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三:要积累人缘资本,但不要钻营 新人到了单位,要慢慢地跟本部门的同事以及其他部门的同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一点对新人能否在单位立足、顺利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有的新人来了以后,只跟卡座周围的人说话,或者只跟老乡、师兄师姐交往,都是不好的,还有的新人满世界乱窜干扰别人,也易引起别人反感。 更多的新人不知如何打开与老员工交往的第一步,其实作为新人,虚心、礼貌、微笑、少说多做总没有错。如果不是在人际关系特别险恶的地方(不排除有恶领导领导下的恶部门),一般来说,老员工虽然在新人刚进的时候,会有欺生的现象(人性弱点啊),时间长了大多还是乐意帮助新人的。当然新人自己不能做出讨人嫌的举动,比如:乱插嘴、乱奉承、占便宜等等。 一个比较明显的职场忌讳是:过于表现。记得有一个到单位来实习的MM很活泼,当时很想到单位来工作,对每个人尤其是领导很主动。有一天,有个员工要出国,在大家为此人饯行的饭局上也叫了MM同去,大家正说着惜别的话,MM一下站起来不顾当时气氛,梆梆梆地敬领导酒,又说了很多热情洋溢的话,与气氛特别不协调。后来部门开会时也喊此MM旁听,但MM又站起来主动发了二次言(按说她不是部门正式员工只听着便了),这样,在大家的感觉里就有些不太好,后来MM居然又跑到领导办公室教领导减肥,终于该MM没有如期望的那样留下来。 还有一个新人,很活络,刚进来就搞清了部门里的人事关系,很快找机会跟一把手沟通,我一开始觉得他挺机灵,因为是我分管他,就给他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做做,也跟一把手推荐过他。后来发现该新人太活络了,不太懂事,眼睛只盯着一把手,除了一把手吩咐其他的事包括我考验他的都是能拖则拖。后来,该新人发现公司里还有更好的去处,直接越级跑到总裁助理那里要求调走,搞的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有这么个人,结果公司领导没有让他去那个要害部门,而他在本部门也过不下去了,只好走人。 忠告四:对不了解的事情,请务必三缄其口 相邻的部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原先上级答应给该部门的奖金搁置了。于是各种猜测纷起,有一天我听见有个不新不老的新人(说他不新不老是因为该人年纪不小了,但是刚进单位)对大家说,公司领导得了红眼病,看他们工资高了所以不给他们发奖金了。后来该人又在多种场合散布这样的言语,说得一本正经的。让人觉得此人怎么这么幼稚,奖金发不下来,可能有多种原因,对于不了解公司上层运作的底层工作人员,在无法知道真实情况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胡猜乱说,以免给自己造成被动。后来情况下来了,是他们部门资金出了差错,奖金还是发下来了。任何行业或单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有一些内幕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闭嘴和看。 还有一件事,我所在的部门曾经来了个新人,这个部门在单位里不是核心部门,经营状况也不好,当然奖金什么的都不理想,新人来后就打听收入等等情况,老员工自然有牢骚,说这里是最差的部门,这样新人心里就留下了阴影,并与与之同时期进来的其他部门的新人传播。 我的理解是,新人刚到一个地方,对周边的了解多是停在表面上的,老员工有牢骚可发,新人就不可以,因为老员工对部门有贡献,而且老员工在部门很多年,是家里人,说些过激的话没什么,一旦到了外面他们还是很团结一致对外的,新人刚来,什么都没做,就不应该说三到四。后来,该新人在偶部门待过了很长一段尴尬的日子才慢慢与大家相处好起来。 在某些年代悠久的老单位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是多年的老同事同学,甚至亲家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利益冲突关系,又有长期的感情依恋,真真假假,新人初到最好不好贸然介入矛盾当中。有时你听见一个老员工在对另一个骂骂咧咧,其实他们私下可能是非常好的私交关系,新人贸然伸张正义,轻者可能被当做人来疯,重者就是张狂了。 有这么一个例子,某个部门一个MM失踪已久突然回来,部门要对其处分,部门开大要大家表态,结果MM哭得梨花带雨,说是因什么什么原因没有与单位联系的(其实是带着单位的产品到南方干私活去了)。部门里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主张处罚,一派主张算了。当时,有位新人心地单纯,动了恻隐之心,竟然说MM也没给单位带来损失,那是她个人隐私不应该处罚。于是新人留给领导这样一个印象:一点是非观念都没有,老成世故。 忠告五:睁眼识人,寻找帮助 在职场中,有利益就会有冲突,但也是有非常值得交往之人,只是能否遇到遇到这样的人能否慧眼认出并有缘份得到他(她)的指点。职场中有的人在业务方面有独到的方法,有的在为人处事方面有特别的眼光,有人判断力很强,有人善于化解矛盾和冲突……,如果这样的人愿意在你困惑的时候帮助你,那对你来说实在是幸运的事。 我在一个职场转换的关键时刻(曾经非常困惑,患得患失,不知何去何从)有人对我说,任何选择都不会十全十美,如果你无法判断未来那就遵从你内心最原始的感觉——你喜欢就去做!还有,在我纠缠一段人事的苦闷期,有人告诉我说,无欲则刚,只管做事;在我埋首局部事务的时候,有人告诉偶说,到外面看看…… 这些都给了我莫大帮助,在职场中,眼界的打开一方面要靠自己观察和领悟,另一方面也要靠高人指点。这个高人可能不是什么方面的专家,只是在某一特定时刻特定主题下对我们有所帮助。 职场高人的最高境界是所谓人品处事专业能力样样都超强的人,这样的人遇到又与你有缘,可遇不可求,不过人品好、在某方面确有过人之处的人,在你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一定可以遇到,如果遇上了,一定不要忘记寻求他们的帮助。 谈到识人,想起一件事。单位来了个新人,分在A部门,部门某领导对其很是亲近,新人受宠若惊,某领导常对新人说,某某部门不好,某某人历史上如何,新人深信不疑,平时总跟在某领导后面,既然领导说某部门不好,那某部门一定有问题,领导说某人如何,那某人一定是的。以这种观点,新人决定自己对周围部门同事的态度,渐渐地新人感觉到几乎在所有其他的部门,无论他做什么都受到抵制,部门内外的年轻人都不和他一起。新人认为大家是嫉妒,只要领导对自己好就行,有一次部门工作出了差错,新人事先跟该领导提醒过,事后又跟该领导汇报了,由于领导未重视导致损失严重。公司追究责任,领导对新人说,你放心我会把责任担下来,你下次工作注意。新人虽委屈,但觉得不都是自己的错,想领导对自己好得给领导面子。然而无意亲耳听见该领导对公司领导说:XX(新人)虽是名牌大学出来的,能力很差,责任心也差,这次事情我本来千叮咛万嘱咐他还是不放在心上,搞出这么大的事,一点挽回的能力也没有……。新人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再后来新人在A部门待不下去换了部门,新人才知道,过去一年,自己的视野太窄了,公司里个部门及各人事都不是他最初所听到的那样。
|