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帖子同步发自圈子:施工总承包管理 (访问该圈子)
▲▲建议:: (1)、施工企业应该事先调查发包方的详细情况,如案例1,投标单位应同时向有关审批单位进行了解和实地考察,审查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查询招标备案情况。以四川为例,招标信息通常在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网、四川招投标网、四川建设网等发布,建筑企业还应多留意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的官方网站的信息。 (2)、对发包方的资质情况、企业基本情况可以深入建设主管部门、招投标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详细地了解。如案例2,还应同时向中建六局询问其子公司及分公司的真实情况。如果遇到不是必须进行招投标的项目更需要做好项目合法性及前期手续办理情况调查,绵阳市曾有家建筑企业,签约前一天找到我们帮忙调查分析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分析,,我们在一大堆资料中发现土地使用权人和发包方不一致,再查询企业档案,发现了更多问题,由此避免了企业被诈骗的结果发生。 2、除招标诈骗外,合法的招标,建筑企业也要预防招标陷阱 自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其中1.0.3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以下二者简称“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现在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越来越多,此模式下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存在很多风险,如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本身存在瑕疵:工程量计量不准确、项目工序分析和理解有误、项目特征描述欠缺、清单缺项等,投标方未全面审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暗藏风险,仍然草率报价。 下面我们举例具体来分析: 案例1:某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在工程中承包商与业主就设计变更影响产生争执。最终实际批准的混凝土工作量为<?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66000m3。对此双方没有争执,但承包商坚持原合同工程量为40000m3,则增加了65%,共26000m3;而业主认为原合同工程量为56000m3,则增加了17.9%,共10000m3。双方对合同工程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承包商报价时业主仅给了初步设计文件,没有详细的截面尺寸。同时由于做标期较短,承包商没有时间细算。承包商就按经验匡算了一下,估计为40000m3。合同签订后详细施工图出来,再细算一下,混凝土量为56000m3。作为固定总价合同,这个16000m3的差额(即56000—40000)最终就作为承包商的报价失误,由他自己承担。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我国的一大型商业网点开发项目中。本项目为中外合资项目,我国一承包商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土建工程。由于工程巨大,设计图纸简单,做标期短,承包商无法精确核算。对钢筋工程,承包商报出的工作量为1.2万吨,而实际使用量达到2.5万吨以上。仅此一项承包商损失超过600万美元。 </?xml:namespace> 案例2:某中外合资项目,合同标的为一商住楼的施工工程。主楼地下一层,地上24层,裙楼4层,总建筑面积36000m2。合同协议书由甲方自己起草。合同工期为670天。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为: “本工程合同价格为人民币3500万元。此价格固定不变,不受市场上材料、设备、劳动力和运输价格的波动及政策性调整影响而改变。因设计变更导致价格增减另外计算。” 本合同签字后经过了法律机关的公证。本合同属固定总价合同。在招标文件中,业主提供的图纸虽号称“施工图”,但实际上很粗略,没有配筋图。在承包商报价时,国家对建材市场实行控制,有钢材最高市场限价,约1800元/t。承包商则按此限价投标报价。工程开始后一切顺利,但基础完成后,国家取消钢材限价,实行开放的市场价格,市场钢材价格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涨至3500元/t以上。另外由于设计图纸过粗,后来设计虽未变更,但却增加了许多承包商未考虑到的工作量和新的分项工程。其中最大的是钢筋。承包商报价时没有配筋图,仅按通常商住楼的每平米建筑面积钢筋用量估算,而最后实际使用量与报价所用的钢筋工程量相差500t以上。按照合同条款,这些都应由承包商承担。开工后约5个月,承包商再作核算,预计到工程结束承包商至少亏本2000万元。承包商与业主商议,希望业主照顾到市场情况和承包商的实际困难,给予承包商以实际价差补偿,因为这个风险已大大超过承包商的承受能力。承包商已不期望从本工程获得任何利润,只要求保本。但业主予以否决,要求承包商按原价格全面履行合同责任。承包商无奈,放弃了前期工程及基础工程的投入,撕毁合同,从工程中撤出人马,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建议:1、如果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招标人在招标时应使用施工图,且应有比较详细的图说和施工要求,投标企业对图纸和说明中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通过询标要求招标人明示,并做好询标答疑的详细记录,报价时,应与施工图纸认真核对,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应发挥作用。法律条款中有不合理得部分或暗藏风险的要由专业人员仔细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好的合同应是兼顾双方利益的合同,对极不合理的条款,法律顾问应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 2、AHP法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每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而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及其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为先分解后综合。