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表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与他同级的有7个人,他是研发二部的部门经理。去年,他们部门因为项目的工作,需要向研发一部借调一名架构师,支援本部门的项目开发实施。在他向研发一部借调人力之前,研发一部也因为项目的需要,向他部门借调了一名高级工程师。这样一来,就存在了人员互相借调的情况。 我表弟是跳槽到该公司的,服务时间不到两年,在7个部门经理中,势力最薄弱。而他们公司研发一部的部门经理(后面简称A经理)则是元老级人员,从一毕业就在该公司服务,公司上市,自然而然的成为一名股东。 形势对比起来,A经理在公司的势力显然比表弟要大很多。因此,表弟在面对人力互相借调这件事情上,格外小心。他很清楚,在部门协作之间,最能培养感情和树立自己的威信。 【事件一】 去年十月份,表弟部门支援研发一部的工作接近尾声,但那个项目是延续性项目,是否将人要回,表弟考虑再三之后,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当时问他,如果你现在把你的人从一部调回来,A经理会高兴吗?他说,显然不高兴,他很强势的。我说,是啊,他们部门有个架构师正在你们部门服务,你现在想把人撤回来,他肯定不愿意啊。表弟问我怎么办?我说,你们公司多久开一次部门经理级的会议?表弟说,两周一次。我又问,下次什么时候开?表弟说,明天(因为我们见面那天是周日)。我笑了,说,你问的还蛮及时的嘛。你看这样行不行?在部门级管理会议上,你们的上司,总经理肯定要参加的,是吧。在开会期间,你看看找个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跟他说“A经理,恭喜你们项目上线,那么大的项目被你们这么快都搞定了,开始还以为要下个月才能上线呢”。接着,你问问,这个项目中,借调给他的那个高级工程师成长幅度如何?把他的注意力做一下引导。接着抛出你的观点,如果项目现在还需要他的支持,就继续支持一段时间;如果不需要支持,也希望能把工作认真交接完之后,再回归部门。但是,即便回归部门之后,也会在工作安排上,做一些预留,便于应对那个项目之前没有交接完全的地方。此时,A经理一定会说,还需要支持。因为他的架构师在支撑你部门的工作呢。 我表弟说,是,他肯定不愿意立刻还给我的。他部门的架构师支援我到12月31号呢。 我说,现在是10月份,你问问他,11月底,人员能否回归部门,如果他说不能,那就再说12月底,但口气一定是商量的口吻。毕竟人家是元老。 表弟按照上述的思路做了,得到的答复果然体现了A经理的强势,什么时候把架构师还给他,他就什么时候还人。这就是说,12月31日咯。 【事件二】 12月31上午,A经理发出邮件,告诉相关人员,他部门的架构师今天回归部门,要求安排座位。而表弟部门的那个高级工程师则不能按时归还,因为有个版本正在做,要到今年的1月20日才能还。并且邮件敲定这个事情。又一次体现了强势和元老的做法。 1月10日,表弟又找我,说他部门的那个高级工程师跟他说,A经理不打算还人,打算继续用下去,就准备1月20日和表弟摊牌。原因是,项目是老板关注的项目,后续需要人才,可以请人事部帮忙,重新给表弟部门招人。表弟犯愁了,本来部门实力就弱,好不容易有个资格老的高级,人家还不还,后面怎么办?而A经理又得罪不起。 我说,这个事情不复杂,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很好办,几句话的事情。 不还人,A经理一定会找你商量的。而且这个商量还会穿着客气的外衣的。但不管如何,他毕竟要客气一下,否则说不过去。即便他再强势,即便他再是元老。 表弟说,这肯定会的,他理亏在先嘛。 我说,这就好办了。他跟你说的时候,你认真听。听完之后,告诉他,没问题。做管理嘛,首先要明白成全的含义。我们是成全了大家之后,最后的受益者。接下来,你问问他的那个项目情况,后面规划是什么。为了从你手里要到人,为了弥补之前一而再的违反约定,他一定会认真渲染一番项目的情况。他讲的时候,你认真听就是,并且要适时的肯定。 表弟笑了,说,按照你的惯例,这都是你的伏笔,后面开始说“但是”了吧。 (我曾经跟表弟说过,领导说话前面都是好听的、表扬的,目的是为了麻痹你,说你喜欢听的话,收拢你的心,后面紧跟着但是,就是他要安排的工作,这样就不会显得太过生硬,效果肯定会比直接说要好。) 我说,今天的“但是”和以往的“但是”不一样。你听完他说之后,并且肯定了之后,他心里一块石头就落地了,就放松戒心了。这时候,你跟他说,没问题。不过由于之前有过邮件往来聊了这件事,而且部门现在某个项目确实需要他,和这个项目相关的其他部门领导也不停的催。如果现在把这种情况说出来,说人员不能还,大家一定不服气。对你的信誉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其实任何一个延续性项目,特别是像他们这样大的项目,有一个人缺席两个星期,“死不了人”。对项目造成的影响不会很严重。既然是这样,还不如让这个高级软件工程师先回部门两周,这也说明,你把人还回来了,与这个项目相关的其他部门就不会因为人员不回来而叫得很凶,甚至是打官司。况且1月21日开始放春节的假期,这样算下来,其实只是耽误那个项目一个星期的时间。等到年后,根据项目需要,再借调过去。况且,公司都知道,那个项目是老板盯着的,非常看好的一个项目,是公司新的盈利点。既然是老板看重的,就没人敢不支持。这样,A经理就会很放心的把人还给你。 实际效果,A经理果然顺利地把人还给了表弟,原因他知道,年后还可以再要回去。而对于A经理年后要人,我给表弟出的计策就是: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