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最难以启齿的四种时刻 该说又不敢说、不会说,企业主管面对这种状况最为难,以下四种情境你怎么解决? 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可以说,说得好升官发财,说得不好家破人亡,正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足以亡国。但是,企业中身为主管的,有些话是身在其中,任务所托,不得不言。此时如何能恰如其分,又能切合要点,真是难上加难,苦中有苦。根据调查显示,有四种不同的情形主管最不愿面对,那就是: 向部属说:我要请你走路。 向老板说:我想我应该可以升迁。 向老板承认:我犯下了滔天大错。 向老板报告:老板这件事我不会做。 古人所谓:「多言贾祸」,俗话说:「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所以许多的主管在以上的情况出现时,大多是不发一语,任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表示已经尽力了,以致于员工内心不满,主管不知自己所犯何事,所有相关人等,全部都投入在收拾善后的局面中,不但成本增高,士气下降,更有可能瓦解了组织的正常的运作,辛苦的代价只是维持了一个大家都不满意,但只好接受的结果。 这四种看来稀松平常的案例,在企业内经常可以看到,稍一不注意,就可能产生让自己与同仁彼此不愉快的下场,让我们看四个不同案例的同时,分别就下列的方向思考,找出大家都满意的学习方向。 针对每一案例的讨论,可以有以下的途径:一、案主的心理驱动分析;二、阻碍双赢沟通的做法;三、顺利双赢沟通的做法;四、表达的试演对白。 因此,不论你是身为主管或是员工,都可以试着依照上述的思考途径,发现自己的表现方式,并且学习找到有助于内部沟通,促进团队合谐的互动。 这四种棘手案例,不一定用什么方法就有效,而是在面对时,如果能依据四项不同的分析,在心态上掌握回答的要诀,是采用防卫的(defensive)或是主动出击(offensive)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四个工作上的处理原则: 一、痛苦的责任不是提出辞职要求的主管所需要承担的。 二、辩解自己的错误,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会错失改变的机会。 三、让自己把眼光看向未来,才有可能成为主管明日依托的得力将才。 四、不要一直在乎自己的无能,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希望有机会再展现才能。 用以上的心态处理上述案例,虽然感到棘手,处理后却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对工作负责,对生命用心投入的认同。 案例:员工的表现不佳 友信到公司上班已经六个月了,可是销售的绩效一直不能达成公司的要求,虽然主管也想尽力协助他,但是他却表现得意愿不高,而且认为主要是公司的产品不良,配合不好,所以才无法完成目标。考核友信的工作表现,主管希望他能自己表示不适任该工作,可是友信却无动于衷,上级已经要求主管能向友信明白的提出说明,主管面对如此的情形,不知向友信开口,直接说:「友信,公司希望你提出辞呈!」 ◆案主的心理驱动分析 本案中有两位当事人的心态必须讨论:一是主管为何在友信的工作表现如此低落的情形下,才开始关心友信的去留问题;一是友信在工作一直没有进展的情形时,为何没有向主管提出求救的请求?在心理上,两人都是在工作中任由成果恶化的情形下,意图隐藏自己的困境,在心中的恐惧是一种不在乎自己也不关心工作成果的心态。表面看来是等待别人自行成长,真正的结果却是使得彼此都陷入更大的困难,当时不想寻找协助,如今只有面对更难的苦果。 ◆阻碍双赢沟通的做法 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后,主管的心思如果都放在这是我造成的结果,以致于向部属提出去职的要求时,内心充满痛苦,如此一来,所有的谈话就只有围绕在这是谁的错上,以及如果一定要我去职,主管应该先引疚辞职,将不能真正的解决工作的需要。所以,对主管而言,之前不能善加领导,之后又不能清楚的认知痛苦的责任不是你需要负担的事实,所表达的结果只是更造成不幸而已。 ◆顺利双赢沟通的做法 何妨将这次的谈话看成是一次与客户的沟通,如果这是一项品质的错误,则立刻反应正确的决定,不论是销货退回,或是更改产品,都不会造成彼此的痛苦,因为就谈判的过程看来,只有找出对客户有利的决定,才是真正肯定彼此努力过的行为。相同的情形是只有向部属直接说明,才能使对方早日找到出路。 ◆表达的试演对白 何妨依下列的顺序试着练习表明: 说出事实──你的工作绩效在半年来,一直没有达成公司的要求。 提出评估──这已经不是公司可以接受的结果。 表示要求──我必须告诉你,我必须请你辞去这个职务。 引导利益──这项决定可以促使你思考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变化,而不是一直痛苦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