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现定量化决策。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然后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可使系统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数学化和模型化,尤其适用于多准则、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风险分析的步骤 AHP是一种比较灵活、易于理解和操作的风险评价方法,用AHP进行风险分析一般由八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按工作性质把整个工作分解成易于管理的工作包,然后针对每一个工作包进行风险分析。 第二步:用专家评审法先对每一个工作包进行风险分类和辨识,然后构建出该工作包的风险框架图。 第三步:构造因素和子因素的判断矩阵,请专家对因素层和子因素层间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判,求出各元素的权重值。 第四步:构造反映各个风险因素危害的严重程度的判断矩阵,风险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高、中、低来定义,求出各子风险因素的相对危害程度值。 第五步:由于在第三、四步中均采用专家凭经验、直觉的主观判断,所以,要利用AHP计算机软件,对专家评判的一致性加以检验。如检验不通过,就要让专家重做评价,然后再检验,直到通过为止。 第六步:把所求出的各子因素相对危害程度值统一起来,就可求出该工作包风险处于高、中、低各等级的概率值大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工作包的风险程度。 第七步:把组成项目的所有工作包都做如此分析评价,并把各工作包的风险程度统一起来,就可以得出项目总的风险水平。 第八步:根据分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决策并实行有效的管理。 以下是运用AHP法进行风险分析的案例。 2001年,中国路桥总公司(CRBC)曾与美国桥梁公司、巴拿马PILOTEC.S.A公司组成合资公司,拟投巴拿马运河二桥的施工合同标。在投标前,该公司应用AHP法对投标决策进行了风险分析。 (一)工程概况 巴拿马运河二桥是在巴拿马运河一桥上游10000米处、横跨巴拿马运河的一座砼斜拉桥,全长1052米,跨径布置为(60+60+60+200+420+200+46)米,为三跨双塔单索面梁塔固结体系钢筋砼斜拉桥。全桥的基础均为直径1.8米的钻孔灌注桩,东塔平均桩长13米,西塔平均桩长45米,承台为实体普通砼矩形构造,采用明挖基础,索塔为独柱空心砼结构,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砼箱形梁。施工工期为27个月。该桥位属山岭重丘区(国内标准),平均河宽180米,平均水深12米,全桥的基础均设在两岸的旱地上。大桥东岸地表2~3米为亚粘土覆盖层,3~6米为风化页岩和泥岩,6米以下为玄武岩。单轴抗压强度为60Mpa以上。西岸地表3~6米为泥质亚粘土,地表以下为泥岩和页岩,中间夹有部分砂岩、泥(页)岩,单轴抗压强度不大于5Mpa.巴拿马二桥位于库区河段,水位主要受船闸放水和运河降雨的影响,水位变化不明显,平均水位26.67米。巴拿马二桥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无四季差别,仅有旱季、雨季之分,年平均气温23℃~32℃,旱季为11月下旬到5月中旬,其余均为雨季。 (二)投标风险分析及比较 第一步:风险因素辨识 1.政治风险。巴拿马与中国无正式外交关系,中国在巴拿马驻有商务代表处。美国把主权交还巴拿马后,巴国内政局基本稳定,与中国有一定的商贸来往,加之美国在巴仍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政治风险不大。 2.经济风险。 (1)通货膨胀。该国工业很少,以巴拿马运河过船收费、金融服务和旅游业为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巴拿马币和美元等值在其国内流通,通货膨胀的危险不大。 (2)资金转移困难。该国在外汇转移方面限制较严。 (3)税收较重,而且由于运河二桥在巴国内影响重大,不易合理避税。 (4)标书中规定的“里程碑付款方式”对承包商造成资金压力。 (5)当地缺乏施工机械和设备。 (6)当地劳动力效率低下,熟练技工更是缺乏,需要从中国派遣,费用较高。 3.技术风险 (1)施工技术复杂。该桥是单索面斜拉桥,跨度较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宽度达40米以上,主塔100多米高,施工难度较大。 (2)巴拿马终年多雨,特别是雨季长,有效施工时间较少,工期较短。 (3)施工用电不能完全保证。 4.环境风险。中国路桥公司是第一次在南美地区投标,对当地情况不熟悉。 第二步:分析有利因素 1.中国路桥公司作为一个跨国大公司,在大跨度索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中标后有可靠的技术和专用机械设备。 2.有美国公司的参与,工程付款不会有大的障碍。 3.中国国内劳动力相对于欧美劳动力价格较低。 第三步:选择风险分析方法 因为AHP法比较适用于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故运用AHP法进行分析。 第四步:用AHP法分析投标风险: 从前述的分析可知该项目主要有三大类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各大类风险又分别分为如图所示的子风险因素。通过编制专家调查表进而确定风险因素和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值和风险危害程度值,计算出F1、F2、F3的权重值分别为0.523、0.156、0.321,各子因素的高、中、低风险度计算结果为:高风险可能性为0.647,中等水平风险的可能性为0.698,较低风险可能性为0.763。因此得出结论:该项目为高风险项目,建议以合同的理由退出投标。 三、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把AHP法运用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实现了风险因素的排序、系统总风险的评价以及风险响应措施的选择。除了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将风险因素的可控制性和企业信誉风险也同时作为风险判断准则,使得风险的评价更合理,更反映工程实际。但要注意,如果所选的要素不合理,其含义混淆不清,或要素间的关系不正确,都会降低AHP法的结果质量,甚至导致AHP法决策失败。为保证递阶层次结构的合理性,需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分解简化问题时把握主要因素,不漏不多;第二,注意相比较元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相差太悬殊的要素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