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创始人开始传位第二代 李淑珊(Susan V. Lawrence) 在中国走上经济改革道路的25年后,中国一些最大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正在向其子女交班,委以企业中的重任。 对共产党执政的中国来说,第二代民营企业家的出现可谓前所未有。中国原有的民营企业在中国共产党1949年上台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便被实行国有化,直到1978年经济改革开始时,共产党才允许设立民营企业,而真正上规模的民营企业直到90年代才出现。 但是财富和权力的代际交接在中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广州出版的《新财富》杂志在其今年4月号上对中国前400位富豪作了排名,其中仅有5人不是依靠自我奋斗而致富的。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并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之际,第二代民营企业家掌握著中国一些最大的民营企业的未来。他们作为一个群体而言,通常较其父辈缺少雄心壮志,但同时也更为职业化,接受过更好的教育,可能只是闯劲稍差一些。 共产党对民营企业家态度的转变使得人们担心中国会出现裙带资本主义(crony capitalism)。共产党现在认为,多数企业家是靠诚实劳动而积累起自己的财富的,并表示将吸收部分企业家入党。第二代民营企业家中有一些人与党的关系非常密切。 譬如,位居《新财富》排行榜第二名的万向集团(Wanxiang Group)创始人鲁冠球之子鲁伟鼎今年7月就当选为中国共青团中央委员会(Communist Youth League Central Committee)候补委员。万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鲁伟鼎是该集团总裁。 但在更多的时候,第二代民营企业家与党的关系不甚热络。导致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家族企业已经建立起来后,他们不再那么需要同政府官员拉关系,以获得支持。此外,他们的父辈通常仍活跃在商界,而他们更善于结交官场。 尹明善家族就是一例。 这位在《新财富》排行榜上名列第249位的重庆摩托车业大亨曾因被诬告犯有间谍罪而入狱,但他现在却成了中国参政最积极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现在担任重庆市政协(Chongqing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gress)副主席,而目前仅有两位民营企业家出任省级职务。尹明善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参政上,但他的儿子就自称无意与此,而共产党方面也没有就此问题和他接触过。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如个人魅力、敢闯敢干、挑战极限等。在《新财富》排行榜上名列第109位的纺织设备业巨商吴良定的长子吴捷说,其父辈中的很多人希望参政是因为他们过去曾受到过共产党的迫害。 就拿他家来说,他的爷爷因为在国共内战中国民党战败前1年加入国民党而让他的父亲遭受牵连,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吴捷说,由于这种经历,他父亲那一代民营企业家就感到非常有必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非常不愿受压迫。 由于老一代尚在位,全面的交接班大多还未进行。同辈之间的竞争仍可能会搅乱精心拟定的接班方案。山东中狮国际集团(Shangdong Zhongshi International Group)创始人李树森之子李华山接班的事情就遭到自己几个兄弟的激烈反对。李树森为了安抚长子,同意他可以继续负责中狮国际集团的北京业务,从而给李华山的接班带来麻烦。李树森虽然已指定由李华山掌控中狮国际集团的核心业务,但他并未就集团如何分割作出决定。 女人,通常是企业创始人的第二任妻子,常常是影响中国家族企业权力交接的一个很大变数。吴良定的妻子陈爱莲现年45岁,目前担任该家族企业中最大企业的董事长,同时也是该企业的头号股东,并是另外两个企业的大股东。尹明善的妻子陈巧凤现年42岁,担任力帆集团(Lifan Group)的财务总监,并在其中持股24%。 老一代民营企业家前妻的子女在家族企业中担任要职,但他们现在的妻子可能会偏向自己的子女,甚至有可能希望自己独掌大权。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如果想今后获得生存,可能还需要展现出父辈的闯劲。 1993年,吴良定将其长子吴捷召回老家浙江,希望培养他做自己的接班人。他还决定将自己在1982年创办的企业分拆为三,他本人掌控旗舰企业浙江中宝集团(Zhejiang Zhongbao Corp. Group.)。吴捷则用父亲给他的人民币100万元(合12万美元)启动资金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名为日发集团(Zhejiang Rifa Holding Group.)。而吴良定的第二任妻子,吴捷的继母陈爱莲则经营另外一家名为浙江万丰奥特集团(Zhejiang Wanfeng Auto Group)的企业。 吴良定现年56岁,穿著打扮看上去像是一个佛罗里达州乡村俱乐部的会员:青绿色条纹衬衫配白色休闲裤。他的办公室里放置著进口嵌瓷的木制家具,他开玩笑说这完全配得上一个英国公爵了。 他说,长子吴捷对高科技很感兴趣,对传统工业不感兴趣。他实际上不打算从事传统工业。而他的妻子则喜欢大规模生产和传统工业。他本人则强调公司管理,如果3人经营同一家公司,将很难达成一致。 而分开经营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万丰奥特自称是全球第二大摩托车和汽车铝合金轮胎生产商,而日发是纺织机械和精密仪器行业的领先企业。 吴捷说,他父亲目前已从其对日发的100万元投资中获得了人民币2亿元的回报,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在日发的持股所得(目前持股量为23%)。中宝的生意也不错。父亲、儿子和继母在3家公司中都有股份,3个人的股份加在一起就在每个企业都享有控股权。 吴捷说,他并不特别想回家经营家族企业,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此事。吴捷现年36岁,处事低调,幽默风趣,对于自己的好恶有明确的认识。 吴捷1989年毕业于中国名牌大学-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在家乡做过两年律师,后来又去深圳呆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和香港公司做生意,还在新疆帮同学从俄罗斯进口过皮革和汽车零部件。他回到新昌老家是因为他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按照中国的传统,晚辈不敢违抗父辈的意愿。 吴捷仍希望回到法律行业,但他在这方面还没有什么动作,部分原因是经营自己建立的公司能够做到一言九鼎。2000年,他聘请安达信(Arthur Andersen)为公司进行业务研究分析,出谋划策并培训高级员工。他说,他父亲绝对不会做这样一笔投资,也不会像他这样在信息科技业累计投资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 他说,他花钱要比父亲更为随便。他有他的想法,而且对生产零件也不感兴趣。因此,日发只从事研发、组装和营销,而把一些关键产品以外的所有制造业务都外包出去。吴捷还有一个信条,就是不会从事化工业。他说,不管这个行业有多么赚钱,他也不打算搞,因为化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太大。 2001年,吴捷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中宝董事长的职务。他说,这只是暂时的,而他父亲则表示,这是永久性的。 在吴良定的5个子女中,吴捷是唯一一个在家族企业中拥有大量股权的子女。吴良定的一个女儿在中宝工作,但只有一小部分微乎其微的股份,而其他几个子女在这方面则是一无所有。他说,继承财产会让他们变得懒惰、依赖、不懂得创造,而只知道消费。 吴良定不打算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儿女,而是计划设立一个基金,资助来自贫困家庭的浙江大学学生。吴良定在《福布斯》杂志2002年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27。 他预计该基金将于2010年启动,他将把自己所有的人民币10亿元资产全部投入该基金。吴捷将担任基金董事长,而他的其他子女将担任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