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风暴已经影响了许多行业的市场需求,企业开始裁员和削减预算,消费者的信心也受到了重挫。“真是糟透了!”很多人这样抱怨。 《信息周刊》杂志“2008年商业科技100强”的调查显示,2008年企业对于IT的预算支出,相较2007年显得更为谨慎。预算“超过”上一年的企业比例从2006年的74%,到2007年的65%,到今年的57%,一路下滑,不容乐观;而支出会“减少”的企业百分比则从2006年的9%到2007年的12%再到今年的20%,数字一路攀升。不只一家大企业首席信息官(CIO)表示,明年的预算还会继续缩水。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慌和震惊不再像最初的时刻叫人惶惶不安,“危机会让我们更加冷静。”西伯格公司(Seeburger)首席执行官(CEO)和创始人伯尔尼?西伯格(Bernd Seeburger)日前造访中国时说道。现在也许是时候坐下来,仔细盘点一下该如何去利用一些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改善绩效,提升管理,顺利度过“严冬”了。 为此,笔者特意约请并走访了10多家知名企业的技术领路人或者主导者,就当前形势下的热门技术,进行2008年的盘点和2009年的展望,旨在提供“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的视野广度和聚焦深度。本期封面的后述多篇文章中,专家们就虚拟化、节能绿色、统一通信、商业智能、Web2.0、多核、搜索等10多项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专家们毫无例外地都预测,2009年企业的IT应用将围绕降低成本、整合应用和节能减排展开。 微软公司(Microsoft)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建议企业应该保持乐观态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他认为,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企业要谨慎行事,保持正向的现金流。“不要去烧钱,碰到烧钱的部门要么把它砍掉,要么放慢速度。如果有正面的现金流,哪怕赚钱赚少一点,但是最终你还是在赚钱。”此外,企业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模式,适应客户以更少成本提高生产力的新要求。“微软会用我们的技术帮助企业省钱。比如帮助企业减少差旅费的会议通讯技术;还有虚拟服务器技术,以及帮助企业减少用电的软件等。” 思爱普软件有限公司(SAP)中国区总裁张烈生也认为,企业的眼光应该放长远。他日前接受《信息周刊》采访时表示。“节省开销是任何一家公司面对经济危机都需要做的。但我觉得这是短期的事情,我们还是要看长期。”而这个长期的能力就是企业的内功——经营和管理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养成和提升都离不开IT系统的助力。 当前,尽管首席信息官(CIO)和IT经理们手里预算日渐缩减,而其所面临的业务挑战却在不断加剧,这种矛盾的日益白热化,使得虚拟化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技术脱颖而出——不但能够帮助CIO们从容面对这些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它正在通过降低能源成本和硬件成本的方式,改变着传统的企业计算方式。 一台服务器可以被“虚拟”成好几台独立的机器,这意味着可以把三位数的服务器部署压缩成个位数配备,却能够实现同等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且,数据中心空间的需求也由此降低,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对冷却能源的需求,符合绿色环保的需求。所以,对于很多2008年尚在虚拟化岸边徘徊的企业而言,2009年会将虚拟化纳入到正式的IT计划中来。 从某个角度来看,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可以也可以被视为虚拟化的一种延伸。散布在各个数据中心,未加充分利用的资源被充分集中起来,成为一种共享的“云端”资源。目前,关于云计算的未来呈现模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是未来用户获取计算资源会像用电那样简单方便、价格低廉,只要插上插头,数据、服务、应用就全都从“云”层里“飘”过来,终端变得无足轻重;而另一种看法是“云服务平台+客户终端”的计算架构更可靠、更灵活,代表了产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客户的需要,未来的计算和服务会分别存在于云和客户端之中。不管采取何种模式,可以预见的是,云计算带来的基础架构设施、数据存储方式、付费模式的变化,这些都将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节能减排已经是任何企业都无法逾越的政策屏障。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一平表示,就具体而言,要实现低碳和节能社会这一目标,IT技术将在两个大的领域中发挥作用:一是通过技术改良实现IT系统本身的节能降耗,尤其是数据中心的节能,因为就中国而言,数据中心能耗在IT的总能耗中占比超过40%;另一方面,IT技术还可以通过行业解决方案帮助传统企业实现生产、管理等环节的节能减排。 就在企业普遍削减IT开支的时候,信息安全的投入却呈逆势飞扬之势。安全是企业的一道保护屏障,失去安全,生存和创新都无从谈起。从《信息周刊》杂志持续3年的安全调查来看,企业多半已经部署了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等基础性的安全软件,但是安全成效并不显著。10%的企业承认在过去一年中遭到过比较严重的信息安全事故,而其中又有一半的企业因此受到了经济损失。2009年,移动安全、身份管理、风险管理等技术仍然备受关注。 2009年值得潜心研究的技术还有统一通信(UC)、商业智能(BI)、Web2.0、多核、搜索等多项技术,它们或者是能帮助企业最大化现有价值,或者给企业带来一种全新思考角度,提升竞争优势。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就算在技术至上的“摩尔时期”,各种实用或前瞻技术也从来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用还是不用某项技术,并不是为了证明企业是否跟上了潮流,而是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是否为新技术的应用储备了足够的资源;是否能监控和管理好脆弱而复杂的新环境;以及是否有把握会带来正的投资回报率。所以,经济危机下,企业只有做到成竹于胸,才能执技术为一把明亮的火矩,点亮未来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