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圈子:软件项目经理水吧 (访问该圈子)
软件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测试出来的。 考试的成绩是通过答题答得好得来的,答题答得比较差,检查得再多,也无法得到好成绩。本身学习较好,答题答得不错,只是有些小错,再好好检查一下,修改一下,好成绩就来了。 根据二八原则,想考100分的话,通过开发得到八十分,通过测试再得二十分。如果开发只得到四五十分,测试再努力,也不过六七十分的成绩。 有感于目前一些项目的做法。 在一些项目里,项目经理本身的质量意识不强,但是自己感觉自己的质量意识很强,对测试特别重视。他们的一般做法是: 等到产品出第一个测试版本了,开始大量需要测试人员,认为测试工作在出了测试版本以后才开始。 其实: 测试工作应该尽早开始,越早越好。越到后期发现的缺陷,修复成本越高。 在产品规划和需求阶段,测试组开始进行测试规划和分析,熟悉需求并对需求进行评审,重点关注需求的可测试性问题。 在正式开始测试执行前,测试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测试方案和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数据准备,测试脚本准备,测试环境搭建。。。 如果没有这些准备,直接进行测试执行,只能是随机性测试,充其量是一些探索性测试。无法保证测试的质量,只能发现一些表面的缺陷,无法发现隐藏较深的缺陷。 另外,从项目的整体看,一开始就要把需求,设计做到位,对需求和设计进行严格的评审,及时修复评审发现的缺陷。需求是系统测试工作开展的参照系,如果需求做的很烂,没有正确参照系的测试工作将会如何? 开发工作是河流的上游,测试工作在下游,上游的水浑了,下游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