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Lev.S.Vygosky)是前苏联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在国际发展心理学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60年代始,他的理论日益受到西方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且持续地刮起了“维果茨基风暴”。他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受到各国发展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因其巨大价值而享誉世界。下面拟简要介绍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旨在发掘该理论对绩效管理的启示。 20世纪30年代初,维果茨基率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他认为,个体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个体的现有水平;二是在重要他人(如老师)帮助下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如图2所示,坐标轴的方向表示个体能力的发展水平,区间OA即个体的现有发展水平,区间AB就是个体的最近发展区。当个体要完成的任务处于OA区间时,他可以独立解决;当任务处于AB范围时,他则需要重要他人的帮助;当任务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在B以外,则即使有帮助,他也不能完成任务。可见,教育管理过程就是最近发展区AB的移动(其实是B点的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维果茨基特别强调重要他人与个体之间及同伴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