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简介 由以色列企管大师高德拉特博士(Dr Eliyahu Goldratt) 发明的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 制约法)是一套先进的管理策略,针对企业的大难题,提供一系列突破性的解决方法。TOC指导工厂企业人员如何找出运作上的‵瓶颈′(或称‵制约′Constraints),及如何尽量利用他们手上有限的资源(资金、设备、人员等),令企业在极短时间内及无需大量额外投资下,达致运作及盈利上的显著改善。 TOC并不复杂,很多业界的专家誉之为〝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认为TOC比MRP(物料需求计划)及JIT(及时生产系统)还优胜,TOC 亦为TQM(全面品质管理)及BPR (企业流程改造)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工具,幷超越了它们。 TOC曾获香港政府的〝新科技培训计划〞评定为十分值得鼓励企业界引进之管理新技术。 世界各国数以千计的先进企业正成功运用TOC,小至不足五十人的小厂,大至跨国企业如通用汽车、AT&T 、3M 、National Semiconductor 、Intel等,并视TOC 为令企业恒久保持活力,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武器。 Dr Eliyahu M. Goldratt高德拉特博士介绍: 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管大师、全球性的〝高德拉特机构〞(Goldratt Group)首脑,他曾被财富杂志(Fortune) 称为“ 工业界大师” ,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形容他为天才, 他发明的TOC制约法(Theory Of Constraints)为无数大小企业带来营运上的大幅改善,包括通用气车(GM)、宝洁(P&G)、AT&T、飞利浦(Philips)、波音(Boeing)等。 高德拉特博士所作的第一本书《目标》(The Goal)畅销全球,被万千企业视为至宝,《目标》大胆地借着小说的手法,以一家工厂作为背景,说明如何以近乎常识的逻辑推演,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而红,《目标》迄今已翻译成多种语文,包括中文,全球销售量达四百多万册,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誉为最成功的一本企管小说。 《目标》反映了一位科学家对管理问题的种种思考,书的创作过程颇为曲折。高德拉特博士原本设计了一套昂贵的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幷写了《目标》这本书来解释他发明的TOC,但是起初根本得不到出版商青睐,他们质疑:〝由物理学家写的企管小说?把科学方法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没有人会读这样的一本书的。〞但他幷不气馁,利用商展和各种机会,自己印制及推广这本书,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一位企业主管在信上告诉他:〝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书!我规定所有员工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准休假,这本书让我们公司脱胎换骨!〞高德拉特博士把这封信连同全部书稿,寄去给北河出版社,一本畅销全球的书于焉诞生,连品管大师戴明博士读了以后,都大力赞扬。 高德拉特博士二十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着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三个小时,奔波世界各地发表演说。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机构〞来推广观念,目标是令TOC成为广大企业的主流管理方法,透过TOC的实施项目,令盈利大幅提升,他还在全球广设分部,包括中国、训练TOC人才,辅导对象除了大小企业外,还包括教师、美国空军将领、医院等的各行各业。 继《目标》后,作者还写了十分畅销的《绝不是靠运气》、《关键链》和《仍然不足够》,前两者可以说是《目标》的续篇,但也可将它们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企管故事,而《仍然不足够》是以资讯科技在企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的小说。 TOC关键链项目管理介绍 TOC关键链项目管理,广受好评,以下是关键链的最重要特色: 1 “TOC关键链项目管理技术”是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 制约法)发明人——以色列籍物理学家及企管大师高德拉特博士(Dr Eliyahu Moshe Goldratt)亲自设计的高档次产品,有别于市场上一般的项目管理方法,不花时间谈如何计算项目开支等等一般人已经懂得的东西,而是集中于狠抓项目管理的最核心、最要害的问题。 