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圈子:我来到你的世界                                     (访问该圈子)
    前苏联哲学家柳比歇夫,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动物学、昆虫学、进化论、科学史、农业史、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无神论,此外还写了很多著作。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为什么柳比歇夫可以完成这么多事?    这节课和你分享,柳比歇夫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的具体方法。    1、“事件+时间”记录法    柳比歇夫管理时间的方法,叫做“事件+时间”记录法。    在柳比歇夫的记录单上,他会把日常所做的各种事情,做一个大的分类,然后,在每一项做过的事件后面,标记所花费的时间。比如:    首先是大的分类:    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钟    分类昆虫学——20小时55分钟    附加工作——5小时25分钟    组织工作——5小时40分钟    合计:136小时45分钟    我们可以看到,柳比歇夫在基本科研上,花了59个小时。那么,这59个小时,都花到哪里去了?柳比歇夫也有详细记录:    《分类法的逻辑》报告草稿——6小时25分钟;    杂事——1小时;    校对《达达派研究》——30分钟;    数学——16小时40分钟等。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让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乃至一生的时间,都去了哪里。    这种统计法有两点好处:    首先,可以增强我们的时间观念。特别是当你回过头来,翻看记录时,你会意识到,时间非常珍贵,无法逆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其次,通过时间统计,你可以发现,做一项工作需要花多少时间,作为数据参照。通过这个参照,可以优化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2、统计时间的    3个具体步骤    接下来和你分享,统计时间的3个具体步骤:    1、每天记录,养成习惯    统计时间需要坚持不懈,养成一种习惯。当你做每件事情之前,看一下时间;做完事情之后,再看一下,记录花费的时长,明确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要注意精确到分钟,时间差最好控制在5分钟以内。    2、保持简短,便于翻阅    时间记录并非写日记,不需要写感想体会,原则是简洁第一。毕竟,记录本身也花费时间,而且,也便于日后翻阅。    3、睡前统计,分析反思    做记录不是摆设,我们要用起来。在每天睡觉之前,最好花10分钟,翻阅记录并思考。翻阅,是为了回顾;思考,则是为了比对。    想一想,是否每件事情还有提升改善的空间?是否下一次,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完成?    以上,就是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3个步骤:    1、每天记录,养成习惯;    2、保持简短,便于翻阅;    3、睡前统计,分析反思。    来源:插座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