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外企的小职员,深深感到前途的迷茫。我不知道是不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就只有这样平平淡淡过一生的凄惨宿命了。 外企,一个令无数人为之激动神往的地方;外企,一个象征着高收入和精英层次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能够进入外企,首先是你的学历和素质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在中国人眼里,能够得到老外或者是操着生硬中国话偶尔爆出几个英文单词的外籍华人领导和主管的认可,要比获得几本证书几个大奖来得受用许多;其次,那就意味着你有机会接触甚至进入那个所谓的精英圈子,去体验地道的白领生活——吃西餐、喝咖啡、享受优雅的工作环境,为有机会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并得到对方咧嘴一笑而沾沾自喜……尤其对改革开放后进入职场的人而言,那就是一条无比光鲜靓丽的人生之路。 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接触的深入,更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无数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挤破头想要进入外企,其壮观程度已不亚于一年一度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而一些在外企中沉浮多年的中层管理者却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这个“理想家园”。 在我工作的这家德国电气企业,高管基本都是欧洲人,少数美国人,个别港台和马来西亚人,好像我们这种中国大陆“土鳖”注定是没有什么远大前途可言。不仅是我所在的公司,我有朋友在联合利华、卡夫等快消类外企,好像都存在这种状况。 难道是老外的管理智慧就比中国人高吗?我们本土的土鳖还没有完全实现与全球接轨? 貌似都不是,我就把症结归结在自己英语口语能力还不够流畅,动不动还想蹦单词,于是乎自然我成为各种成人英语培训班的铁杆粉丝,天天风里来雨里去,那叫一个辛苦,那叫一个执着,因为前面的金光大道、高薪诱惑实在是难以抗拒的,谁不想成为像柯达叶莺那样的国际女强人呢? 但可是可但是,学英语白花花的银子花掉不少,也熬了好多个年头,眼看三十多啦,升职、加薪却遥遥无期……. 看来,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了。我算是吃够了传统英语教育的苦,还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吗?周围不少同学选择移民新加坡、加拿大。对我来也更是个艰难地抉择:要么是我或者爱人谁牺牲了事业陪着孩子去,这样的话我们三口之家就得在至少十年中忍受着异国相思,分局两地之苦。 而且,我也不希望孩子丢了中国的根。 哎,迷茫啊,迷茫,谁能帮我出出主意,帮帮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