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专题 |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
更多:
|
|
联系社区管理员 |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
|
 |
浅谈确保构造柱工程质量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发表于 2015/2/23]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1173 |
|
该帖子同步发自圈子:工程项目管理 (访问该圈子)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在对住宅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构造柱的工程质量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抗震能力的结构安全,给工程质量带来质量事故隐患。 二、构造柱的一般要求和主要作用 (一)一般要求 1、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2、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3、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6)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7)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4、对于6度区及不设防的建筑物的部分构造柱可按构造要求,如果是7度区以上,需要计算确定。 5、当层数和房屋高度接近或者达到砌体结构限定高度时,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2倍,即一般不宜超过5.4米;纵墙内的构造柱一般不超过3.9米(外纵墙)和4.2米(内纵墙),即大致每开间均应设置一根构造柱。 6、在开间较大、横墙较少的多层住宅中,当层数和房屋高度接近和达到砌体高度限定高度时,对构造柱的设置间距要求更高。在横墙内的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在纵墙内的柱间距不宜大于4.2米;同时在所有纵横墙交接处及横墙的中部也均应设有构造柱,以约束相应墙段的砌体。 (二)主要作用 1、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2、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3、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2.5中规定:“当梁跨度对240mm砖墙大于等于6米时,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这里的其他加强措施,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构造柱。另外,《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3.2.9中还规定: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是在女儿墙中设置构造柱。 三、目前存在问题 (一)设计方面 1、设置部位和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出现了漏设和少设现象。 2、埋置深度不符合要求。 3、少数施工图仅以涂阴影的示意方式表示,对构造柱的编号、断面尺寸和配筋漏作具体规定。 4、间距的设置要求不明确。 (二)施工方面 1、 钢筋 (1)纵向钢筋支立不稳,错位现象明显。钢筋骨架支立后,不做临时固定支撑,施工中不断碰撞,造成根部反复弯折留下明显伤痕。 (2)构造柱与墙体连接的拉结筋不按规定放置,且伸入墙内的拉接筋长度不足甚至漏放。 (3)圈梁上下构造柱箍筋加密区的配筋被忽略。 2、 墙体马牙槎 (1)马牙槎的留置方法不符合要求,有的不设而盲目留直槎。 (2)马牙槎留置不准确,垂直度偏大造成构造柱中心线偏离轴线。 (3)马牙槎两侧的砖墙砌筑表面不平整,直接影响模板不能紧贴砖墙面,造成漏浆而形成麻面现象。 3、 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未能将构造柱内散落的碎砖、砂浆、松动的石子和木屑等杂物清除彻底,浇筑后致使根部形成夹渣和“烂根”。 (2)支模前,钢筋骨架没有绑扎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或浇捣时保护层垫块位移及钢筋位置不准确而造成露筋现象。 (3)支模时,模板表面上的灰浆未进行清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和马牙槎砖墙未能充分浇水湿润,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和酥松现象。 (4)浇筑混凝土时,不使用插入式振动器,采用摇晃钢筋骨架敲打模板的方法,造成混凝土不密实,马牙槎内混凝土不到位,砖墙与构造柱结合不密实,形成孔洞或断层及钢筋“散架”位移现象。 (5)冬季施工时,不采取任何技术措施,造成混凝土冻坏、冻酥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采取措施 为了确保构造柱的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中的有效作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 完善设置部位 (1)对多层砖混结构的住宅工程,应按照建筑物层数和烈度的多少,在平面上,在外墙四角、楼(电)梯间纵横墙交接处、错层部位横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伸缩缝两侧等部位,应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确保不少不漏设置构造柱,并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2)在竖向应沿整个建筑物高度对称贯通,形成一个“小框架”的空间结构。 2、 满足抗震设计的构造要求 (1)烈度为六、七度的六层砖混结构的住宅工程,构造柱断面一般为240mm×24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直径Φ6,间距一般为200mm。 (2)烈度为七度层数超过六层时,烈度超过八度数超过五层时,则纵向钢筋宜用4Φ14,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四大角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3)对于箍筋间距,从上1/6柱高到下1/6柱高(包括核心区)且不小于500mm范围内,箍筋应加密为140mm间距(包括±0.000以下构造柱的柱基)。 (4)柱筋应伸入到室外地坪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3、严格控制轴线。钢筋骨架中心线、砖墙中心线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4、正确砌筑马牙槎 (1)马牙槎砌筑,应先退后进,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即四皮砖),槽深不少于60mm。 (2)沿马牙槎高度每500mm设置一道2Φ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应不少于1000mm,灰缝砂浆应有足够强度,需饱满,确保粘结牢固。 5、 绑扎钢筋 (1)钢筋骨架支立后,要加设临时支撑,确保稳定。纵向钢筋搭接长度应满足35d。 (2)保证箍筋加密区的箍筋间距。 (3)支模时控制绑扎好的保护层垫块。 6、 支设模板应牢固 (1)首先检查马牙槎两侧面墙体的平整度,若发现平整度差,可采用局部砂浆刮糙后支模,保证模板紧贴墙面。 (2)应确保模板的刚度,以防止炸模。 (3)底部一侧模板应预留清扫口,以便将构造柱底部的杂物清理彻底,并冲洗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再行封闭。 7、 认真清理、湿润 (1)支模前应将板面杂物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均匀。 (2)混凝土浇筑前马牙槎范围的砖墙及模板,自上而下要充分浇水湿润。 8、 认真浇捣混凝土 (1)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砂、石实际含水量将试验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同时要严格按照重量比进行准确计量。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插入振捣器振捣,严禁摇晃钢筋和敲打模板。 (3)振捣时应避免碰撞箍筋位移、变形。 (4)按规定要求留置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 (5)及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6)冬季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处理措施。 五、结束语 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很有效的抗震措施。施工单位要认真细致的审阅施工图纸,发现设计有问题时应及时向设计部门提出,以确定合理方案。同时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消除质量事故隐患。
|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
|
楼主
john7634
![]()
职务 无
军衔 少校
来自 不告诉你 :)
发帖 545篇
注册 2006/5/31
PM币 4304
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