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国的战略重心 现代社会的任何战略主要都是围绕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这两个因素做出的。因为经济利益关乎国家命脉和社会稳定。可以说现代社会除了非常时期以外任何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国家安全问题。经济问题处理好了国力才能提高,社会才能稳定,才有资源和能力深化改革,才有资本扩张势力。 随着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我国的国家利益开始从陆地疆域之内逐步向外扩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内改革也已经进入到了至关重要的关口,能否将改革进一步深化并平稳的度过这个时期是我国目前的核心国策。 如何才能够保障改革的实现呢?重点就在于保障我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尤其是燃料资源——石油。随着我国燃料消耗的不断增加日益成为了我国经济领域最为脆弱的环节之一。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所消耗的石油资源30%以上来自进口,因此国际油市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我国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且不说我国承受着近似乎掠夺般的原油价格,最为危险的是石油瓶颈对我国军事力量的制约,如果因为油市变动而造成我国石油紧缺,除了汽车不动,飞机不飞,轮船抛锚,甚至坦克待机,潜艇待命以外,纺织业、运输业、航空、金融甚至饮料行业都会因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背负沉重的负担。 有资料显示如果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那么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将达到0.5%以上。因此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摆脱处于国际石油交易链的低端,建立一个稳定的石油输入体系和储备体系。而且从世界范围内看,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始终是石油,中国为什么力挺萨达姆?说白了这个暴君的伊拉克是有限的几个不屈从于美国压力而能够保障供应中国石油的国家之一 。而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也正是为了石油利益! 对一个大国来说最大的命脉就是石油。强如美国对石油的严重依赖也是有目共睹的。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除了掠夺伊拉克石油之外,还能够牵制其他欧佩克国家,打压了欧佩克,就等于打压了国际油价,打压了俄罗斯经济。更好的控制中东石油的输出就能够把日本韩国等国家牢牢掌握在手里,并且危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可以说除了那些死难士兵和他们的家属,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得到的绝不仅仅是钞票!因此我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战略重心就是“全力和全面的低调的建设完备的石油保障和石油储备体系” 。 我认为这个战略分三个部分,首先是“全力的”,从我国国有大型石化公司的运作来看,我相信我国政府对于我国的整个石油输入体系和石油储备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是有着精细的总体规划的。 每一个重要决策都是早有安排的。为了配合我国这个战略目的的实现,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辅助措施,比如对印尼、新加坡等东亚小国在台面上的忍让,对俄罗斯的友好举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说我国最近10年以来很多重大的外交措施和对外政策都是为了给这个战略目标而提供的保障。 由于石油战略的需要,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开展能源外交。在国家主席胡锦涛上任以来4次访问的14个国家中,与中国有石油合作关系的就有6个,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加蓬、阿尔及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与这些产油国都签订了石油供需协议。2004年11月11日至23日,在胡锦涛主席的首次拉美之行中,一个细节引起世界普遍关注:随访人员中同时出现了国内石油三巨头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数位高管。此次访问不仅凸现“能源色彩”,而且显示中国石油供应全球“建仓”战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其次是“全面的”所谓全面的就是要建成一个立体全面的石油保障体系和储备体系:它包括四条主要的石油输入线,若干个主要的石油/油气生产基地和储备基地。 所谓三条石油输入线,就是北方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到大庆的“安大线”。有了这条线,我国东北的能源压力可以大大减轻,并且还使中俄两国的合作更加紧密,从日本的骚扰和俄国从最初的摇摆到最终的态度,可以看出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的底线就是要确保与中国的关系不受影响。 因此这条线路的建设过程中的种种挫折都可以看成是中俄两国互探底线的过程,双方在不断的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不断的消解敌意。可以说这条线的成功就是中俄两国远东政策的统一。 西面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石油输入线路。这条线路是最近阶段中国重点建设的石油输入线路,这条线路把中国和中亚产油国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甚至还能够将中东的产油国比如伊朗的时候输入中国。大大缓解中国所面临的石油压力的同时减轻了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条线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对我国来说这条线路可以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能源保障,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南面是从巴西、委内瑞拉、东非、中东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石油输入线路。这条路线是中国目前的石油生命线,有资料显示中国进口的石油的50%以上都要通过这条航线。因此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是中国同美国暗中争夺的焦点。 