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看中国:大国崛起的制度思考 郑 浩 本周三和五,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博士在《时事开讲》节目中,两次评论中国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如何在变换思维方式和宣扬理性精神等方面,也能够有所改变的问题。邱氏的评论,是借着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放的12集电视专题纪录片──《大国崛起》,不仅引发各界强烈反响,而且社会舆论又出现两极完全不同的观点这样一个时机,再结合他本人在德国多年的观察与研究,从西方文明、特别是以古希腊文明历史的发展为出发点,简要比较、评述了由于中外文化和历史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对不同事物的认知上,也出现差异。而这种差异,最终还导致了在制度建设上的不同。 由于时间的限制,虽然邱氏的评论观点明晰,但因为缺少更多的历史证据,无法全面展开论证他的论点,因此要完全说服听众,恐怕也不大可能。但作为节目的主持人,笔者认为邱氏的评论是認真、善意和客观的。 縱觀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观,基本上是延续着先人做事已成的“规矩"这条路线发展的。虽然历史上每次重大变革,包括改朝换代的那些“革命式"的变革,可以突破这种墨守成规的“规矩",但是,无论是变革者本人,还是整个社会环境,仍无法完全摆脱对“规矩"的遵从。中国人认“天命",可以认受现状,普遍注重对先人遗留的知识进行彻底的研究,提倡“百家争鸣",但结果往往是流派众多,却曲高众寡,不为实际所用。太远的不说,看看对《红楼梦》的研究就可略见一般了。相反,对新的知识的追求,对赋予挑战性的、违背“规矩"的知识的探索,特别是在对建立什么样的制度,而这种制度又可以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或调动所有人的智慧与能力,建设一个完全不同于陈旧“规矩"的新的规矩,却显得怯懦萎缩而不敢贸然前行。 最重要的是,虽然中华民族有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有为数众多的人类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探险家,有众多的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独占重要地位的发明创造,但是,这些伟大的思想理论或科学成果,却始终无法摆脱“规矩"的束缚,无法冲破旧有的体制,更不要说,它们会转化成为新的制度下的新的动力。历史上,中国传统的文明史观,其着重强调的是,应在维护“规矩"自身结构稳定的前提下進行可能的发展,权力中心极力维护“规矩结构"的稳定,实际上就是在维护自己地位的稳定。《左传.昭公五年》中有一句话颇为典型,说“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意思是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会改变制度,所以才成功;对民众不可放任自流,制度是不能更改的。用这种理念治理国家,制度可能会稳定,但社会肯定不会进取。 俗话说:“规矩成方圆"。“方"和“圆",正是在“规"与“矩"的约束下,形成的两种特殊的“规矩形式"。“方"或“圆"虽可变大小,但始终还是无法摆脱规矩的本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始终也就是在“如何变大小而不求变本质"的框框内徘徊着。 必须指出,西方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规矩"的约束绝非比中华文明松余多少,有时表现的更为残酷。例如,黑暗的中世纪教廷统治时期,一切进步的、违反教廷的文明,都是被严格禁止的。文明的探索者或传播者,会被活活烧死。但是,西方文明的发展,却正是在不断地挑戰、冲破旧有的“不文明",或者落后的“规矩"中,发展着、开拓着。文明与落后的残酷斗争,最终都是以文明的胜利而延续下去。与此同时,革新的思想者又将那些经过反思的成功与挫折、先进与反动、理性与暴力等,系统地以新的“规矩(制度)"规定下来,旧的“规矩(制度)"被完全打碎了,既为现时也为将来文明的更大发展,奠定一个更高文明层次的发展基础。其结果,在这个基础上,对新的知识的开拓、追求,对新的文明理念的探索、认知,又都可以在一个“规矩(制度)"下得到迅猛的发展。 同样必须指出,西方对其他文明的血腥掠夺、疯狂虐杀,即是文明的大倒退,同時也是在“规矩(制度)"上出现了根本的错误造成的。西方列强的确是通过武力掠夺强大了自己,是用抢夺来的资源发展了自己。这都是西方统治者推行的早期殖民主义掠夺策略,到后期的帝国主义侵略策略,到现在的单边主义颠覆策略造成的恶果。专制主义制度一定会产生独裁者,但民主制度也不能保证不出独断专行的恶棍。问题显然还是制度上存有漏洞。但不管怎样,理性的民主制度,至少可以让更多的理性人参与文明的治国规划,大大减少了走弯路的机会。 中国人在看《大国崛起》,外国人也在研究中国人为何爱看《大国崛起》的原因。他们更注重观察和分析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对旧有的思维方式,又是如何予以校正的。11月28日,韩国《朝鲜日报》发表了题为《中国现在也是强国,让我们向列强学习》的文章(作者吕始东),其观点很有点意思。文章写道:“中国已经崛起为国际舞台上的强国。此前,中国对强国的叙述多是负面的,而现在中国正在大幅修改其有关强国的‘历史观’。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已经进入强国行列,如果坚持过去的历史观念,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以前中国认为,列强对弱小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掠夺他们的资源和经济,而中国则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中国将成为颠覆列强主导的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现在中国认为,强国有着良好的社会结构,尊重法治和人权,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不会威胁他国,中国将走和平发展之路。" 文章还续说:“现在,中国的立场发生了变化。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中国在和非洲开展积极外交,为此甚至受到所谓的‘新殖民主义’的指责。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再也不能一味批评强国,因为客观宣传强国的优点和缺失,可以减轻外国对中国影响力扩大的警戒心理,中国政府切实感受到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文章的立点是清楚的,就是中国正在改变对原有的认知的看法。韩国人看到了中国人开始在思考对旧有的观念(或规矩)的转变问题,因此,这篇文章的题目似乎也可以是这样的:《中国的传统思维在变革,韩国又如何?》。 影片《大国崛起》给了我们更宽、更丰富的思考空间。我们不仅要思考西方大国崛起的原因,还要思考他们能够崛起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