 正确数 正确率 习题集第1章 30 25 83.3% 习题集第2章 46 37 80.4% 习题集第3章 16 15 93.8% 习题集第4章 83 62 74.7% 习题集第5章 89 77 86.5% 习题集第6章 78 53 67.9% 习题集第7章 57 50 87.7% 习题集第8章 71 61 85.9% 习题集第9章 68 58 85.3% 习题集第10章 59 50 84.7% 习题集第11章 69 57 82.6% 习题集第12章 83 60 72.3% 习题集职业道德 52 45 86.5% 第1次单元测试 70 59 84.3% 第2次单元测试 70 60 85.7% 第3次单元测试 70 65 92.9% 第4次单元测试 70 50 71.4% 第5次单元测试 74 53 71.6% 第1次模拟考试 240 196 81.7% 第2次模拟考试 240 198 82.5% 总计 1635 1331 81.4% 考试 考前,基本上是用有成竹了;考中,沉着应对、一丝不苟;考后,期待。 PMP考试尽管是选择题,但由于题干是紧密地映射到真实管理工作中的,选项也是极其生活化的及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很多时候,每个选项都是正确的,而考你的,就是要你选一个“最”正确的,这就要求必须对PMBOK的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完成的,这就注定了PMP考试是个典型的素质考试,而不是简单本本主义考试。 2012年1月13日,周五,黑色星期五,上证指数跌1.34%。对每位学员来说,这一天也都是重要的一天,因为PMI发邮件了,结果通知。很幸运,我通过了,成绩3P2M。 新的开始 培训和考PMP是个项目,是临时的,然而项目的产品、服务或成果一般不具有临时性,在此过程中所学的管理知识和获得的PMP证书,必将会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对每个人,这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2012年1月15日于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