除了美国遏制中国的一贯政策以外,六甲海峡对中国、日本、韩国来说都太过重要,可以想象各个国家都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保障马六甲不被对方完全控制。在目前尚未有合适的替代路线之前马六甲因为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必将是各国争夺的焦点。 除了马六甲海峡另外的焦点就是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因为这两处和马六甲海峡一样都是中国、日本、韩国的海上生命线。而且南海海域还蕴藏着巨大的石油资源。因此这三片水域就是未来10到20年内我国最为重要的扩张区,其意义怎样高估都不为过。 所谓若干个石油油气生产基地和储备基地,主要是指我国的十大石油战略选区而言,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南海地区,和东海地区。言其重要并非是因为这里的储油量高,而是因为这两处海上疆域的战略价值远远高出其他内陆产油区。而东海又逊于南海。 那么为什么我国现在高调开发东海而似乎对南海视而不见呢? 我认为这是有原因的。首先,中日关系始终是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可以说中日关系紧张与否的影响力涵盖了整个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毫不为过。而且可以大大牵制美国的注意。而日本又恰恰是一个不知趣的无赖。屡屡用教科书靖国神社问题恶心中国。因此拿中日关系作幌子来为我国的其他策略作掩护是最好的。 其次,东海是日本的门户失去了东海就等于阻断了日本的石油大动脉。抛开东海的石油资源不谈,光日本的石油进口绝大部分都是从东海驶入东京湾的这一条,就足以让日本对东海的风吹草动心惊胆战。所以东海问题可以说就是日本的生死线问题,控制了东海就等于钳住了日本的动脉。再次,东海处于台湾与日本之间。控制了东海就能够彻底断绝台湾同日本的海上通道。极大的威慑台独分子,为我国统一台湾争取时间。同时能够极大的威胁关岛的美军基地,我国东海舰队在这里游弋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另外一点就是,争夺东海对美国的伤害不大,同时美国在这里的牌面很小,可以搅浑水的机会不多,面对的对手只有一个尚未摆脱控制的“非正常国家”日本和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台湾,中国当然游刃有余。 但其实这种对美国“侧翼的侧翼的侧翼”的打击才是中国崛起过程中对美战略最重要的杀招!(这也是历代历史上皇帝打击权臣和权臣之间斗争的常用手段)最后一点当然就是东海已经探明的石油,这也是我国扩张的最好借口。因此我国一反“和谐发展”的外交原则,对东海问题拒不退让。而且步步紧逼将东海问题引向了日本国对战争反思之上,让日本美国都成了受气寡妇,有苦说不出。为中国的战略扩张找到了最好的掩护。 而南海问题则比东海更加凶险。如果说东海之争不过是中国崛起的牛刀小试那么南海的争夺足以称得上是中国崛起的第一道关口。 有人问为什么把南海作为重点,而不是台湾呢? 这的确是有原因的。因为首先,中国的崛起不像老牌国家那样能够借助战争或者经济危机,中国只能扎扎实实地从家门口东海开始一步一步的蚕食,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扩张。我们都知道美国围堵中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岛链”政策。借日本不断的骚扰中国。而中国的反击策略也很明确,收复台湾。但是如何收复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说复杂其实也不复杂,说白了收复不过是看中国的国力和需要,必要时动武,原则上和平。但是复杂就复杂在如何判断何时动武何时需要上。 台湾对于中国的重要有三点:其一是是中国牢牢控制台湾海峡,因为韩国日本的石油是从这里通过的,控制了台湾海峡就钳制住了日本,彻底让日本熄火。另一个就是台湾是大陆东部地区的安全保障,台湾在手本来暴露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成了不是内陆地区的内陆地区,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大大有利。最后一点就是台湾可以作为中国太平洋战略的跳板和门户。有了台湾才谈得上进行太平洋战略。 而以目前中国的国力,离太平洋战略的实现还相差很远,因此台湾对中国的意义主要是在台湾海峡的控制上以及国家安全上。而在国家安全层面,只要维持现状,以台湾目前的实力和大陆对台湾的钳制使台湾不可能对大陆的国家安全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可以说只要美国不驻军,台湾对大陆的威胁很小。因此如果大量能够避开台湾海峡而控制日本的石油输入线那么台湾的战略意义在现阶段就很小,统一的压力就被减轻了。我国就从“被迫武力统一”的阴影下走了出来,可以灵活自由的运用武力威吓、金钱政策、和平交流等多种手段反独促统。用时间和耐心来解决问题。而东海策略的实施就已经大大减轻了台湾海峡的压力,日本就在制定100个哪怕上万个关于干涉台湾的法律也无法从东海直接跳过去还是要直接和中国在他的家门口冲突,而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估计日本人在变态也不会做。可以说东海策略是这样一招绝妙好棋。 但是这个好棋恰恰是为了下一步好棋所做出的铺垫。所以我才强调南中国海的争夺才是中国崛起策略的试金石和第一道关口。 南中国海,除了丰富的石油储备之外,这里是日本、韩国、台湾和大陆的石油输入大动脉。周边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石油储备中心。也是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交通动脉。5邻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文莱之中除了文莱可以不计算在内以外其他四个都对中国心怀鬼胎。而其西面的门户马六甲海峡绝对是所有相关国家志在必得的战略据点。因此南中国海对中国来说是崛起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最大的挑战。 回想当年秦国统一战争也是从夺取了巴蜀粮仓、平定楚国开始的。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平定南海,夺取南海的石油资源就是中国崛起的基石。也是中国崛起的序幕。因此对南海的战略我将在下文讨论。 我国战略重心的最后一个层面是“低调的”。时代的不同迫使我们不可能再像封建国家那般通过王朝战争来达到扩张的目的,而且在我国石油输入线路和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完善的时候更不能够轻言战事。而且我国的这个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因此更要低调行事,我国政府灵活的运用台海问题和日中关系问题就是要转移外界的注意力,缓解南部和西部的压力,为我国的石油输入线路建设赢得宝贵的时间。可以说只有低调隐蔽的“内幕交易”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我国的国家利益。此前在委内瑞拉大胜印度石油公司,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购都不会是一般的商业行为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商业决策。也是我国石油外交政策的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