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基于全面掌控与不称霸两者之间的矛盾,而把南海问题作为最重要同时最艰难的对外决策。 1、试析美国在南海的可能策略 按照目前的东南亚形式,我认为美国围堵中国比在中亚地区要容易得多,因为这里除了中国以外没有其他的大国,美国的决策减少了很多压力。同时东南亚各小国之间的矛盾、本国内部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局势、小国外交缺少原则性的属性都为美国插足这一地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美国可以运用经济、军事各种手段干扰东南亚的局势,阻挠或者挑衅中国的东南亚政策。 而且更主要的是,美国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目前的策略重点,因此以高调的军事行动,警告我国其已经做好了准备。我认为在东南亚美国有以下一些重要优势: 首先,美国已经利用军事优势在东南亚驻军,可以预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将依靠驻军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控制更多的东南亚国家,依靠美国的驻军来保证东南亚亲美政府的连续性。如果美国能够在东南亚大范围的驻军,那么中国的南海策略肯定是无法展开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反对的就是美国军事力量在南亚的扩张。 其次美国还可以利用经济优势控制东南亚各国。因为自东亚经济危机以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命脉不同程度的受到美国资本的控制,因此美国完全可以通过经济控制的方式来达到胁迫东南亚各国政府的目的,不用军事手段迫使东南亚国家向美国靠拢。 第三,东南亚小国外交的无原则性也是美国可以加以利用的重要方面。因为作为小国,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区,从而左右逢源。所以东南亚各国很可能有义无意的挑动中美之间的摩擦,从中获得利益。 再次美国还可以在东南亚国家之间制造摩擦和争端,导致发生武力争端,或者直接挑动东南亚国家的内战使本地区局势动荡。给美国更进一步控制东南亚提供机会和借口。美国的这一政策对中国的伤害尤其重大,因为如果中国介入东南亚事务就肯定要稳定该地区局势。到时候美国将和中国一同扮演调停人的角色,完全可以借中国企盼和平之机讹诈中国。 此外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就像是悬在中国头上的利剑,时刻威胁着中国的石油命脉。借这张牌,美国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中国航运榨取利润,或者以海盗为借口讹诈我国。 而且美国还可以拉拢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不断的将东南亚地区形势复杂化,使我国的南进策略遭遇更多的困难。逼迫我国为了保证南进而采取美国所希望看到的方式:“组织联盟国家”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抓住中国企图扩张的证据对我国大肆加以诬蔑和妖魔化,逼迫东南亚各国对中国扩张问题表态,从而围堵中国。 除了这些策略,美国还可以通过扶植某东南亚小国直接对中国进行挑衅和侮辱,迫使中国对其进行报复,而后美国以调停人的身份介入,不但成功妖魔化中国而且迫使中国依赖美国的调停和帮助,借机对中国进行讹诈。 可以说美国在东南亚的策略实质就是:恶化和复杂当地局势,围堵中国的南进。并采取一切手段逼迫中国动武或者建立联盟以保护自身利益。从而使美国能够得到妖魔化中国的借口。 当然,除了优势以外美国在东南亚的策略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其同样存在着很多劣势。只要我国政府能够准确判断局势,巧妙运用个中手段,完全可以四两拨千斤,将美国的优势化为我国的优势。 美国的第一个劣势就是,除了美国希望本地区动荡和混乱以外,任何国家都不希望看到一个混乱动荡的东南亚。首先是东南亚国家自身,任何其中一个国家陷入动荡都会影响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在东南亚国家普遍以恢复经济为核心的今天,混乱和动荡无疑是东南亚国家最不希望看到的。其次,印度也不希望看到动荡的东南亚。作为同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大国,印度也需要东南亚为其国内不发达的制造业寻找市场和原料。因此印度在东南亚的核心利益同样是经贸,并且同中国一样企盼稳定的东南亚。寻求稳定的共同要求将是美国破坏的最大阻力。 其次是美国对马六甲的控制,不仅仅牵制和遏制了中国。还封堵了印度,控制着日本。因此美国利用马六甲问题讹诈中国必然会影响日本,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日本这张牌,妥善解决马六甲的争端。 再次,东南亚国家不是傻子,不会主动选择与中国对抗,更不会放弃中国,一边倒的靠向美国。所以这些国家绝对不会随意在关系中美大局的问题上表态。相反各国还会对美国心存戒意,害怕美国会扰乱其本国的政治局面。因此只要我们善待东南亚各国,维护本地区稳定,东南亚各国是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商机的。在商业和国家安全联系上的紧密性将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天然的纽带,这个牢固的基础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轻易被美国排挤出东南亚。 另外就势经历过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幅提升,而美国的形象则一落千丈。东南亚国家的领导阶层都能够明白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危害有多么深刻。因此美国重回东南亚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综合上述优劣形势,我认为美国很有可能采取类似“马歇尔计划”一样的经济援助,首先以美元为手段再次打开东南亚的大门,为其进一步拉拢和分化东南亚国家做准备。