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明哲 来源: e-works 发表时间: 2007-08-02
我把自己在日本企业工作的经历写出来。让大家体会到我对日本企业管理的
直观感受。
下面几点,供大家参考:
1.-----时间控制
下班——滞后思考原则
下班时间——滞后思考原则:在办公室,下级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在生产现
场,上司随时处于保障状态。
在日本企业中,办公室工作的员工,职务越低,下班时间就越晚。因为下级
必须随时准备回答上司提出的问题,随时为上司提供所需要的材料,随时执行上
司的每一个命令。
只有当上司离开公司之后,下级才会有自己的时间,才能整理属于自己的内
容。员工们都会意识到:从社长到职员,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工作,每一个下级
的工作只是上司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优先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才能保证上司
工作的完成。
大家不禁要问,难道下级就不能比上司早下班吗?不是的,下级同样可以在
上司之前下班,只要你在下班前同上司打声招呼,告诉他“我有事要先走”等,
就行了。不仅如此,上司在下班之前,也要同下级打招呼:“我要下班了,”这
种每天都相互通气和相互关照的企业风气,奠定了日本企业严格管理的基础。
而生产现场下班的时间顺序与办公室下班的时间顺序恰恰相反:职务越高,
下班时间就越晚。这是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决策人和上司,一旦签订了契约,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在交货期内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优质产品。这些产品的真正
生产者是员工。而且,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不仅无法独自完成某一个复杂完整
的产品,还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必须要上司大量的协作和协调来保障员
工的操作。如果上司先于员工离开现场,当天的任务就有可能完不成。
举个例子:日本某企业完成汽车轴承工作。生产看板会这样写:
工作内容:轴承 100个。 工作时间:8个小时(上午完成,下午完成)。 完成工作者:****。
因此,下班时间滞后不仅是日本企业最普通的做法,同时也反映了日本企业
管理中的一个最基本法则:报告——联络——相谈(商量)。
2.-----准时生产
交货——超前思考原则
交货时间——超前思考原则:理想方式,丰田方式
在日本,下级不是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来计算工作时间的,而是对自己的直
接上司的完成期作为计算工作量的基础。有三种不同的方式:理想方式,丰田方
式,中小企业方式。
理想方式
合同中的交货期是31天,但为了应付突然事变,各级都有一个提前量,到了
班长计算工作量时,只有15天,不到合同时间的一半。既使这样,它也只是一种
理想方式。
因为员工在5月1日能开始工作的先决条件必须是机器设备完好,材料到位。
设备完好是办得到的,但在合同签订之前就准备好了原材料不仅不可能,如果可
能的话,除开社长有神仙般的先见之明,那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的一种浪费。因为
材料积压,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占据仓库不仅人工,而且照明等费用也是极
大的浪费。
丰田方式
丰田方式被企业界誉为最节约最高效的方式,也被称为无仓库方式,也就是
JIT生产。
其实,丰田方式同样是一种理想方式,因为它是在有丰富的流动资金作保障
的状态下进行的。远的不说,光是2004~2006年3年间,丰田公司账簿上的周转资
金,经常都在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年纯利都在1000亿元以上。丰田在得到订单
之后,通过计算机网络迅速地将材料清单发往材料厂家,同时从银行预付大量的
货款。更由于丰田的声望和实际效益,材料厂家在接到订单后,暂不付钱也会抓
紧生产。因此,丰田实现了无仓库方式,而且同材料厂家签署发包合同到第一批
材料入库最快的只要3天就能完成。
中小企业方式
在日本,一般的中小企业,从合同生效到材料入手并开始生产,需要10天或
半个月。假如我们选定在13日(星期一)开始生产,到产品完成的最后期限30日
,总共也只有13天(除去星期六和星期天)。
由于它比理想的情况还要少2天,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交货,唯一的办法
就是采用“零废品法”,即: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和生产程序,创造性地、优质地
完成每一个动作。
3.----不合格的控制
“零废品法”: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和生产程序,创造性地、优质地完成每一
个动作。
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产品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把“零废品法”中强调的三个
方面分开来说:
(1)生产程序:就是操作规程说明书。 (2)创造性地、优质地:就是动脑筋,想办法提高效率。
(3)每一个动作:就是从材料取用到产品打包。
许多企业管理者都知道,影响产品质量的往往并不出在设计或关键内容上,
而是出在诸如很小的细节上。
日本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很简单:
一是严守操作程序和注重操作技巧。
二是动脑筋,改造工具,实现优质高效。
1.)多做JIG
忠实地执行动作顺序:可减少多余的动作,做到整齐划一。在日本企业,几
乎所有的测量都会有一种很简单,很直观的工具所代替,其实道理很简单:让员
工很容易的接受。做到控制产品不良,做到零缺陷
2.)不断改善
同时这些小设计,小发明都是员工自身的知识财富,他走到哪里,那里都有
他的用武之地。这种真正的主观为公司、客观为自己的做法符合日本企业管理活
动中的一个基本定律——“改善”。即: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使
自己的身心和技能得到改善。
3.)模仿与编制精干
日本中小企业人员素质并不高,工作环境和软硬件设施也不比国内同行好,
但效率却很高,很有活力。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一是模仿;二是工作团队编制
精干合理。
提倡模仿
学习和继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模仿。
中国有一句谚语:照葫芦画瓢。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照葫芦画瓢的人
都很笨,没有创新,没有出息。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一生中的创新也就那么一
点,大部分还是学习和继承别人的精华,而学习和继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模仿。
一个新项目下来,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进步显著,几个项目做下来就会在
头脑中形成一整套设计思路,并且通过总结还可以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几年下来,大部分人已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了,优秀者甚至已成了专家。所以模
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进步的方法,应该提倡模仿。
摘自e-works网站(http://www.e-works.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