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版面信息
本版版主
俱乐部导航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推荐信息
社区圈子
联系社区管理员
有网友问我在当《赢在中国》评委的日子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真是个好问题,我也正好借机会总结一下。 我觉得当评委最大的收获,是我以前没有想过的——去判断别人的事情或判断别人怎么样。我觉得我的收获挺大的,判断任何事情都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就是站在评委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事物,看待一个人。而另外的感受呢,我觉得中国的优秀的创业的年轻人非常多,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这些人可能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对我来讲,因为我是老师出身嘛,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超过自己。形成这个性格到今天,我也有种希望就是中国下一代的企业家、下一代的人要超过我们这一代的人,就像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超过前一代的,像柳传志啊,张瑞敏啊。我们不超过,那是我们对不起中国未来企业的发展。所以希望下一代人的创业,我还能帮他们一下,能够讲一些自己的观点,真实的想法,也不怕别人笑话。我觉得,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讲真话,最难的也是讲真话。《赢在中国》给我的感触挺多的。这些选手,比我十年以前或几年以前创业,那根本要强多了。 在《赢在中国》的选手里面,很多人我都有印象。有些人特别有个性,有些人特别有条理,有些人特别有口才。我觉得像我们阿里巴巴出来的那个吴志祥,他成熟了,但他也继承了阿里巴巴的一些东西。那个海外回来的赵尧,我觉得,他条理清晰,特别自信,而且口才一流。还有第一轮下去的做医疗的,口才挺像主持人的徐宏峰。还有特别自信,后来被刷下去的,是吴鹰特别欣赏的那个潘琨。还有就是我们的最后选上的那个做会计网站的,讲话有点像冯小刚的小伙子许怀哲。这些人都给我留下了印象,他们有冲劲,自信。在他们身上找到了我当年创业的印记。 当我看到选手们成熟的表现,看到这种对梦想和理想的追求,我觉得都是很有意思的。最后是不是成功很难说,因为要天时地利人和。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一个追求成功的人的一些基本的素质。当然,我相信他们准备是不充分的,因为第一年对《赢在中国》的了解还不是很深。我相信第二届的《赢在中国》会有更大的成功。 也有人问到我明年是不是还当《赢在中国》的评委,我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要我。第一个是观众觉得有没有用。第二个是《赢在中国》栏目组是不是觉得我好,像我这样的方式,像我这样的评委。第三个是作为评委是不是对我们自己的成长也是很重要。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在这些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创业的样子,当年的样子,以及什么东西是我们该注意的,什么东西是我们不需要去讲的。大家可能觉得我做评委的过程中有些……我有些直率,但我自己说,我又不是超女的娱乐评委,对吧?大家嘻嘻哈哈过去就过去了。因为你要对得起成千上万的创业者看这个节目,希望大家看到的是真的一面,虽然我们走过的路未必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确实是真实地走过了这些创业者的路。这些如果不分享的话,那我去做评委没有意义,这是我希望给大家看到的,这也是我希望给大家显示出真实的路、真实的思考。 编辑:高文轲
来源:网大 发表时间:200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