其次拉拢印度进入东南亚,挑动中印贸易冲突,破坏我国的南亚政策。第三将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借助某个傀儡政权在南海挑衅,逼迫我国采取军事手段。从而给其妖魔化中国提供口实,同时方便美国的军事力量进入南海。或者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彻底断送我国的石油梦想。还可以在东南亚国家制造内乱和武装冲突从而武力介入,或者以共同解决为名义讹诈我国。 2、试析中印关系及印度可能的东南亚策略 作为中国南部最大的国家,印度也是为数不多的核大国之一,中印两国的关系如何发展,将影响到整个亚洲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因此如何面对印度无疑应该是我国南方政策的重点。在印度尚未掌握核技术的过去,中国可以只把印度作为战术层面的敌人,并扶植巴基斯坦与印度对抗削弱印度。因为我们掌握着对印度的王牌力量,无论如何印度也不敢同我国开战。但随着印度核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我国必须将印度的地位提高到战略层面,并且作为友好国家之一。改变以往的对印策略,缓和中印关系。争取与印度这个南亚大国共同发展。而不是相互竞争。 我们不能因为掌握着缅甸和巴基斯坦,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的对待印度。我认为尽管印度的政府效率、国内的凝聚力等等很多可能不如中国,但是印度绝对不会是一个短视的国家,正相反印度的实力决定了印度早晚会成为世界强国之一。面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强国,我们要积极地培养、帮助其树立牢固的外交原则,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明确外交原则的能够负责的大国。而不是成为摇摆在各国利益之间,不断进行讹诈的无赖国家。因此不断的弱化巴基斯坦和缅甸对印度的钳制并且及早的在印度同这两个国家和解或者找到其他解决方法之前,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同印度解决南亚地区的势力问题是当务之急。并且应该及早的将印度作为一个伙伴一个地区大国加以对待,加强同印度的战略对话以及战略合作,帮助印度树立大国形象。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南部边疆获得真正的稳定。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不仅存在而且相当激烈。并且由于两国都是人口大国,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农产品的贸易争端都关乎两国的核心利益,即政治稳定问题。因此如何科学的处理好中印之间的经济摩擦将使中印关系中头等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如果经济问题解决了、处理好了,那么中印之间就没有任何障碍了。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从前力图将印度钳制在印度洋和马六甲以西的对抗思维,转而变为接纳印度,并同印度一同稳定东南亚局势。化敌为友,使美国借印度之刀对付中国的策略变为推动中印两国关系的催化剂。 而美国现阶段破坏中印两国关系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巴基斯坦和缅甸制造混乱和武装冲突,中印两国基于对局势的不同判断肯定会采取相互针对的策略以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容易导致两国政府的猜忌即对对方诚意的怀疑。而最近一段时间缅甸的微妙也可以发现其中美国的影子。因此我国目前必须同印度开诚布公的讨论问题,尽快地将两国关系推进到战略合作的高度。决不能够允许美国此时在我国周边制造混乱,离间中印两国关系。将中国同印度割裂开来。 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缅甸和巴基斯坦局势的稳定,在谈判桌上讲我国同印度的势力范围问题解决。我认为,因为稳定和经济发展是中印两国的共同追求,因此两国深入合作走向共赢的基础是存在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附带说明*************** 对于缅甸问题,缅甸可以说一直以来就是美国的一块心病。因为缅甸与中国密切的关系,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印度洋的出海口以及对马六甲海峡的潜在控制权。可以说,如果中国在缅甸驻军,那么马六甲完全就是囊中之物,如果再跟越南和解,获得金兰湾的军港那么可以说整个中南半岛就是中国的囊中之物。那么我国就从陆地上控制了马六甲海峡,美国企图苦心经营的南亚三角战略:马六甲——金兰湾——菲律宾,以及长蛇战略:马六甲——菲律宾——(关岛)——日本,就都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因此美国必然会下力气争夺对缅甸的控制。 *********************************** 3、试析当前东南亚地区的局势对我国的挑战 我认为我国目前在东南亚地区的核心利益就是两个,石油和经贸。因此我国必须采取多种手段保证该地区的稳定。决不能让美国破坏东南亚的发展进程。至于对其它方面利益的争夺,要与我国国力保持一致,不能太过超前或者太过贪心。 首先从马六甲海峡到南海是我国的石油生命线,而现在这条线被美国所威胁着。所以经略南海的首要问题是解除套在我国脖子上的石油枷锁。前段时间盛传我国要在泰国地峡修建地“二条马六甲”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停留在纸面上的运河无法解决当前我国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如何破解美国对马六甲的控制和威胁。另外就是如何一方面保证我国对南海油气区无可争议的控制同时保障南海地区的局势稳定。 其次是如何缓解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警惕和敌意,因为任何人都很容易将中国崛起同称霸东南亚相联系,而这恰好是东南亚国家所惧怕的。