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帅”许宪平能否再现“老”解放辉煌 2006年,在一汽夏利留下辉煌后,许宪平调任一汽解放的总经理 2005年,一汽夏利的销量超过20万辆,而2004年的销量只有12万辆;2005年,一汽解放的销量只有11.6万辆,而2004年的销量是18.7万辆。 这组数字,让许宪平从一汽夏利的总经理成为一汽解放的总经理变得毫无悬念。 现在的悬念是,许宪平能否让一汽解放重现一汽夏利的辉煌。 许宪平是谁? 你可以不知道许宪平,但你一定知道夏利。1986年9月30日,第一辆夏利两厢轿车下线,从此夏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中国城市最主要的小轿车。夏利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红遍中国”的辉煌后,从2000年开始走向亏损和萎缩。 2002年8月,身为一汽集团采购部部长的许宪平成为一汽夏利的总经理。2003年,一汽夏利开始扭亏。 夏利在许宪平到来的3年多时间里,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从组织结构、人员素质、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再到销售模式和价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销量上的结果就是,一汽夏利2005年创下销售20万辆和单一品牌销量冠军的业绩。夏利在一度被老百姓淡忘后又重新成为私家车的首选。 此次一汽集团调许宪平紧急止滑一汽解放的心情,应该比2002年决心扭亏夏利的心情更加迫切,因为,解放是一汽的根。2005年以前,解放曾连续多年是卡车行业的老大,这让一汽人既自豪又自然,在他们心里,解放理所应当就是老大。然而,2005年解放重卡的销量却下滑了56%,退居东风之后,这让一汽人痛心疾首。虽然2005年整个重卡行业都下滑了40%。虽然有很多客观原因导致销量不佳.但一汽人显然不能满意比平均下滑幅度更大的下跌,以及老大位置的丧失。此刻,一汽集团把许宪平从天津召回长春,显然是想让一汽解放重现往日的辉煌,或者,比往日更加辉煌。 许宪平,1964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历任一汽集团化油器厂技术员、车间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哈萨克斯坦一汽国际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一汽集团公司协作处处长、采购部部长,一汽夏利总经理,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直到现在) 一汽解放老了吗? 实际上。一汽解放有着相当好的用户基础——很多用户都是解放多年的忠实客户;有着相当好的硬件设备——一汽解放新建的厂房和设备一级棒:有着相当好的员工队伍——这里的工人绝对是“根正苗红”;有着相当规范的管理——绝对是“正规军“的风范。与那些刚刚出道的厂商有着本质的差别。 但是,如此多的优势都没能阻止其销量的下滑,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汽解放不够灵活,不能应对2005年重卡行业面临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事实上,如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大企业一样,一汽解放也同样不可避免地患上了大企业病。现在,一汽解放的经理层之下有11个职能部门,下设一个专业厂,8个分公司,2个子公司和3个参股公司,而本身。一汽解放就是一汽集团的二级公司。关于管理层级多、职能交错的问题。一汽解放自身也意识到了。2005年9月,专业厂的职能部门被裁掉(专业厂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 然而.一汽解放的大企业病不是减几个职能部门就能解决的。观念的转变,对一汽解放来说,可能既是最重要的,又是最棘手的——一汽解放的辉煌历史。决定了很多人的观念都是根深蒂固的。 应该说,进行机构改革、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是许宪平的拿手好戏,他入主夏利后,对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人员进行了精简、培训,夏利原有的铺张浪费、老大作风、跑冒滴漏、人心不齐、企业精神等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现在的问题是。许宪平对一汽解放能进行什么样的改变?许宪平到一汽夏利时,夏利的老员工有人称许宪平是“钦差”,他在天津没有什么关系,他改革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不多。许的改革措施虽然涉及到了一些夏利“老人”的利益,但总体上,夏利很多“老人”对许的很多做法还是比较赞赏的。夏利有着二十年的历史,可是一汽解放有着五十年历史。现在许宪平又重回到长春,这里不但有很多老领导、老熟人,更有集团总部的种种关系,许宪平是否愿意改革,改革的成果将会怎样呢? 强大的技术支持是福是祸 一汽集团的技术中心,几乎就是为一汽解放服务。技术中心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设备之好,国内很多商用车企业只能望其项背。 然而,一汽解放强大的研发能力并没有转化为2005年一汽解放现实的强大生产力。为什么?一位一汽解放的内部人士这样告诉记者,研发中心与一汽解放在一汽集团里是同级的两个单位,换言之,技术中心虽然是为一汽解放服务的,但不隶属于一汽解放。因此,技术中心大量的科研成果和一汽解放的市场需求不能完全对接。技术中心研发的车型又快又多,这对汽车制造厂商来说,却并非好事。有些品种销量非常少,但是却耗费了大量的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 对许宪平而言,技术中心强大的技术支持当然是福音,技术中心的研发费用相比他到夏利后投入的几亿元研发费用要高得多,但技术中心是否能完全以一汽解放的市场为中心,是否能根据市场对产品的反馈快速改进,是否能将新品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却可能成为制约一汽解放销售的重要因素。而这些,恐怕不是徐宪平能左右的。 事实上,在产品方面,一汽解放有着国内很多商用车企业不能比拟的优势。产品谱系全面、技术储备多、自主设计能力强,也就是说,一汽解放应该有很强的发展后劲。现在许宪平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潜在优势变成销售数字。 2006年.换帅的一汽解放显得风平浪静。这符合许宪平的风格,他到一汽夏利后。就是从采购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3年后才使一汽夏利有了惊人的飞跃。 一汽解放能否重现一汽夏利翻身的辉煌?现在就下结论,尚为时过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