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防癌专题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著名演员傅彪因患晚期肝癌,于3日在武警总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目前在肝移植特护病房接受恢复治疗。 据悉,傅彪的晚期肝癌是在一个月前查出的。当时他刚刚完成电视剧《大清官》的配音工作。傅彪在进餐时突然觉得肝脏部位疼痛难忍,随后送进北京309医院检查。上周一转入武警总医院接受手术。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圈内,冯小刚、葛优等许多人已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向傅彪表示慰问,期待他早日康复,重新归队。但傅彪家人表示,安静的环境对傅彪来说最为重要,因此不希望媒体公布病情。 傅彪于本月3日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目前已暂时脱离了危险期。医生认为他目前的情况比较乐观,但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来说,来自家庭的心理支持特别重要。医生劝媒体和影迷还是默默地给予傅彪祝福为最好。 肝癌频袭中年发胖白领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4.09.07 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经常熬夜的中年发胖的白领人士罹患肝癌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对此,肝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肝炎以及酗酒、疲劳、吃发霉花生和地沟油条等不良生活习惯使人最容易得肝癌。据统计,我国肝癌患者有29.7万人,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55%。 北京市胸部肿瘤医院胸外科专家李福根教授说,肝脏是人体最敏感、脆弱的器官,劳累、熬夜、酗酒都会伤害肝脏。这种长期的伤害会转化成慢性肝损伤,极易导致肝癌。另外,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的白领人士,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免疫力低下,也容易诱发肝癌。 北大第一医院肝治疗专家李龙说,除了肝炎患者容易得肝癌外,最新的研究表明,有很多的肝癌是吃出来的。首先,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其次,吃霉变的花生、玉米以及用地沟油炸出来的油条也可使肝癌的发生率增加33%—66%。 癌症预防学会自我检查 十大症状作为警号 来源:HEALTH.SOHU.COM 2004.09.07 如发现自己有如下不适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 中国医学科学院根据我国的情况,提出下列十大症状,作为引起人们对癌症肿注意的警号: 1. 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的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的。 2. 身体任何部位,如舌头、颊粘膜、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发生的溃疡,特 别是经久不愈者。 3. 中年以上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俗称白带增多)。 4. 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 5. 久治不愈的干咳或谈中带血。 6. 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者。 7. 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9. 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原有的毛发脱落。 10.无痛性血尿。 除上述八大警号和十大症状外,还有以下一些征兆,也要高度警惕: 1.单侧持续加重的头痛、呕吐和视觉障碍,特别是原因不明的复视。 2.耳鸣、听力下降、回吸性咯痰带血、颈部肿块。 3.原因不明的口腔出血、口咽部不适、异物感或腔疼痛。 4.无痛性持续加重的黄疸。 5.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液体。 6.男性乳房增生长大。 7.原因不明的疲乏、贫血和发热。 8.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疼痛、骨关节疼痛。 另外,癌前病变也应视为早期征兆。如粘膜白斑病、皮肤慢性溃疡、瘘管、增殖性疤痕(特别是化学药品烧伤引起的疤痕)、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直肠多发性息肉、皮肤角化症(特别是大小鱼际处的手掌角化症、乳腺囊性小叶增生病、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可发展为癌症。 40岁以上两大人群易患肝癌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4.3.12 近日,北京佑安医院的咨询门诊常常有人前来咨询,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得了肝癌,自己又和患者朝夕相处,担心也得上肝癌。肝癌到底有没有传染性,会不会像麻疹、肝炎等传染病那样,在人与人之间广泛传播呢? 北京佑安医院的肝病专家金瑞教授说,肝癌是不会传染的,但40岁以上、有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物阳性者,有5到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是罹患肝癌的两大高危人群。 金教授提醒这两大人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应经常复查并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我们大家十分熟悉的B超可以弥补甲胎蛋白检查的误差。有条件的患者最好同步检查B超与甲胎蛋白。金瑞教授说,甲胎蛋白检测是一种较理想的小肝癌筛查最简便的方法,B超检查是发现小肝癌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手段。如果患者AFP持续升高,B超和CT检测不能支持诊断,应进一步做肝动脉造影检查。 金教授还特别指出: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癌”,因为其发展迅速,治疗棘手,疗效欠佳,近期病死率相当高。所以,及早发现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小肝癌的及早发现,可以说就是挽救了一条生命。所谓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相加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 金教授还谈到了肝癌复杂的发病机理。