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xxyyzz89的博客 访问该博客) 比较2000版的PMBOK,项目管理PMBOK(2008)对各项管理工作的阐述更加深入、明确,并给出了数据流向图,有如下几点印象较深:(括号中是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 与之对应的行业理解)
1. 阐明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在启动过程组中首先制定项目章程时,一下子想到多年前在一家从事国际工程对外承包的公司所接触的工作,在投标时,首先要准备的便是“项目章程”,当然“项目章程”的内容会因为从事工作角色的不同而异。
2008版指出,项目章程中应根据客户需求、业务需要,提出可测量的项目目标和相关的成功标准、项目的总体要求、概括性的项目描述、项目的主要风险、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总体预算、项目审批要求、以及委派项目经理及其职责和职权。项目章程反映干系人需要和期望的初步要求。
即,项目启动之初制定:概括性的项目描述(工作范围的说明)、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总体预算(总投资计划)、成功标准(质量要求)、以及项目审批(业主内部和政府审批),它们需要在启动、规划、执行、监控过程中不断完善、更新。
2. 给出了标准的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的定义和内容,并阐明了它们从项目管理一开始所处的位置---为项目经理一直提供支持。
1)事业环境因素内容包括组织文化、结构和流程(会影响项目部组织架构),政府或行业标准(会给定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等),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会影响项目部组织架构中各岗位的职责),人事管理制度(会影响项目部组织架构中各岗位的绩效考核),公司的工作授权系统(直接影响到对项目经理的权限大小),市场条件(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惯例,如承包商、项目审批等),干系人风险承受能力,政治氛围(业主和其他干系人的人脉资源,当地政治的稳定性),组织已有的沟通渠道,商业数据库(业主以往工程项目经验积累的、已标准化的成本/进度等的数据,以及工程风险数据),以及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事业环境因素可能提高或限制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并可能对项目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即,事业环境因素会影响到项目章程制定的准确、可靠度,也将在项目管理计划中,直接地影响到项目管理组织架构、项目部管理组织架构、进度计划、成本计划等(下一步再阐明)。商业数据库的建立,首先需要有一个统一沟通平台(工作分解结构体系,并细化地出能考虑到对成本、进度、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或指标),才可以有相互类比的基础。
2)组织过程资产内容包括:
a. 流程与程序,如标准的项目生命周期、质量政策与程序、标准化的各工作成果评价标准与绩效测量准则(每阶段工作成果的内部和外部审核、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依据)、模板(工作分解结构模板、进度网络图模板、合同模板)、“剪裁”组织标准流程的指南与准则(可得到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计划)、组织对沟通的规定(除了内部已有标准沟通程序、政策,还有具体项目中形成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反映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方式)、财务控制程序、问题与缺陷管理程序、变更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等。
即,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与程序,供具体项目中“剪裁”和遵守。对房屋建筑项目来说,根据住宅、办公楼、酒店、宾馆、医院、体育馆、博物馆等不同项目类别,均可形成相对固定的模板(工作范围、项目管理组织架构、项目部管理组织架构、进度计划、合同文档),在具体项目中灵活调整套用。
b. 共享知识库,如项目档案(如项目执行中的范围、成本、进度与质量的基准,绩效测量基准,项目进度网络图,风险登记册等)、历史信息与经验教训知识库、问题与缺陷管理数据库、配置管理知识库(如招标文档、阐述需求和工作要求的设计任务书、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相关审批流程等)、财务数据库(形成内部成本与工时估算库等)等。
3. 对采购管理的理解也有所改变,不再是2000版印象中对每个采购工作的计划、管理过程(对应2008版中的实施、管理和结束采购过程),而是在项目管理计划中,需要首先有一个规划采购。
实际工程项目中,从项目启动开始,变因为各种活动而涉及各种合同,因此,可以认为项目生命周期,也构成一个合同生命周期。且采购管理计划(合同的开始、到场、工期)也融入到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之中的。因此,规划采购是对整个工程项目,根据工作范围、风险、进度计划、成本估算、事业环境因素以及组织过程资产,来确定的采购管理计划——也即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注:同时应确定其合同类型)。
为了得以在统一的工作分解结构沟通平台下工作,采购管理计划中还需要给出指导参与方编制和维护工作分解结构(WBS),这便是来自于将多级成本、进度控制计划整合在一起的要求。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反映了业主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分配和风险承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