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运营计划概述 一、生产运营计划的三个层次 生产运营计划按时间范围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 二、生产运营能力计划 (一)生产运营能力的概念 1.生产能运营力的概念 2.代表产品与假定产品 3.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方法 (二)生产运营能力计划的编制 例5-2 (三)服务业的能力计划 1.服务能力计划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性大。 2.服务需求波动性大,难以预计。 3.服务能力难以预计。 4.服务能力扩张的方式与制造业也有所不同。 5.劳动在服务业占有很大比重,劳动柔性可以成为一种优势。 第二节 需求预测 预测的概念 (一)需求预测 (二)预测分类 1.按预测时间的长短分类 (1)长期预测。 (2)中期预测。 (3)短期预测。 2.按主客观因素所起的作用分类 (1)定性预测方法 (2)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是本书介绍的重点。 二、定性预测 销售人员意见汇集法 小组会议法 市场调查法 德尔菲法 定量预测 时间序列模型和因果关系模型是两种主要的定量预测方法。 (一)影响需求趋势的因素 平均需求、需求趋势、季节因素、周期因素、随机误差以及自相关。 (二)时间序列平滑模型 1.简单移动平均 2.加权移动平均值法 3.一次指数平滑法 (三)时间序列分解模型 这里以趋势和季节成分模型的分解为例。 例5-4 (四)因果模型 这里只介绍线性回归模型。 例5-5 (五)预测误差与监控 1.预测误差 (1)标准差 (2)均方差(MSE) (3)平均预测误差(MFE) (4)平均绝对误差(MAD) (5)平均绝对百分误差 2.预测监控(略) 第三节 综合生产计划 一、综合生产计划的意义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策略 (一)影响需求的策略 (二)调整生产能力的策略 1.调整生产能力考虑的因素 可以调整的生产能力有劳动力、工作时间、库存量和分包。 2.调整生产能力的策略 追逐需求的策略及平准化策略 三、综合生产计划的相关成本 1.生产成本 2.雇佣与解聘成本 3.库存成本 4.延期交货成本 四、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 (一)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 1.确定每一时间段的需求。 2.确定每一时间段的能力。 3.确定安全库存。 4.确定正常时间、加班时间、转包、库存、推迟交货、雇佣和解聘等方面的成本。 5.提出备选计划并计算每种计划的费用。 6.选择满意的计划方案。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 1、试算法 例5-7 2.数学方法(略) (三)综合使用劳动力、库存、加班、外包策略的案例(略) 五、服务业的综合计划 收益管理 服务业综合计划的例子 例5-9 第四节 主生产计划 一、主生产计划介绍 (一)综合生产计划的分解 (二)制定主生产计划的输入与输出: (三)主生产计划的时界 备货型生产企业主生产计划的制定 品种的确定 产品品种系列平衡法 销售收入和利润分析法 产量的确定 线性规划方法(略) 出产期的确定 大量大批生产企业 成批生产企业 综合确定品种-产量 边际分析模型 例5-14 订货型生产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 订货选择决策 (1)积聚选择法。 (2)时刻选择法。 质量、价格、交货期的确定 先看一下上面的内容是否符合你所运营的项目,如果适合详情请点击: http://cba.cueb.edu.cn/jpkc/yygl/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