研究表明,肝炎病毒感染与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酗酒、吸烟、亚硝胺、口服避孕药、微量元素失调、遗传等因素具有协同致癌的作用。人体内的肝脏细胞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会失去正常调控,发生过度地、无限地生长,最终在肝脏上形成一个能侵犯并且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肿瘤,这就是肝癌。肝癌细胞不仅发生在肝脏内,还会转移到其他部位,并且形成新的肿瘤。 金教授说,肝癌是不会传染的,但应该提醒大家注意,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这些传染性疾病是有密切关联的,所以,加强各类肝炎的防治,无疑会对肝癌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精神压力是癌症重要诱因 现代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多,大脑精神紧张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其实不止癌症,包括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在内的十大疾病都与脑部病变有关。这是出席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著名的《科学》杂志前主编弗洛伊德·布鲁姆博士指出的。 弗洛伊德·布鲁姆博士长期从事神经科领域的研究,被誉为“世界神经科学界的先驱”。他在研究中发现,处于压力当中的人,脑部神经系统会因过度紧张而向身体各器官传递出不良的生物信息,长此以往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各种影响。初期表现为抑郁、沮丧,进而失眠、头疼、浑身乏力、情绪低落,成为包括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甚至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诱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人士认同。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医的针灸疗法是目前治疗疼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中医在治疗精神科疾病方面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关注,如果针灸对情绪抑郁的疗效最终被证实,那么中医将被首次认为超过了西方医学。 日常防癌要则二十条 1、 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花生、大豆、米、面粉、植物油等发霉后,可 产生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特别是肝癌)物质。 2、 不吃熏制或腌制的食物,如熏肉、咸肉、咸鱼、腌酸菜、腌咸菜等,这些 食物中含有一种可能导致胃癌和食道癌的化学物质。 3、 不吸烟。香烟中的焦油等物质是导致肺癌和胰腺癌的致癌因素。最近研究 证明,吸烟和妇女宫颈癌也有关系。 4、 不酗酒,特别是不饮烈酒。浓度高的酒精会刺激口腔、食道壁和胃壁的上 皮细胞并引发癌变。 5、 同时吸烟与喝酒会大大增加致癌的机会。 6、 不接触或少接触大烟囱里冒出的黑烟,被它污染的空气里含有少量的致癌 物质。 7、 不能用洗衣粉擦洗餐具、茶具或洗食物。 8、 不要用有毒的塑料制品(聚氯乙烯)包装食物。 9、 不吃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和其它东西。 10、饮用新鲜、清洁的水,不喝过烫的水,不吃过热、过硬、烧焦或太咸食 物。 11、不要过度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导致皮肤癌,并可能降低人体的免疫 力。 12、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这样可 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13、不要经常吃有可能致癌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大剂量的维生素E等。 14、有子宫糜烂的妇女,定期检查并及时治疗,防止癌变。 15、有阴茎包皮过长的成人或儿童,要及时切除,防止阴茎癌。 16、不论是否装有空调设备,封闭式环境的空气污染相当严重。通风的房子则 对人体健康有益。没有装空调的房间,也必须每天开窗约1-2小时。 17、装潢中不要用放射性的岩石和矿沙作为建筑材料,不用含有苯、四氯化碳、甲醛、二氯甲烷等致癌物质的建筑材料。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室 内装修。装修完后,要把室内的油漆味、胶水味、新家具的气味经开窗排 放出去,待通风30天左右后才能安全住人。 18、炒菜或油炸食品时,因油锅太热产生许多油烟对人体有害,所以炒菜油温 不能太高,不能让油锅冒油烟,尽量少用煎、炒、油炸、熏烤的烹调方 法。提倡多用蒸、煮、凉拌、水氽、汤菜等烹调方法。 19、在厂矿、车间等工作的人员下班后,首先应洗手或洗澡,不要把工作服带 回家中。 20、添新衣也应注意是否有甲醛之类的污染物。购买织物服装后,先用清水洗 涤后再穿最好。 吸烟者癌症发病率高7到11倍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4.7.21 北京铁路总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高宏和吕大鹏博士认为,吸烟者的肿瘤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7至11倍,尤其是肺癌的发病原因于吸烟的关系更为密切。 高宏和吕大鹏表示,临床胸外科大量资料表明,经手术的肺癌病人绝大部分是长期大量吸烟者,也有少数是无吸烟史者,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女性,她们自己虽从来不吸烟,但她们的丈夫或家庭成员都是长期大量吸烟者,她们因经常吸入吐出的烟雾而受害。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调查了200多名肺癌患者,并与正常人做对照,发现夫妇中只要有一个人大量吸烟,另一个人患肺癌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这是因为支流烟雾(吸烟者产生的烟雾)所含致癌剂的含量比主流烟雾(吸烟者吸入的烟雾)里的含量要高50倍以上。 饮茶可以预防癌症 来源:绍兴县报 时间:2004.09.07 饮茶不仅可以提神,而且可以预防癌症。专家认为,茶叶中含有多种抗癌物质,可以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据介绍,茶叶中含有脂多糖、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丹宁等多种抗癌物质,实验证实,饮茶可以阻断人体内亚硝胺的合成,从而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 信息来源: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