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连玉,就不能不提曾经发表在半月谈2000年第6期上的《面子工程,为何栽了面子》和发表在经济参考报99年12月25日刊上的《别墅缘何变公厕》这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就是对李连玉十年前在江苏丰县大沙河镇任党委记时的调查。一时间,主流媒体竞相转登,李连玉的仕途似乎到了尽头。然而错了,李连玉从号称中华果都的丰县大沙河镇党委书记任上两年后与97年底就当上了丰县常委组织部长,接着又做了常务副县长。2001年就当上了邳州市长,两年之后接任邳州市委书记,两年后又当上了徐州市副市长,接着又是江苏省委候补委员。 根据调查李连玉任大沙河镇党委书记两年中,建形象工程、挥霍浪费和请客送礼让两万人的小镇,人均背上了2500元的债务。从李走后,这个当时尚算殷实的小镇再也没有了生机、活力和知名度。至今5000万元的债务尚未还清,市井破败、干群无神。从网上悉李连玉又为邳州160万人民留下了40亿的债务,人均又背上了2500元的债务,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这就是个别媒体宣传的所谓“铁腕书记”――让你欠多少债基本铁定。 这样的人为什么能一升再升呢!据悉,李连玉又被提名为徐州市副市长人选,不知那里的人大代表如何面对,组织又如何操控!这种弄虚作假、投机钻营、浮夸奢靡的官员,一再升迁,不能不让人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机制、标准,考量干部的科学体系和领导的识人任人提出质疑! 这里不得不劝告前阶段对‘史上最牛书记’提出批评的人士,休息吧。当年,主流媒体的批评都对李连玉毫发无损,在现在主流媒体集体失语,各级党组织集体缄口,当地干部群众集体闭嘴的今天,靠网上抨击又能怎样呢,实在是无可奈何。让我们共同等待李连玉当选徐州市副市长的喜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