东盟的成立本身就是为了防止本地区被其他大国所操纵和控制。因此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决不能给美国或者其他国家以口实。从而使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敌意更加浓厚。 再次是如何善于用于大国关系处理南亚问题,如何利用印度、东南亚的印尼和日本、美国甚至加上俄罗斯的复杂关系来达到维护我国利益的目的。如面对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介入东南亚而产生的东南亚新格局,我国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利用印度和日本的东南亚政策来抗衡美国。这其中存在着很多难点,比如与印度完全和解并结成共赢发展的关系就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与日本的合作更需要高明的政治智慧和极大的勇气。这个过程将是对我国政府外交能力的重大考验。 第四是如何利用东南亚国家达到防备美国的目的。即利用东南亚国家和美国的矛盾以及那些希望成为本地区大国的东南亚国家对抗美国的渗透和威胁。如果说借助印度和日本的力量抗衡美国不过是传统的“借力外交”政策的话,那么借助东南亚国家作为我国的代言人同美国的傀儡政权之间的斗争则检验着我国在“影子战场”中的运筹能力。 而后是如何利用隐性影响力统合东南亚国家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成败将很大程度决定我国未来能否将东南亚国家重新纳入儒家文化框架的努力的结果。因为目前的东南亚国家,各类宗教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平衡并不稳定,有的矛盾并不容易调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是我国未来南方政策的一个重点。 最后一点就是还要能跳出东南亚来解决东南亚的问题,要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完善和加强我国对东南亚的控制基础。我们的眼光要照顾到巴基斯坦、缅甸甚至日韩同东南亚的关系,一步一步推进我国的势力范围。这一点才是对我国政府的最大考验。 综上所述,我认为南方策略应该是我国近期外交策略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一部分。能否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不称霸,又保证石油利益;不对抗,又能抵御美国,运用自身力量化敌为友,化不利为有利将是我国南方策略的最大难点。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国在南海的韬略很多都需要做隐蔽的功夫,要在其他地区做好铺垫。比如前文所提及的东海问题。我们在东海将了日本一军,日本肯定急于还击。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尽情看日本表演,抓住日本的错误还可以借机扩大战果。当日本招数用尽不得不同我们谈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要求日本为我们在东南亚买单。再比如利用美国在东南亚驻军的事实,借东南亚国家之手要求美国执行海上警察的职能,利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替亚洲国家对付海盗。进而使美国不得不做出妥协。当然这仅仅是举例说明,实际上的策略要很隐蔽很巧妙。不是我能够预测得了的。总之我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尽管存在巨大的困但并非没有出路,我们只要依靠耐心和智慧,一步步拓展利益,稳固地布局运筹,这蔚蓝的海洋仍然是我国崛起的希望和强大的助推力量。 (五) 试析中美关系 对我国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中美关系都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这是由美国自身的地位和中美关系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台湾问题、中日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亚的颜色\革命危机、中印正常化问题、东南亚势力格局,任何问题都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解决了中美关系就解决了我国所面临的一切国际关系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只盯着中美关系,应该看到中美关系仅仅是我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点,不是全部。我们对待中美关系要能够跳出中美关系本身来看待问题。我国需要的是一个多边的、整体的国际友好环境,中美关系固然重要,但中美关系并不能够替代我国与任何其他的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因此我们要能够从全局着眼,构筑一套能够维护稳定的多边的“防震体系”,使中美关系能够有一个良性的保障机制,不会危害到我国的整体国际策略。 我认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近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仍然会在主张完全遏制中国的鹰派意见和主张对话与遏制并重的鸽派意见中变换。还会对中国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寻找代言人围堵中国。一方面扮演调停人和中间人的角色谋求在中国的经济利益。 这是由中美之间的国际角色所决定的,之前我曾经谈到过中国的国家力量注定了我国有能力成为新的世界强国。因此作为目前世界强国之首的美国肯定是对中国怀着警惕和不安的,因为美国急于确定中国是否要挑战美国的权力和在美国主导下的世界体系。而且美国过早的将中国作为敌对国家的做法使中国对美国的美好愿望一一落空。