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是两个法国人的合作绘本作品。以100字的行文加上18幅画的篇幅跨过一生。在极简的形式和沉重严肃的主题之间,浓缩的是一出人生的反讽戏。 也许从翻开这本书,到看完合上,总共用不了多少时间,但请小心它的影响会在其后显现。如果你感到它带来的是一阵刺痛,而不是继续的麻木;是清清楚楚而不是暧昧不明;是疑问而后的笃定;是灼伤后的治愈;是沉睡后的唤醒,那么说明它在这个瞬间正在改变你。 出版这个绘本的过程一度周折,但编辑阿刘一直看好这本作品。在本书出版之后她曾说:“《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并不是翻来覆去在玩文字游戏,关键在于怎样定义‘毁了的一生’。不同人的眼中,成功原本就有千奇百怪的定义,更别说达到成功所采用的手段。这是一本光怪陆离的书,用成人世界的关键词语展示了人生的不同层面。但不管成功究竟是以什么面貌出现,伴随着长大,那些曾经的美好和纯真一定会离我们原来越远。” 怎样的人生才真正算得上成功?真正的幸福又是什么?《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这本书里并没有定论,它只是会引起你某些思考、某些感慨,还有某些回想和反省。“或许我们生活的现实向来就不能一概而论,也无法让人一眼看穿,那就允许这本《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小小地揭穿一下生活的真相吧。因为,当岁月的沙漏流逝到最后,也许你最想要的,无非是童年的那只小粉兔。”编辑阿刘感慨道。 其实这本书在正式出版前,在网络上早已风靡了,招来很多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说:成长就是一部梦想对现实的投降史。面对成长,我们一直在不停的放弃与后退,卑微而又诚恳,像世界上微不足道的尘埃与飞虫。 在成长中妥协久了,会发现自己变薄了,似乎轻轻一吹,就会碎成无数的碎片,那个想从人群中抽离的自己。无处躲,也无处逃。我们都曾是单纯的孩子,多么希望纯真一辈子,我们曾经是快乐的孩子,多么希望快乐一辈子,而成长的过程中往往牵扯出内心大段大段的留白。 在充满谎言然而盛大惊奇的人生中,我们要努力找到那个内心饱满的自己,不论年华几何,成功失败,内心的枝枝蔓蔓自成一体,随时等待发芽,随便一站,也可以是一道风景。 另一位叫“司南”的网络书评人说:“学历即愚蠢,婚姻即谎言,育儿即虚荣,享受即庸俗,金钱即贫困,整容即丑陋,风流中找不到爱情,应酬中找不到朋友。不用解释,你能理解。” "托你斯泰"说:被毁掉的人生都是相似的,没被毁掉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什么?说反了?不对,没反。你再想想。 "柳永久"说:衣带渐宽终自毁,为伊消得人不睡。 "孟耗然"说:春眠不觉毁,处处闻啼鬼。夜来打闹声,花落知多萎。 "唐六藏"说:你想毁掉你自己就说出来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小东北"说:老妹儿,我这一生啊,毁得pia~pia~的。 "姜特别文"说:别忙,让毁灭飞一会儿。 "葛不太优"说:我的被毁经历却是这样的--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 而"保尔·咔嚓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不靠谱儿而悔恨,不因装孙子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自己一生不被毁掉而进行的斗争。 细读这本书就会感受到法国人浓郁的感情。整本书是在追悔和破碎的情绪里起头的:“一切好像都很完美……直到有一天,我长大了。”文字的情绪一路向下,对应着图本里那个逐渐光鲜亮丽的、脱胎换骨的男人形象,却是一路风光地向上,两者在节奏及情感上搭构了颇有趣味的线条。 “小时候,我住在一座巨大的城堡里, 我从来不会感到孤独, 我有数不清的宝贝。 我很英俊。 我很聪明。 可是有一天,我长大了……” 看到这一页,画中那个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的男人,好像忽然抽泣了起来。他忧伤地说: “我变得愚蠢, 说谎, 虚荣, 庸俗, 我一贫如洗, 丑陋不堪, 没有人爱, 没有朋友。 我就是这样毁了我的一生。” 生活的轮子不会逆转,而在飞速旋转的时候;在狂热地追求的时候;在感到被消耗被磨损被公式化的时候,作为自己的主人——“你”是否有过挣扎?是否付上了代价?而此刻“你”是否解开了束缚,从欲望里获得松绑? 就算答案有些令人沮丧,在合上书页时,也不必自嘲一生已被毁掉。还有时间,还有机会,比如眼下。 即便很多很多重要的部分都流失了,你还能再重新寻找。 欢迎您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管理核力量 原创干货、图书推荐、名家感悟,不定时更新。 【本文由智本家管理教育集团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