2 那问题就是:举世公认的、被认为十分聪明的项目管理方法——〝关键路线〞(critical path),己经被奉行了几十年,为什么被延误、规模和设计内容被牺牲、或超支的项目仍然触目皆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主管因项目失败而被逼辞职、把公司关掉或被告上法庭?是不是现行的项目管理概念有致命的盲点,令人们吃尽苦头、甚至一败涂地? 3 课程探讨这个问题,继而提出高德拉特博士所发明的、用以取代〝关键路线〞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TOC关键链项目管理技术”。 4 关键链特别针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unpredictability),即在任何环节都会随时出现的变数,令项目无法按计划进行,这是所有项目经理都要面对的大难题。 5 深入探讨最棘手、人们最害怕遇上的〝多项目〞﹙multi-project ﹚难题,那就是当多个项目必须同时进行,因而无可避免地要互相争夺一些共用的重要资源的时候(例如:实验室、设备、具某种特长的设计师、工程师或专家等),一定会遇上的麻烦,在这种运作环境下,各项目是互相影响的,很难防范延误由一个项目蔓延至其他项目,最终所有项目都延误,无一幸免。除“TOC关键链项目管理技术”外,至今还没有什么学说可对此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6 关于项目进度的监察,很多人以为进度检讨会议开频密一点就行了,不懂得应该抓住什么重点,觉得一切似乎很正常,到问题终于呈现时,才如梦初醒,要挽救已经太迟了。课程为身负项目监察重任的机构和人员(例如:政府官员、顾问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十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7 很多机构对承包商和转包商的手段是〝高压〞,靠罚款,但项目最后还是完成不了,往往以双输(lose-lose)终场。对此,课程提出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问题,达致真正的双赢(win-win)。 8 广泛运用TOC著名和特有的〝思维方法〞(TOC Thinking Processes),以科学的严谨逻辑分析问题,发掘问题根源。 针对什么问题? 1 项目无法如期完工。 2 超支。 3 我们要求的完工期过长,把客户吓跑,丧失竞争力。 4 过多地加班赶工,但又似乎无可避免。 5 太多故障、突发事故和麻烦要处理,疲于奔命。 6 客户的需求多变,但我们往往反应过慢,削弱竞争力。 7 往往太迟才发觉项目出问题,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 8 项目成败,太受制于转包商的表现,而我们又没有有效的机制监控他们。 9 价低者得,割喉式竞争下,工程纵使投得亦明显无利可图,想赚钱唯有靠〝动脑筋〞、〝找借口〞,十分无奈。 10 虽然满口承诺,项目必须的资源还是不能按时到位。 11 迟迟拿不到项目所需的规格明细、设计、资讯、物料、授权或批准。 12 经常觉得,除非大量增加人手,项目一定完成不了。 13 人人都说自己的项目最火急,优先顺序被逼频频改动,亦频频引起争执。 14 项目中太多环节需要重新施工或再做,翻来覆去,费时失事。 15 项目完成了,但交付的内容比承诺的大打折扣。 16 一个项目延误,无辜连累其他项目亦延误。 17 项目不少,人人似乎亦很拚搏,但公司还是无利可图,接单部门与项目执行部门互相指责,各有大条道理。 实施关键链项目管理令企业获得的优势: 1 知道传统项目管理概念的盲点在哪里、为什么项目那么容易出错。 2 明白TOC的解决方案是怎样的,以及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3 知道怎样在自己的机构内有效运用“TOC关键链项目管理技术”。 4 了解如何跟企业外的机构合作,例如供应商、承包商、转包商等,及有效监察他们。 5 有能力提高项目资源(人员)的生产力,而不需额外增加开支。 6 有能力缩短项目完工时间四成至一半。 7 有能力承接更多项目,幷一一准时完成,无需拼命加班。 8 有能力令项目完成的内容一如承诺,不折不扣。知道怎样提高企业的〝有效产出〞。 〝TOC关键链项目管理技术〞适用于什么机构? 1 任何从事产品研发、软硬件、工程项目设计开发、建筑、科研、基建的机构、企业、发展商、承包商、转包商。 2 本身虽非从事项目的具体工作,但对监察项目的进度负有重大责任的机构或阶层,例如政府部门、顾问工程公司、企业的董事局等。 3 即将进行某些大规模内部计划的机构,那些计划需要跨部门的大协作,时间性亦极为凸显,例如推出ERP系统,需要牵涉很多部门及软硬件供应商,TQM是另一例。 4. 制造业厂房的建设、生产线的安装与投产、新产品的启动及配套安排,都是典型的项目。如果每件产品都是为客户〝度身订造〞(make-to-order)、需要花相当时间设计及进行成品测试,而每个工序平均需时以日或星期计,那么,每张订单其实就是一个项目,需要以项目管理的技巧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