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美政策。但是美国不是傻子更不是无赖国家,不会简单的采取某一派别的政策,也就是不会选择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美国的目的不是到处树敌,到处开展,而是要交朋友获取利益。只有对待那些能够打赢而且毫无还手之力,并且获利丰厚的情况下美国才会选择战争。对待中国这种核大国是绝不可能正面冲突的。相反美国在表面上还会不断地接近中国、俄罗斯、印度这些地理大国,从中获取利益。因此只要中国继续保持自身的外交原则,不做国际世界的投机分子,中美关系就会不断地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因为美国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认识到近期不可能完全从内部瓦解中国。可以相信,在隐蔽的领域内两国会不断地相互的试探。依靠暗中的竞争来考察对方的意志和外交政策的底线。而在台面上不断地接近,以保证自身利益的安全。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中美关系很可能会走向新的方向。这是因为大国之间为了彼此的安全而不得不作出的妥协。而且我认为随着新兴大国的增多,世界局势将更加均衡。作为世界上有能力的大国,中美都对本地区和很多世界问题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美国与中国的对话和交流将不断的增加。当然美国也会把对待中国的方法运用到俄罗斯和印度身上,也就是说我认为未来的美国不会主动的选择冷战模式将任何国家视为对手,并且在国际关系中修筑“铁幕”。各新兴大国也都不会讲自己置于美国的对立位置。因此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而不是疏远。但各国之间都会在暗中继续进行较量。 正是基于此种分析,我认为中美关系将会向一种软竞争方向发展,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竞争将会集中在舆论、外交、经济、金融安全乃至文化各个领域。美国会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同中国进行软竞争。比如通过环境、财政、人权法律制度或者现状不断地对中国进行讹诈;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对中国进行遏制,比如通过对石油的控制;通过经济和金融手段对中国进行干扰;同时继续培植亲美势力和寻找机会扰乱中国的改革以及扰乱中国的稳定局面,制造混乱从内部瓦解中国。这种威胁应该是当前美国对中国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威胁。因为我们一方面要进行改革,容易造成社会波动,给美国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必须敞开国门,迎接对方所带来的挑战。 因此我国近期最大的威胁仍然是美国可能对我国进行的渗透和破坏。所以我认为我国近期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如何能够在主流社会中培养出一个政治共识,即以稳定和改革为共同目标,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改革。防止敌对势力利用改革中暴露的矛盾对我国进行破坏活动。 而另一方面,中美会继续保持稳定良好的关系,不断接近不断通过对话消除敌意。必须看到中美关系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学习美国的民主建设经验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政治改革。这些都是中美关系中的正面因素,是我们要加以利用的。 而随且美国也会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是无法遏止和避免的,它必须面对中国,并思考如何同中国相处,以及将中国置于何种地位的问题,伙伴抑或对手。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将中美关系简单化和模糊化。所谓简单化,就是明确表示中美之间不是对手,也不承认美国是中国的敌人。永远不承认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放弃从前试图利用挑起美国同其他大国之家矛盾,从而扮演中间人获利的外交思维。我们要坚守一个大国所应有的外交原则,而不是做国际社会的投机分子。中国必须要学会承担责任,必须要承担大国的义务。从而赢得美国的尊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美关系的稳定。另一方面要将中美关系模糊化,就是不去明确的积极的按照美国的标准与美国交往。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原则保持自己的发展节奏和交往政策灵活的处理中美关系,刚柔并济的对待美国。让美国人去费力思考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对待中国,我们学习如何融入世界,如何与美国相处的同时,也让美国人来学习如何与中国相处。 换句话说我们要在战略层面时刻与美国保持联系,让美国不断地了解中国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发展自身,这使中美之间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减少不必要的敌意。但在战术层面我们要让美国始终无法摸清中国的底牌,这就是模糊化的含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外交领域,中美关系不会出现太大波折,双方都不会选择当面撕破脸皮。两国的竞争和斗争绝大部分将集中在隐蔽的领域和未来的局势控制之上。 比如台湾问题,美国一定不会让大陆很舒服的完成对台湾的战略包围。肯定会有新的手段或者通过日本、菲律宾直接干涉台湾问题,或者在其他地区制造事端,与大陆讨价还价,逼迫大陆仍然维持台海现状。当然美国也会明白在台海问题上大陆的妥协空间远远小于美国,通过打台海牌来牵制中国将越来越难以收到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