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中的东西不多,贴出来方便大家阅读! 换个心情去上班 大学的时候看到朱德庸的漫画《涩女郎》,从此成为他的忠实漫迷。岁月无声,成为上班族的我不再青涩,每天固定在家与公司两点一线之间游荡,重复同样的生活,上演相同的戏码。前些日子,正为着工作中的不如意而烦恼的我,意外得到朋友的一份小礼——朱德庸的《关于上班这件事》,才知道原来自己仍如从前一样,纯粹的笑容和开心依然会为一本漫画而展现。 灵动的两个小黑点,上扬的唇角或噘起的嘴巴,飞扬的眉毛或低垂的额头,简简单单的几笔,上班族的喜怒哀乐、是非成败就跃然纸上。艺术的极致就是简单,四格天地间的轻描淡画,酣畅淋漓地表现出都市上班族的心态。无须文字,灵动的图画已让我着迷,而犀利诙谐的朱氏经典“语录”——偷懒员工的摸鱼打混、蒙面老板的缺德秘籍——更是画龙点睛: 员工黑白讲辞典: 我愿意为公司牺牲一切。(其实是牺牲公司的一切。) 加班绝无问题。(问题是加班费。) 开会要有效率。(开会打瞌睡不舒服。) 我对工作充满了热忱。(热度是要靠钱保温的。) 我是一个工作狂。(一工作就发狂。) 老板黑白讲辞典: 你是公司最大的资产。(你把公司搞得很惨。) 员工是一切。(但甭想得到一切。) 你非常努力。(你是个非常奴隶。) 大伙都是一家人。(我是主人,你是佣人。) 你很负责。(这桩赔钱的买卖就算你的了。) 忍不住想到周星驰的黑色喜剧,朱德庸的漫画与之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来不曾想过自己还是个“双性人”——除了单纯的男人与女人族群之外,也属于一个最大的族群“上班族”。确实,不知不觉中,职场已成为人生最重要的舞台,每天为着上班或喜或悲,自己真的在一天上班八小时这件事上加了太多附加价值,渐渐忘了工作本质里最单纯的、无目的的乐趣。 朱德庸在自序中写道,29岁那年的上班途中,他惊觉自己竟然有25年在按别人的安排生活,所以他第二天就辞职了,他不愿意再花另一个25年必须去上班。现在的他依然是个“上班族”,因为他每天还是要花固定的时间在桌前作画,只是,那是他自己的书桌。 难道真的要为做一个精英分子而苦苦挣扎,最后只是成为“中产阶级”(就是拥有车子、房子、妻子、孩子,但四者都只到中等程度的人)吗?那就真的应了那句“大富由天,小富靠命——靠你卖命”了。 也许我们不可能都像朱德庸那样为自己工作,但依然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然好老板遇上好职员就会变坏,坏职员遇上坏老板就会变乖,那就努力在一个不好不坏的老板手下成为一个不好不坏的员工吧。让我们抛开成功、效率之类的工作魔咒,在上班和生活之间找出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把上班变得更单纯、人生变得更丰富,为工作而烦恼的时候,捧一本《关于上班这件事》,让挫折和不快化作会心一笑,换个心情去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