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天气让每个人的心中平添了一份懒洋洋的感觉,恐怕谁都愿意抛弃一切杂事,直接搭飞机到普吉岛上去当个毫无挂牵的游客,晒晒太阳,喝杯果汁,与沙滩来个亲密接触,椰风碧海让人好不流连。但这种向往却仅仅是一闪而瞬的白日梦,穿行在玻璃幕墙大厦鳞次栉比的庞大都市,白领骨干精英们的只有在离开格子间的短短时间中,可以抬头看看蓝天或是低头端详一下路边的小草,然后脑子开个小差做个梦想中的游览。也许思路还没转移15分钟,手机又开始不停的吵闹起来,客户或是同事的声音让人突然回到现实,手边的项目才刚刚开始运转,一大堆的琐事像潮水一般在脑子里流淌,沙沙作响,瞬间就有一种内心闷的喘不过来气的感觉。 压力,每个城市人的贴身伴侣,因为生活和工作的转速越来越大,因为我们的渴求也越来越多,只好像是那个童话中穿着红舞鞋疯狂旋转的芭蕾女孩,刚开始的忙碌兴奋慢慢变成一种超载的负荷,直到有一天,嘣的一声,弹簧断了,旋转被迫停下,女孩倒了下去,风一刮过,叶子从枝头打着弯儿慢慢的匀速飘了下去,最后紧贴着地面印在了那个属于它的影子上面。心中的一丝凉意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轻轻的渗了下去,这是谁也不像看到的结局,确实很多人正在重蹈的覆辙。 董源有着美丽的名字,美丽的脸庞,研究生毕业的两年间,她快速的实现了这个让人叹息的过程,作为一家知名高科技企业的销售经理,她的工作出差频繁到了每年只有两个月能呆在北京的地步。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中,她首先失去的就是以往活泼开朗的性格,然后是身体变得越来越脆弱,最后是她的内心,已经很难去悦纳他人,竞争才是她唯一的使命。她变了,旁边的人都感觉到了,人们看到的两年后的董源已经成为一个天天忙忙碌碌没有任何爱好,很少和朋友相处的工作机器,而遗憾的是,尽管如此的认真辛苦,董源的业绩却并没有像她所期望的那般理想,她内心的不平衡感也开始慢慢加剧。现在对于她来说,上班时已经没有当初刚毕业时的豪情和理想了,她觉得自己仅仅是在忍受,快乐变得越来越遥远,而令董源最感到痛苦的是,如果这样下去,她的职业生涯将很快布满荆棘,这一点也许是令她感到万分恐慌的,那么面对这样强大的工作压力时,董源究竟该从哪里寻求帮助呢? 消除职业枯竭,焕发工作激情 其实,在中国现在的职业人群中,像董源这样的个案并不少见,根据张西超教授和他的团队的调查,目前有70%的中国经理人感觉到自己目前的压力较大,其中感觉压力很大的达24.2%,压力极大的达3.8%。调查显示,目前困扰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三大压力源为组织气氛、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其中组织气氛指的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相对持久的特性,包括组织架构及工作设计的特性、团队的士气及工作及工作气氛、组织内部沟通风格、工作方式等,而半数以上的经理人均认为“公司的士气及工作气氛”是自己的主要压力来源;此外职业发展主要是指在职业发展阶段的晋升机会,61.7%的经理人认为“个人发展的机会”为自己带来较大压力;最后,人际关系是指包括围绕工作展开的人际沟通以及工作以外地社会支持性的人际沟通,其中52.8%的经理人认为“工作表现得不到足够的反馈或认可”给自己带来无形的压力。同时,在工作压力的影响下,职业经理人的这个特殊群落还要饱受工作与生活失衡带来的身心疲惫的尴尬局面。而这些问题一旦积累下来,最终的结果将是人们慢慢失去工作激情,职业旅程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1997年至今,张西超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副教授,先后为IBM、西门子、三星、可口可乐、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移动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职业心理健康、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他渐渐感到需要有专业的团队长期性的支持企业内部的员工心理问题方面的诉求。大约从5年前,他开始与《财富》杂志中文版的合作,与国内领先的EAP服务提供商易普斯公司一同开始研究中国国内高级经理人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而近日,已经成为易普斯首席咨询顾问的张西超在第三届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论坛中坦言,随着研究和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中国企业内大多数员工都在遭遇职业激情枯竭所带来种种痛苦。 更多内容: http://www.zbintel.com/wz/8111303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